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

2012-07-30 07:44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22期
关键词:肌张力痉挛偏瘫

王 儆

四川省泸州市人民医院,四川泸州 646000

脑卒中后常出现会影响运动功能以及康复的过程和结果的肢体痉挛,使患者严重疼痛,进而使运动受限。所以中风康复的重点是解除痉挛,尽快帮助患者度过痉挛期近年来,笔者采用多种方法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临床诊断

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1]的所有患者,经过颅脑CT或MRI确诊。

临床表现: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肌痉挛、严重心脑合并症及糖尿病患者排除;失语症、失用症、失认症、视野缺损和智能障碍者排除。

1.2 一般资料

脑卒中偏瘫患者在本院就诊于2011年4月-2012年3月就诊,共100例,其中缺血性脑卒中62例,出血性脑卒中38例。按随机数字随机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

2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s)

表1 2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s)

脑梗死偏瘫左侧偏瘫右侧治疗组对照组50 50 32 30 18 20 62.3±7.8 60.3±7.8 33.06±22.4 32.15±22.4 32 30 18 20 31 29 19 21

2 治疗方法

2.1 根据肢体痉挛程度,使用巴氯酚、甘氨酸、妙纳等药物。

2.2 针刺方法

治疗组取穴极泉、尺泽、大棱、肩髑、天井、阳池、承扶、血海、照海、髀关、曲泉、申脉。对照组同治疗组相同。

用30号10em毫针刺取痉挛优势侧,行轻柔捻转手法1min;后刺痉挛劣势侧,行较重提插手法1min。对照组:取穴同治疗组。针刺操作同治疗组。两组均留针30 min,10 d为1疗程,连续治疗4疗程。

2.3 康复治疗

进行康复运动疗法中抗痉挛体位控制和易化技术训练。每次30~60 min,每天重复 2~3 次。

表2 两组肌张力疗效比较

3 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消失,关节恢复正常。显效:出现分离运动、痉挛缓解,肢体运动改善;有效:肌张力稍有增高。无效:康复治疗前后痉挛及活动障碍无改善。

4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2。

5 讨论

如脑卒中患者发生肢体瘫痪,通常都会伴随出现瘫痪肢体肌张力增高或者痉挛,上运动神经元恢复过程中的现象,是中枢性瘫痪的重要特征。在中医中,筋脉失濡、阴阳失调、肝肾阴虚是导致中风偏瘫痉挛的根本原因。

根据肢体痉挛程度,使用巴氯酚、甘氨酸、妙纳等药物目的是:使肌肉收缩的力量降低,异常痉挛模式的持续状态经过缓解。痉挛状态的药物康复应注意个体化,需选择疗效好、副作用少、与其它药物相互作用小,而仅作用于肌肉组织的药物,其靶作用为降低肌张力。实践证明抗痉挛药物,针灸及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2]丁宇,陈贞芳,郑绘春,等.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24(12);1396-1399.

[3]娄必丹,章薇,刘智,等.张力平衡针法对脑卒中痉挛瘫痪患者血脂和血糖的调节作用[J].中国康复,2006,21(2):81-82.

[4]钟长明,林洪茂,刘庆芳,等.针刺与肌张力平衡促通法对中风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作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1,16(3):180-183.

猜你喜欢
肌张力痉挛偏瘫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肌张力增高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
肉毒杆菌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型手震颤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强化肩胛带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
护理干预对人工流产术后子宫痉挛痛的影响效果
18例经基因确诊的DYT1型肌张力障碍临床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