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企业500强榜单的浙江大企业发展解析

2012-08-02 08:00尹晓敏
浙江经济 2012年19期
关键词:营业浙江企业

□ 文/尹晓敏

9月1日,中企联、中企协发布了2012“中国企业500强”名单,42家浙企榜上有名,上榜总数位居全国第四,而北京、上海、广东三省市入围企业的规模体量和质量效益均呈现出明显优于浙江的发展态势

作为国民经济增长的支点和经济结构优化的载体,大企业的发展状况直接体现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培育和发展大企业是浙江省经济战略的重要内容。自2002年始,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按照国际惯例,依据上一年度企业营业收入推出中国企业500强榜单,迄今已逾十载。本文之所以选择以500强榜单作为分析视角,是因为该榜单对区域企业竞争力具有充分的解释意义。从外在表现看,入围500强企业的数量及排名与区域企业竞争力互为表征,相互体现。以中国企业500强为代表的大企业,是各个经济区域中内在运作能力和外在市场表现俱佳的企业,它们不仅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而且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引导力量。从实质内涵看,中国企业500强与企业竞争力的衡量标准具有一致性。因为500强企业的排序是以考察企业的营销能力和市场占有率的营业收入作为标准的,营业收入对企业竞争力有较强的表征力,它既是企业在本行业竞争实力的体现,也是企业盈利能力的直接表现,更是企业内部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展现。基于此,我们认为,中国企业500强和企业竞争力拥有共同的内核,它们的评价标准具有一致性,也都具有观察、判断区域企业竞争实力的价值意义。

浙江大企业五年发展轨迹

近年来,在浙江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培育和发展大型企业集团的方针政策指引下,浙江企业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适应宏观调控新形势,努力开拓进取,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全省大企业保持了快速、稳健、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经济总量已经达到相当规模,对全省国民经济的龙头带动作用明显,在做强做大的道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通过对2008—2012年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的浙江企业连续5年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可以看出近5年来浙江企业在做强做大之路上所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

2008-2012年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的浙江企业营业收入总额从8598.49亿元增长到17731.32亿元,提高了2.06倍;入围企业最低营业收入由93.22亿元提升到181.23亿元,增加了88.01亿元;同期资产总额从6679.58亿元增长到13332.36亿元,提高了2.0倍;入围企业营业收入总额与同期全省GDP的比值从40.02%上升为55.41%;入围企业纳税总额占全省税收总额的比重从17.20%上升为18.39%,税收贡献明显。上述数据表明,近5年浙江大企业的规模实力迅速提升,经济效益同步改善,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力日益显著。

但与此同时也需看到,2008-2012年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的浙江企业的数量分别为 43家、37家、44家、44家、42家,入围企业数未能有效增长。入围企业的净利润总额从345.90亿元增长到428.60亿元,提高了1.24倍,较大幅度低于营业收入总额2.06倍的增长和资产总额2.0倍的增长。还有,从入围企业的部分平均指标看,与平均营业收入111.13%、平均资产104.35%的增幅相伴随的是,从2008-2012年,中国企业500强中浙江企业的平均利润指标仅增长了26.87%,而人均利润指标竟出现了16.97%的负增长,显示出浙江大企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并未伴随着规模体量的不断扩大而呈现出持续提升的态势(见表1)。

另外,近5年来浙江大企业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方面也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和突破。以2012年的数据为例,2012中国企业500强中浙江入围的42家企业主要分布在化学纤维制造业、冶金及金属制品业、建筑房地产业、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纺织服装业等,这些行业的竞争力更多地体现为资源垄断、规模经济和低成本。而在核心技术和高强度研发投入主导的行业,仍然很难看到浙江企业的踪影,许多企业都是在为利润打游击战,并不能有效发掘并巩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是浙江企业迈向全国乃至世界一流行列的最大挑战。

北、上、广、浙入围企业的比较分析

2012年9月1日,中企联、中企协发布了2012“中国企业500强”名单,42家浙企榜上有名,上榜总数位居全国第四。纵览2012年的榜单可知,北京、上海、广东三省市入围企业的规模体量和质量效益均呈现出明显优于浙江的发展态势。

——规模体量的差距。从企业的平均规模看,2012年浙江入围500强企业的平均营业收入为422.17亿元,平均资产317.44亿元;入围的北京市企业平均营业收入为2319.45亿元,平均资产9453.88亿元;入围的上海市企业平均营业收入为954.65亿元,平均资产3727.41亿元;入围的广东省企业平均营业收入为800.92亿元,平均资产2617.69亿元。另外,2012年浙江省仅物产集团和吉利控股集团两家企业进入中国百强和世界500强,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也仅此两家;而同期北、上、广入围中国百强的企业数分别为54家、7家、8家,入围世界500强的企业数分别为44家、6家、4家,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的企业数分别为55家、8家、8家。由此可见,浙江大企业的规模体量与北、上、广三地的大企业相比差距相当明显。

——质量效益的差距。2012年北、上、广入围500强企业的主要经济效益指标明显优于浙江企业,“大而不强”是浙江大企业的真实写照(见表2)。

在竞争性市场条件下,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越强,利润水平越高,其竞争力就越强。具有持续盈利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最重要标志之一。2012年浙江入围500强企业的平均利润为10.20亿元,仅为北京入围企业平均利润的7.79%,为上海入围企业平均利润的16.43%,为广东入围企业平均利润的23.78%。从营业收入利润率、人均利润率两项指标看,2012年浙江入围500强企业分别为2.42%、4.50%,分别相当于北京入围企业的42.9%、52.69%,相当于上海入围企业的37.23%、26.46%,相当于广东入围企业的45.15%、67.06%。另外,2012年中国企业500强净利润前100名、收入利润率前100名、净利润增长率前100名的排序中,浙江企业的表现均不同程度地落后于北、上、广(见表3)。

——研发投入的差距。2012浙江百强企业中研发投入在营业收入中占比达到2%的仅29家,百强企业拥有专利项目最多的10家企业中,研发费在营业收入中占比最高的为4.47%(吉利控股集团),最低的为0.7%(德力西集团),平均研发强度只有2.18%。从数据比对上看,2012中国企业500强研发费用排序前100名的企业中,浙江仅有吉利控股集团1家(研发费用675510万元,居第17位),而北京有34家、上海有5家、广东有7家。

表1 2008-2012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的浙江企业平均指标

表2 2012年北、上、广、浙入围500强企业的效率与效益指标

表3 2012年中国企业500强部分经济效益指标前100名入围企业的比较 单位:家

结论与对策建议

综上,目前浙江大企业发展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三:一是相对于规模性和成长性,浙江大企业发展的质量效益明显较差,大企业整体盈利能力较弱;二是大企业整体研发投入强度偏小,核心竞争优势较匮乏,从关键设备到核心零部件缺乏强有力的掌控,企业发展主要依靠资源和资本驱动而非创新驱动;三是产业布局不够合理,缺少具有现代经济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的企业入围。

鉴于此,为有效地推动浙江大企业发展的步伐,努力创建总部型、品牌型、上市型、高新型、产业联盟主导型的“五型企业”,浙江大企业大集团应在已取得的发展成就之上,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国内外经济发展大势,加快解决影响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由于企业做强做大的内在驱动因素不外乎核心技术、品牌、供应链管理、规模经济和资源垄断等方面,因而浙江企业应在不断做大的同时,更致力于从如下方面努力推进企业不断做强。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产业链创新的主导能力。大企业应有大责任和大作用,入围中国企业500强的大企业是浙江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主体,是浙江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骨干,是引领浙江企业创新发展与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力量。浙江大企业应切实加大研发投入强度,建立健全研发机构设置,积极组建和培育大型企业研究院,着力打造一流的科研开发平台,努力构建开放式技术创新体系,持续提升研发效率,坚持不懈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企业拥有优势的技术和关系企业产品更新换代的关键核心技术上有所突破,以此全面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需要强调的是,相对于企业单独进行自主创新,许多国际知名企业非常重视提高以带动产业链技术升级为目的创新能力,通过掌握产品整体技术和强势品牌主导产业链的创新。因为对于产业龙头企业来说,拥有产业链创新的主导能力之后,多个企业、多个产品和多项技术就会形成相互支持、相互依赖的关系,自主创新活动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和方向性,能够形成产业主导权,对提高产业竞争力具有巨大的作用。因此,对于浙江大企业来说,要在注重提高自身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高度重视增强产业链创新的主导能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进入高级阶段。

——引领产业整合,积极进军新兴产业。针对浙江省重点产业长期存在的协作效率低、产业链衔接不顺畅等突出问题,大企业应该积极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置效率。着力推动建立科学合理的产业竞争规则和秩序,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大、中、小企业高效分工协作的新型产业联盟,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纵深整合,力避产业链高端空心化和低端竞争的白热化。大企业要突出主业,同时帮助中小企业提高技术配套能力和管理水平,为产业链的健康发展承担更大的责任。另外,针对浙江经济结构中传统产业多、产业层次低、新兴产业不发达的局面,浙江大企业要基于自身优势有重点地进军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社会资本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战略性投资和布局,主动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领跑者。

——加快国际化发展,培育知名品牌。全球性经济危机为浙江大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利的时机。经济危机导致许多行业受到了重创,一些企业甚至濒临破产,资产价格一路下跌,重组愿望十分迫切。浙江大企业应当率先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积极寻找那些符合自身国际化发展战略,拥有先进技术、品牌优势、研发实力或销售渠道优良的国外企业进行跨国并购,实现跨越式的国际化发展。另外,综观当今世界,“品牌竞天下”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的大趋势,而当前入围中国500强的浙企中,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与美誉度的企业品牌寥寥无几。浙江大企业一定要在品牌建设上下功夫,牢固树立“品牌是企业竞争力集中体现”的理念,突破知名品牌匮乏的窘境,从切实提升企业系统化管理水平和质量管控能力、加强消费者行为和心理的研究、坚持不懈加大品牌建设投入等方面,全力培育企业的知名品牌。

猜你喜欢
营业浙江企业
“太空旅馆”营业中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陕西省属国企营业收入位列全国前三
浙江医改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