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汪燕 牟眸
通过实施“千人计划”,促进中国的人才成长环境和机制产生根本的变革
“千人计划”是2008年底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部署的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重点在于从国外引进高层次的学者,以期大幅度提升国内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自主创新能力。2009年以来,浙江省各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加大海外人才引进力度,用“保姆式”服务引进国家和省“千人计划”人才419名。据媒体报道,这些人才回国后,或创办公司,或开发研究,为浙江创造至少160多亿元的财富。
浙江历来重视人才工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也提出要“大力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千人计划’”。然而,“千人计划”毕竟还是新生事物,虽然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如评审标准不明确、学术环境不规范、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遭到一些质疑。当前浙江正面临加快“两富”建设的紧迫任务,尤其需要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着力改善工作机制,全面发挥“千人计划”乘数效应。
一是完善人才引进的社会环境。“千人计划”希望引进的人才,都已经在所在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具有一定知名度,属现代化建设中的“高精尖”人才。他们的回归有利于提升相关领域的技术研究能力,加速科学技术的进步。但人才回国只是人才引进的第一步,核心则是营造良好环境,发挥人才的最大价值。这需要国家和地方在机制上给予系统化的松绑,减少人才限制条件,努力完善科研环境、学术环境、人文环境,支持回归人才创新创业。
二是实现引进人才的多元化。目前,“千人计划”引进的人才主要集中在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国家拟定的“七大战略新兴行业”。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多元化的人才体系,不仅需要技术型,还需要创业型、知识型、教育型、科研型等各类人才。加大人文社科、交叉学科领域方面的人才引进是大势所趋,有助于提升国家的整体实力。打造文化强省、加速金融改革的浙江,将人才引进的重点放在人文社科、文化艺术和经济金融管理等领域的领军人才上,有助于优化人才结构,加快人才强省的建设步伐。
三是完善人才的评审标准。目前,各地对人才的评估尚缺乏完整的、一致认可的衡量标准。对于创新型人才的评估主要是根据其学术成就,包括发表文章的数量和质量、国际国内的获奖情况、申请到的国家级项目等;对于创业型人才的评估主要根据其所拥有的固定资产、产值、技术创新成份等。如果仅仅以此来选才,容易导致学术造假、谎报资产等现象,尤其有些“千人计划”的评审专家与入选者研究领域不同,可能对参选者掌握的核心技术的价值及发展空间不甚了解。因此,在审核过程中,牵头组织单位必须发挥“基层力量能够接触到材料原件”的优势,反复核实入选者提交的证明材料,必要时要求其提供相关原件。在评议环节,应按不同研究领域选择相应的评审专家成立专业评审小组,以对人才水平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同时,组成国内国际专家团,全面分析人才申报材料的可行性及申报项目的发展潜力,以及未来对于地方乃至国家的发展带动作用,从而实现双赢的局面。
四是简化人才回国程序。海外人才引进过程中还面临各种繁琐手续的困扰,每个部门都有各自不同的要求,难有“一卡(证)通”,且部分职能部门的审批环节多、周期长,有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国家或地方提出的优惠政策难以即刻兑现。加上一些地方和用人单位服务意识不够,切实为人才排忧解难的主动性较弱,挫伤了人才回国的积极性,延缓了人才回国的进程。为此,建议各地设立人才信息资料库,通过职能部门共享的形式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人才回国手续办理;设立海外人才服务机构,全方位地为人才提供医疗、子女入学就业、配偶工作、退休等问题的咨询、办理服务,并全程跟踪人才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
我们热切地期待,通过实施“千人计划”,海外的骨干精英能像20世纪50年代那样成群结队地回国,国内的优秀人才在领军人物的带领下能够茁壮成长,为中国的科研氛围带来一缕缕新鲜空气,促进中国的人才成长环境和机制产生根本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