抄录邵燕祥祝寿诗

2012-08-04 03:05包立民
博览群书 2012年9期
关键词:祝寿杂文

○包立民

我从青少年时就喜欢文学,尤其爱读新诗。从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戴望舒、艾青,一路读下来,一直读到新中国的中青年诗人,诸如闻捷、沙鸥、未央、流沙河、邵燕祥等。我不仅读,而且也学着写。当时中学里有个文学爱好者小组,十几个人,还编了一个墙报。我就在墙报上胡乱地发表自己的诗作,究竟写了多少,写了什么,至今了无痕迹,只记得我在《解放日报·朝花版》上写过一篇诗评,题目叫《读扬场》,千把来字。严格来说,它是一篇读后感,算不上诗评。但这是我的处女作,也是我与诗结缘的见证。文章写在1962年,我正在复旦读“大二”,暑期留校写的,所以记得很清楚。

邵燕祥先生的诗,说句实话,在当时几位中青年的诗人中,给我留下的印象不算太深。也不知为什么,他成了右派。恕我不恭,我第一次见到邵先生,是在广播剧场,时在1967年,“文化大革命”正在广播事业局轰轰烈烈地展开。我分配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工作不久,记得有一天,在广播剧场开会,批斗梅益局长反革命修正主义的干部路线,罪行之一是他包庇重用“右派分子”。批判者列数了好几位电台“右派分子”的名字,每点一位,这位就要登台亮相,其中点到了邵燕祥(批判者为他戴了顶“黑秀才”的帽子),他就走上台去,低头陪绑。我远远地站在台下,模模糊糊地看到了仰慕中的诗人身影,心中有点不是滋味。平时很少见到梅益局长,只是听说他十分有才,也爱才,结果爱才成了一大罪状,在“义愤填膺”的大批判声浪中,我也跟着举过手、呼过口号,像着了魔一样。广播文工团批斗侯宝林时,侯氏戴着纸糊的高帽,低着头,弯着腰,脸上似笑非笑,很逗人乐。侯宝林后来成了相声大师、语言艺术大家,可是当年谁又把他当人看?像耍猴一样任意践踏、污辱他。我与邵先生站在一边,都成了看客,才得以近距离地看到了他:个头不高,面清目秀,是个斯文人。我们没有交谈,也不便交谈,只知道他是广播文工团的编剧。文工团、电视台都属广播局管辖,在一个院子的一排楼,可以说,我与他是广播局的大同事,同进出大门十来年。

说来也巧,“文革”后,我与他相继调离了广播局,他调入《诗刊》社,诗人调进诗刊社,门当户对;我这个中文系的学子,调进《文艺报》,也可说是如愿以偿。《诗刊》和《文艺报》又都归口中国作家协会。广播局归新闻口,中国作协归文艺口,按照中央机关的组织系统分类,新闻口文艺口又都要归到宣传部。由此看来,我和邵先生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起,两度在一个部门工作,都是宣传战线上的普通一兵。任职期间,我们并无交往,只是偶尔在报刊上相遇。七八十年代邵先生的写作领域,似从诗歌转向杂文,而我则是一名杂文新兵,初试身手。巧合的是,我与邵先生的杂文,竟都被前辈曾彦秀看中,并选入他主编的《中国新文艺大系杂文集》(1977至1982年)。邵先生是杂坛久经沙场的老将了,据说他的右派帽,就因触及时弊的杂文所致;而我却是初出茅庐的新兵,老将新兵同入一集,使我大有不胜荣幸之至的感觉。后来邵先生的杂文越写越多,越写越老辣,越写越见风骨,被读者公认为“杂坛一支笔”,也有人认为,“他列入当今杂文强手之林而无愧”;而我只是昙花一现,90年代后,基本不再涉足杂坛了。

邵燕祥的诗文,我读过不少,很敬佩他有见义勇为、敢于登高放言的铮铮铁骨。但与他交往甚少,严格说来,仅有一面之缘,记得是到他府上拜见赠书的一面之缘。奇巧的是,今年初,罗海雷给我打来电话说,邵燕祥为他父亲(罗孚)写了一首祝寿诗,托我找一位名书家抄录一下,说是要作为寿礼,献给他老爸。我说好啊,请把邵先生的诗稿传来。他很快传来了手稿,我在网上拜读起来。这是我第一次读邵先生的手稿,也是第一次读他的祝寿旧体诗。题为“遥祝罗孚先生九秩大寿韵语九则为献”。诵读之下,觉得它像是一首七言歌行体的新乐府,采用明白如话的口语入诗,朗朗上口,诗中很少用典,更不用僻典,真正做到了“我以我手写我口”,老少皆可吟读。诗中写到的今典,多为我亲见亲闻,诵读再三,爱不释手。于是我给海雷回电道:邵先生的诗拜读了,写得真好。你要我找书坛名家,一是名家都是大忙人,怕未必接手;二来即使接手了,润笔费怕也少不了。我虽不是书家,但每天在练字,如果你不在意写得好坏,我倒可以试试。如行,我希望罗老今年的大寿之日,能亲手把这幅拙书祝寿诗献给老寿星。海雷听了很高兴地说,正好姚锡佩、周健强、张玲三位女士也要去香港,你们可以同行。紧接着,他细心安排了我们赴港的行程。

邵先生的祝寿诗,全诗九则(首),分为四大段落。一二两首,写他们从相识到相交的过往:相识在长安街上,相交在酒店茶楼。谈些什么?谈的是诗,“莫谈国是谈诗事”;为什么莫谈国事?因隔墙有“耳”,不光有“耳”,而且有“眼”。我也多次去罗孚先生处,对周边环境有所了解,所以交谈的内容,也不外乎诗,尤其是聂绀弩的诗。三至五首,是第二大段落,写罗孚如何由“港岛一支笔”,奉命更名换姓,变成史林安、柳苏,据说是为了便于外出行动,便于发表作品。罗夫人又如何千里寻夫奔京城,“一送寒衣二投诉”,要为丈夫讨个说法,邵先生深受感动,要向“夫人三鞠躬”。“未放流人宁古塔”,据《辞海》载,宁古塔是地名,现在黑龙江宁安县,相传清皇族远祖兄弟六个人曾居于此。满语“六”为宁古,“个”为塔,故称宁古塔,意为罗孚没有被流放黑龙江,流放到当年右派的集居地,却从南海羁居到京城。要说用典,这可算一典。六七两首,写这位半是囚徒半是作家的罗孚,如何在双榆树囚居处,“南冠文事未蹉跎”。据《辞海》,南冠,也可称典,春秋时代楚人头上戴的帽子叫楚冠,也称南冠。后人就把南冠作为远使或羁囚的代称,意为罗孚在囚居中,不忘著书作文,没有蹉跎岁月。《北京十年》、《燕山诗话》中的大半篇什都完成于此间,还为老友聂绀弩编注出版了《聂绀弩诗全编》(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最后两首写罗孚后继有人,才人辈出,罗海雷奋笔为父著书立传,去伪存真,还历史清白,“覆盆之下见胸怀”,改“无完卵”为“见胸怀”,改得好。而罗孚也成了20世纪冤假错案中,名列前茅的幸存生还者。罗海雷本在英国学土木工程,后转型搞工程管理的电脑软件,对文史是外行,为了为父讨个清白,花了近两年时间,到处采访当事人,搜集素材,终于完成了二十多万字、一百多张照片、图文并茂的《我的父亲罗孚——一个报人、“间谍”和作家的故事》,2011年由香港天地图书公司出版,出版后反响强烈。全诗四大段落,以杂文笔法写来,夹叙夹议,绵里藏针,柔中有刚,正气凛然。我作为罗孚“北京十年”的见证人之一,读来弥觉情真意切。

关于罗孚的案子,据说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宗中美“间谍案”,从事发宣判至今,已过去了30年。尽管疑雾重重,多有议论,但有关方面仍坚持原判。公道自在人心,历史上有不少冤假错案,都是自下而上,由不同时期的知识群体,平民百姓自发地为其呼吁,然后由执掌正义的最高当局予以平反的。在政治风云变幻莫测的现当代史上,这种案件我们见到的还少吗?2011年,中央编译出版社首次出版《罗孚文集》七卷本,皇皇数百万言,在全国发行,反应颇大。2012年初,罗孚九十晋二大寿,在香港湟府大饭店举行,出席贺寿的亲友达三百余人,其中有老《大公报》、《新晚报》的同仁五六十人,金庸也赶来贺寿。大家向当年的“罗老总”贺寿,香港诸多新闻媒体均有报道。尤其值得一提,罗海雷的《我的父亲罗孚》一书,今年5月被评为香港十大新书奖。新书奖的主办方是香港官方电台、香港出版总会、康乐文化事务署香港公共图书馆三家单位,可以说是一项由香港新闻出版部门颁发的奖项。以上三事足以说明,罗孚在新闻出版界的人心向背。知识阶层尽管手无寸铁、无职无权,不能发号施令,但有一张嘴可以说,有一支笔可以写,人人心中有杆秤。正如20年前,罗孚刑满返港前,在上海见到巴金。巴老对他说:“虽然你的事我不太清楚,但我以常识判断。”常识是什么?常识就是一杆秤,一杆公平秤。

拙书邵燕祥的祝寿诗,装裱后当面交到了罗老的手中,并且当着他的面,由姚锡佩、张玲大姐与我一起诵读。承海雷美意,翻拍洗印了几份,一份寄邵先生,一份寄我留念。邵先生看了我书写的影件,给海雷回信道:

谢谢你将包立民先生书拙诗的影件见赠,也请代向包先生致意,他费心抄录我献给罗老的祝寿诗,亦是出于对罗老的爱敬也。抄诗中四首三句,“底缘事”应为“缘底事”。“缘”(因)“底”(什么)“事”;七首中第五字“竟”应为“兢”,前说百年光阴飞快,日和月竞相奔波,如“穿梭”;七首末句,“南冠之事”应为“南冠文事”,南冠,指狱中,全句指罗老虽在监控,但未废文事,仍写了大量文章“未蹉跎”。虽有此三小疵,但写件中凝聚着友谊的精神价值不受影响。

海雷将邵先生的信转给了我,拜阅后我一则以愧,一则以敬。愧的是由于粗心未及细校,二三百字的一幅抄件,竟有三处差错;敬的是邵先生不以为怪,反而一再体谅我对罗老的一片敬爱心意。未能征得邵先生的同意,就擅自发表了他给罗海雷的私信,这是要请邵先生见谅的,为了使读者能看到拙书邵先生祝寿诗的全貌,我就不怕拙书劣字,将书作附在文后一并发表(见图)。

如果说,诗是缪斯,是青少年的情侣;那么也可说,诗是美酒,是中老年的至友。青少年时代的邵燕祥,以新体诗步入诗坛,扬名海内;中老年的邵燕祥,又以旧体诗交游士林,不畏权威,仗义执言,远扬海外。

猜你喜欢
祝寿杂文
群仙祝寿图
群仙祝寿图
党中央两次为谁公开祝寿?
画与理
论紫砂壶“祝寿”的创作感想
外婆的祝寿野餐会
《杂文选刊》邀您读杂文佳作
《杂文选刊》邀您读杂文佳作
千万不要给我祝寿
《杂文选刊》2013年1月下半月版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