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蒋志洲
曾经,这里是四万平方米的老工业厂房。沧桑的建筑,设备的轰鸣,变成历史的回音,刻下一段上海工业历史变迁的见证。
二十一世纪,是节能环保的世纪!我国开始注重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上海,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能源紧缺已成为制约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加强节能环保已成为上海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率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建设上海“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上海环保投入很大,成效显著,总体环境质量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其中,依托标准化理念,建设新型节能环保产业园区是上海推进节能环保工作的成果之一,其对于引导和进一步加强全社会的节能环保意识、宣传节能环保理念,都有重要的意义。
2008年2月,在市政府、上汽集团和虹口区政府的指导下,在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虹口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推动下,由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出资,对位于上海市虹口区的上海乾通汽车附件有限公司老工业厂房进行“重生”改造。
在改造的过程中,花园坊秉持节能环保的理念,对园区的18幢建筑进行分类,制定相应的节能建筑改造标准。其中2幢建筑采用国际上公认的美国LEED绿色建筑认证标准,5幢建筑采用国家3A绿色建筑认证标准和国家节能建筑强制标准,其余的建筑采用企业技术与产品嵌入式改造模式。
在制定节能建筑改造标准的同时,花园坊亦制订了具体的节能环保改造措施:在改建过程中将建筑拆弃物和原工业厂房的金属拆弃物循环利用,用于园区景观及雕塑的布置中;采用外墙保温、屋面保温、窗体遮阳、开窗面积控制、门窗断桥隔热铝合金型材、中空LOW-E玻璃、两层透气型木窗等节能环保科技手段;采用无水小便斗、室外自渗透型地面停车位,雨水回收用于卫生间冲洗、清洗车辆等;采用太阳能热水、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和采用地缘热泵中央空调系统、热电联产中央空调系统、热交换新风系统、节能照明灯具等技术,提高能效综合利用。
2009年6月,昔日的老厂房华丽变身为以节能减排为主题的绿色创意产业园区——花园坊。园区内广泛采用目前技术成熟、应用范围广的节能产品与技术,成为上海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示范性园区。
随着节能环保产业领域的政府及行业机构和节能环保企业的进驻,园区逐步发挥出政府政策及产业聚焦功能作用,成为上海节能环保产业领域发展的新高地。未来,花园坊园区将成为上海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国际化窗口和政府形象窗口,以全新的理念和视野,合理搭建上海市节能环保产业领域的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成为立足上海,服务长三角地区的节能环保产业领域的合作发展平台和集成商务区。
值得一提的是,在虹口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引导下,花园坊已经获批成为上海市节能减排标准化示范试点单位。“花园坊成为上海市节能减排标准化示范试点单位,对引导企业提高节能意识,大力实施节能减排措施,为虹口区节能减排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上海花园坊节能环保产业园副总经理于斌表示,“目前,花园坊的节能环保改造方案可以为我国97%以上的高耗能建筑改造提供借鉴,节能管理和宣教方案也值得推广;最主要的是园区在改建过程中所采用的多种商业合作模式,是推进上海节能环保产业进入规范化市场操作的主要商业模式,值得借鉴”。
园区还先后获得“上海市节能建筑示范园区”、“上海市新能源产业孵化基地”、“上海市节能环保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市标准化示范园区”、“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园区”等称号。
目前,园区已基本形成“展示、交易、集聚和服务”四项基本功能,通过市场化机制和创新性的交易模式,开拓性的构建起综合会展交易系统平台,从而搭建起节能环保市场新的交易系统,成为节能环保产品、技术、服务的集聚平台和节能环保事务、业务、商务的拓展桥梁,成为上海乃至全国节能环保市场领域的示范性集聚和辐射平台。
2009年12月26日,公益性节能和新能源技术产品科普常年展示平台——上海科学节能展示馆在上海花园坊节能环保产业园正式开馆。馆内包含了工业、农业、民用、汽车等领域的一些最新的节能技术展示。
整个展馆分为序厅、工业节能、新能源、家庭节能、楼宇节能、交通节能、青少年体验、新品发布8个展区,通过实物模型、燕尾服板、多媒体技术、互动游戏等手段,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集中展示,满足社会不同群体的需求,形成专业性、系统性、趣味性、实效性的有机统一。该馆是花园坊普及环保知识、推进环保理念、展示环保产品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学习节能知识、体验节能设施和分享节能经验的场所。
上海科学节能展示馆是经上海市政府批准,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与市有关部门共同筹建的节能公益展示平台。该展示馆面积为3 450m2,围绕“发展无限、资源有限、节能无限”的理念,努力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示推广工业、建筑、交通和新能源等领域各类最新节能产品和技术成果,宣传先进的节能理念、知识、管理经验和企业的社会责任,促进高效节能技术、产品的推广应用。自开馆以来,上海科学节能展示馆先后举办了多次在行业内和社会上颇具影响力的展会,为推动上海节能环保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据介绍,上海科学节能展示馆所体现的功能只是园区展示功能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园区还以建筑本身为载体,通过搭载各类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与产品,将园区打造成为开放的嵌入式展示空间(体验式展示)。凭借精品展厅构建起节能环保市场领域的国际型展示、发布、交流、推广的示范性交易空间,花园坊园区内已有近40 000m2的“单元式”办公展示区,通过引入节能环保产业链上的企业、单位、机构、 组织,为节能环保市场的企业主体与交易应用主体搭建起专业的沟通“窗口”。
着眼于产业未来发展,为各类新技术的开发预留展示端口(预留式展示)。园区内的国际会议厅常年举办国内外节能环保行业领域的论坛、会议,为节能环保市场搭建起专业的国际型学术交流、发布、探讨、研究平台。
同时,借助展示、博览、论坛等途径,为海内外各类展商搭建展示平台(货架式展示),并构建起节能环保产品、技术、理念、文化的公关推广体系。
以展示交易平台为基础,结合数字化情景宣教系统,为上海乃至全国树立起国际尖端节能环保科技的宣传教育基地,推动全民节能环保意识的建设和增强(科普基地)。
“目前,园区正在形成优秀节能产品与企业展示推介的窗口、节能活动周宣传和产品技术展示的固定场所、节能专业服务和金融增值服务新手段的展示平台。”园区以此构建起积聚性和辐射性的节能环保领域的定期展示中心,形成市场领域的国际型展示、发布、交流、推广的示范性展示交易基地。
园区内的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是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国际化交易平台,是集环境能源领域的物权、债权、 股权、知识产权等权益交易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市场服务平台。其主要从事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领域的权益交易、节能量交易、温室气体减排量及排放权交易,并提供相关的交易服务、清洁发展机制信息和技术服务。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于2008年8月5日正式成立,是国内首个环境能源交易平台,落户花园坊,是上海在创新推进节能减排、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的一个重大举措。成立之时,就有55个项目同时挂牌上市,主要包括节能减排和环保项目融资、技术转让、专利转让等方面,标的内容涉及污水处理、净化技术、生活垃圾处置、太阳能、再生能源以及环保工程、能源工程等领域,挂牌金额超过10亿元。
经过几年的运作,截至目前,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已累计实现挂牌项目金额达336亿元,成交金额突破70亿元,自愿碳减排项目个人开户数超过21万户,已成为我国最活跃、规模最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环境能源交易市场和权益交易平台之一。
2011年12月23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国内首家股份制的环境交易所, 向国际一流碳交易所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同时也是我国环境能源交易市场发展新的里程碑。
在采访中,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相关负责人表示,自成立以来,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始终以“创新环境能源交易机制,打造环保服务产业链”为理念,积极推动环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积极组织开展国际间的自愿碳减排交易,组织和承办了2010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以及2011年南非德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碳中和等多项自愿碳减排交易。这是世博历史上和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历史上首笔自愿碳减排交易,意味着中国的环境交易所首次登上联合国机构官方认可的国际碳市场舞台,推动了国内和国际碳市场的新发展。
目前,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已经成功启动了环境技术与产权交易、自愿减排交易平台、排污交易、南南全球环境能源交易系统、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培训中心等多项业务,成为国内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环境能源交易市场。其依托广泛的会员网络及有效的信息收集管理体系,汇集环境能源领域各类权益交易信息,并通过筛选与整理,以网络平台信息系统、项目推广活动等多种方式对各类信息进行发布,形成“一对多,多对一”的信息交流模式,达到信息传播效果最大化。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已经成功研发了我国首个组织型的碳核算方法和体系——国碳标准,并利用该标准体系核算出虹口区、虹桥商务区和外高桥保税区等几十家重点企业的碳排放。同时,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正在探索制定低碳产品认证标准,为相关企业提供低碳产品认证咨询服务。
在花园坊,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找到其他类别的交易模式,比如当下非常热门的“合同能源管理”。
合同能源管理,在国外简称EPC,在国内被称为EMC,是上世纪7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种基于市场运作的全新的节能新机制。合同能源管理不是推销产品或技术,而是推销一种减少能源成本的财务管理方法。EMC公司的经营机制是一种节能投资服务管理。客户见到节能效益后, EMC公司才与客户一起共同分享节能成果,取得双嬴的效果。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节能服务公司与用户签订能源管理合同,约定节能目标, 为用户提供节能诊断、融资、改造等服务, 并以节能效益分享方式回收投资和获得合理利润。这可以显著降低用能单位节能改造的资金和技术风险,充分调动用能单位节能改造的积极性,是行之有效的节能措施。”
除了上述两种交易模式,园区还有会展交易模式和定制化交易模式,以适应当今社会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新需求。
会展交易模式是以展示展览为中心,从体验到试验和产品定样一体化,为节能环保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营造一个专业、高效的沟通平台和订单交易纽带。定制化交易模式则是通过“示范窗口”引入国际节能环保行业的尖端技术型企业,为客户提供技术演示、产品示例等交易模式,开启定制化交易平台。
记者通过实地采访了解到,园区的几大功能板块实际上并不是各自为政,而是相辅相成的。在这方面比较突出的就是集成功能和服务功能。
集成功能和服务功能,几乎覆盖了园区的全部项目,是所有业务能够顺利实施的基础,也是各个环节之间的润滑油。比如园区内有一个“花园坊企业家沙龙”,是由广中路街道为入驻“花园坊节能产业园区” 的企业与园区管理共同搭建的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成员已有近80家。沙龙会不定期的举办交流活动,集聚节能环保产业领域的企业家共同探讨,交换信息,为企业家们创造一个互动和资源共享的良好环境。
集成功能,通过整合产业思维、构建产业价值链的方式,集成节能环保产业链和产业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形成层次性、链条式的园区产业构架,以达到整合产业资源、最大化利用产业价值的目的。
园区的集成功能主要分为以下四大类:科技孵化类,集成节能环保领域的科研院所、高校、机构以及协会组织,形成科技孵化、交流与推广板块;展示交易类,集成国内外节能环保领域的先进技术、新产品,整合国际品牌企业、节能服务等,形成展示交易板块;政策标准类,集成节能环保产业价值链上的政策、标准、法规、咨询、金融、信息等环节,形成辐射节能环保领域的增值服务板块;节能环保孵化基地,花园坊节能环保孵化基地集企业培训、成果孵化、资源共享于一体,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创新服务和综合配套服务,入驻孵化基地,可降低设备投入成本,迅速掌握行业资讯,更可借助“产业专家门诊”获得综合整治方案。
在园区的集成功能中,能效大楼的作用最为重要。作为上海花园坊节能环保产业园战略联盟体系的重要基石,能效大楼中共有上海市能效中心(上海市节能服务中心)、上海市节能监察中心、上海市节能协会、上海市资源综合利用协会、上海市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上海市合同能源管理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专用设备认定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推进清洁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等八大节能机构集中办公,形成一体化服务、一站式办理相关手续的优势。
上海市能效中心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一个直属于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领导的非营利性机构,上海市能效中心自成立以来,一直从公共利益角度出发,开展能效管理、信息交流、宣传培训、产品评审、技术推广等各个方面的社会活动,促进社会节能意识的全面提高。“上海市能效中心未来的目标是成为在能效研究、能效检测、节能信息传播、技术推广和咨询服务领域的权威机构,从而更好地整合社会资源,推动节能社会进一步发展”。
在能效大楼中,企业可以获得大量节能环保方面的政策信息、有关节能环保审批手续的办理服务,也可以带来新成果、新产品,请相关部门对其进行评审。除此之外,能效中心的功能还有:负责推进本市能源合同管理、制订能效标准、开展能效对标、需求侧管理等节能管理新方法;开展本市节能产品评审、能效检测、节能评估项目示范等工作;组织国内外节能技术交流、宣传、教育、培训;开展节能降耗等状况的调查研究、节能挖潜和为能效产品提供分析和决策咨询等服务;实施政府项目,组织实施政府交办的示范、公益性项目,以及政府委托的管理功能。可以说,能效大楼是一个集政策咨询、项目评估、项目对接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平台,为整个园区的企业提供大量政策信息支持,是推动园区发展不可缺少的发动机。
花园坊的服务功能,是联接其他功能的纽带,在交易、展示、集成功能中都有体现,并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绿色环保的理念,是专业化、配套性、层次型的综合服务体系,也是推动整个产业园快速发展的基础动力。
记者手记:
上海花园坊节能环保产业园的示范性项目改造,创造了很多新的节能环保理念和模式。同时,花园坊在改建过程中采用了多种商业合作模式,可以为推进上海节能环保产业规范化市场操作带来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最后,笔者想用四个“一个”来描述花园坊:一个感受节能环保的示范基地,一个推动产业互动的高端平台,一个集聚产业信息的发布中心,一个承载未来希望的绿色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