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伟雁,高寅欣,孙 亮(北京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48)
汽车交通信息化作为物联网及信息化的主要突破口,备受世人关注。国外很多国家和地区,特别一些发达国家对于该领域非常重视,许多运营商及厂商在汽车交通信息化方面已经有了较大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果,而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三大运营商都在进行初步的业务创新及运营拓展。未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逐步落地和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汽车交通信息化对于运营商而言有着更广阔的业务发展空间和收入提升空间,是技术创新及业务应用的先驱领域。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公路交通面临着车辆拥堵、交通事故频发和能源消耗剧增等众多困境。汽车交通信息化对于摆脱上述困境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汽车交通信息化,能够优化交通路线,解决交通堵塞,缩短行车时间,减少交通事故,使交通运输调配更加合理,提高路网通过能力和交通运行效率,实现人、车、路的和谐;能够降低能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能够提高人们在汽车操控过程中的舒适性和便利性,满足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能够促进相关产业链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运营商投身汽车交通信息化有其必要性。
一方面,从业务拓展角度出发,运营商传统语音业务日趋饱和,数据与互联网接入业务面临内外部激烈竞争,未来应推动增值与信息化业务发展,实现业务体系纵深与延展。汽车交通信息化虽然新兴,但技术、运营等方面相对成熟,能够成为运营商信息化业务发展的切入点,并起到示范效应,为运营商其他增值与信息化业务发展积累经验。
另一方面,从市场发展角度来看,运营商通过投身汽车交通信息化,能够将大部分汽车用户直接转化为自身用户,扩大用户群体;同时将与产业链各环节及各类行业客户发生各种合作与支撑关系,这将直接促进信息化业务及其他业务的市场推广,对运营商的市场开发与扩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最后,从收入增长与结构优化角度来看,运营商在发展汽车交通信息化过程中,能有效绑定用户,提高用户黏性,获取稳定的收入与利润回报。同时增值与信息化业务收入的提高,使得运营商整体收入结构更加合理,能够有效规避因收入结构单一而造成的经营风险。
运营商发展汽车交通信息化具备一定的优势。一方面,运营商具备出色的网络能力。经过多年的发展,三大运营商都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基础通信网络。当前运营商正在不遗余力地进行网络升级优化。随着3G技术的应用,运营商的网络提供能力又上了新的台阶。在网络演进的过程中,运营商将很快实现通信网络的高速率、全方位、不间断无缝覆盖,这对于汽车交通信息化意义重大。
同时,运营商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凭借传统业务的发展,运营商形成了庞大而稳定的用户群体(包括行业用户与个人用户),并通过各类业务的推广,使用户形成了较为固定的使用习惯和用户黏性。运营商的广大用户有很多能够直接转化为汽车交通信息化业务的使用者,这将有利于相关业务的推广。
此外,运营商在增值业务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平台建设经验,这将保证运营商汽车交通信息化业务的顺利开展,同时也能够为产业链其他环节相关业务的开发提供有力支撑。运营商现有的一部分增值业务平台能够直接为汽车交通信息化业务提供支持,这将节省大量平台建设成本,提高运营效益。
目前,国内三大运营商在汽车交通信息化方面都有所举动。中国移动主要是后装市场的单向应用,包括车载导航、车载影音娱乐等方面,在行业应用方面推出了车务通等产品;中国电信基于其网络属性,目前主要充当网络提供商的角色,为丰田G-book和通用Onstar提供通信线路。
中国联通比其他2家运营商更为积极。在后装市场上,中国联通与车载通信系统设备和服务提供商开展了多种合作。如中国联通与车音网共同推出了智能辅助驾驶系统Car-VP。前装市场上,中国联通与多家厂商签订了全方位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推出具备车载通信系统的新车,最典型的例子是中国联通与上汽共同推出的荣威350具备Inkanet智能网络行车系统,能实现信息检索、股票交易、实时路况导航、社群交流等功能。在行业应用方面,中国联通也在全力向交管、公交、出租、物流等汽车交通相关行业渗透。
汽车交通信息化是有关车辆与整个交通环境下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化应用,涵盖的范围比较广,其中主要包括Telematics、车联网和智能交通3个领域。这3个方面互相关联,互有交叉,体现出汽车交通信息化的广泛性和复杂性。
从业务角度出发,汽车交通信息化可以分为车与人、车与车、车与路三方面信息交互,并与Telematics、车联网和智能交通三大领域相对应。
a)Telematics以无线语音、数字通信和GPS系统为基础,通过车载通信设备为驾乘人员提供信息和服务。
b)车联网是通过传感装置、电子标签等设备实现对单个车辆运行状态信息的收集与利用,为车辆提供管理和服务。
c)智能交通是应用信息、通信、控制及计算机技术等对整个道路交通及运输体系进行实时、准确、高效的管理。
同时,依据国际标准化组织对网络化汽车提出的目标,汽车交通信息化业务可以分为以下3类。
a)安全性业务提供车辆行驶、保管过程中的各种安全保障,以保证人身和财产安全。
b)便利性业务对于出行、驾驶、维护等事务及车内活动提供协助,并促进汽车运输过程的高效率。
c)舒适性业务提供车辆使用过程中个性化、高附加值的享受,体现出行车过程的趣味性、娱乐性和人性化。
根据以上2种业务分类方式,汽车交通信息化的各种典型业务可以采用九宫格的表示方法进行集合与归类(见图1)。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作为汽车交通信息化的初衷,定位导航相关业务是其他各类业务开展的基础。
从运营商角度出发,在发展汽车交通信息化过程中,应首先掌握有哪些用户需求,并划分主次,进而推出有针对性的业务。
从图2可以看出,用户需求由基本的通行需求逐步向安全、便利、舒适性需求提升,行业应用需求涉及企业用户,尤为迫切。运营商要通过多样化、高品质的业务来满足不同用户差异化的需求,以实现用户价值创造。这其中行业用户尤其看重价值实现。
运营商在开展汽车交通信息化业务时,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切入。
4.2.1从优势业务入手
运营商的优势业务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a)运营商具有相对垄断、其他行业难以介入的业务,如传统通信业务。
b)运营商掌握技术核心、具备市场先发优势的业务,如数据类业务以及系统集成类业务。
c)作为业务出口直接满足用户需求的业务,如资讯信息类业务。
运营商发展汽车交通信息化,应从优势业务入手,将优势业务与汽车交通信息化相结合。
对于第一类优势业务,运营商可以采取将通信模块内置于车辆中,通过车载通信系统实现通信需求的方式与汽车交通信息化相结合。举例如下:
a)呼叫中心业务与一键通导航的结合。
b)移动语音业务与车载电话的结合。对于第二类优势业务,可以将现有业务进行转化适应汽车交通信息化需求。举例如下:
a)视频监控业务满足道路监控需求。
b)ICT业务满足相关行业用户的信息化集成需求。
对于第三类优势业务,可以通过车载终端直接向用户提供资讯信息服务。举例如下:
a)电话导航类业务向用户提供各种资讯服务。
b)通过电子站牌向用户提供实用信息。
4.2.2发展特色业务
运营商应当促进一些特色业务的发展,使之成为拳头产品。
随着3G技术与智能手机的普及,很多手机应用受到用户热捧,并使用户形成了较为固定的使用习惯。鉴于此,运营商可将手机上可实现的应用移植到车载终端上以迎合用户喜好,方便用户使用。这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是对车载终端功能的提升。例如:移动办公的汽车嵌入式应用。
与之相对的,用户在车上能够完成的一些操作同样希望能够通过手机远程实现,或是用户在登车前就完成一些预先的准备。鉴于此,运营商可以将车辆操控应用内嵌在用户手机上从而实现手机对车辆的远程控制。例如:通过手机操控远程热车和空调开启。
以上2个方面相结合,将手机终端与车载终端进行捆绑,之间存在通用的信息接口以实现信息共享。车载终端与手机捆绑业务的实现,能够大大便利用户的使用,为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必将受到用户推崇。
4.2.3业务的体系化进程
运营商要构建起汽车交通信息化的业务体系,为用户提供综合性的服务,同时能够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为用户提供不同的业务。
图3示出的是汽车交通信息化业务体系。
需要强调的是,运营商未必要追求涵盖所有汽车交通信息化的业务,由于运营商可开展业务的限制,也不可能开展所有的业务。因此,运营商在发展汽车交通信息化业务的时候,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抓大放小,集中力量做好对运营商而言前景较好的业务。
通过开展汽车交通信息化业务,运营商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以下收益。
a)通过在车载终端及其他信息化设备中装配SIM卡和无线数据传输卡,增加通信话费和上网流量费用,同时提高市场占有率。
b)通过整合业务平台提供信息化服务获取服务收益。
c)通过开展产业链合作,获取收入分成,实现利益共享。
d)通过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吸引广告商的目光,获取广告收益。
e)培养用户习惯,促进除汽车交通信息化相关收入之外其他业务收入的整体性提高。
运营商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情况下,积极运作汽车交通信息化,对于丰富业务种类,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用户满意度都具有积极作用,也是运营商与国际接轨的有效途径。三大运营商应结合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到汽车交通信息化发展的大潮流中去。
[1]唐东存.浅析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J].科技信息,2011(10).
[2]熊静,李蕊,李洁.电信运营商创新型Telematics应用及技术趋势探讨[J].电信科学,2010(4):33-38.
[3]刘建华,杨士航.浅谈车联网技术发展与应用前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28):29-30.
[4]刘少楠.运营商切入Telematics三种模式分析 [J].通信世界,2009(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