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 莉
九台市人民医院内二科,吉林九台 130500
脑卒中是脑中风的学名,是一种脑部血液循环的障碍性疾病,发病较率、致残率较高,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和安全的难治性疾病之一,而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poststrokedepression,简称PSD),患者会表现为情绪萎靡、心情低落、对事物毫无兴趣等,是一种性感障碍性疾病,严重者会有轻生的念头,如不及早治疗,会危机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168例脑卒中患者其进行抑郁程度的判定,其中被判定为PSD为75例,非PSD为93例,轻度抑郁患者35例,中度抑郁患者27例,重度抑郁患者13例。并且脑卒中患者与性别、年龄无明显差异性(P>0.05),与文化程度、病灶数量和神经缺损程度有显著差异性(P<0.01)。
对选取的168例脑卒中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判定,一共评测患者17项指标,最后以总分作为判定标准,<7分为非PSD患者,8~16分为轻度抑郁患者,17~23分为中度抑郁患者,>24分为重度抑郁患者。以上全部患者的的诊断全都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1],并且患者都经过头颅CT或是头颅MRI扫描后确诊。
先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抗抑郁药物主要分为四大类: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三环类和新型抗抑郁药。于此同时再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以疏通心结,开导引导为主要手段,使患者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并配合治疗。大部分的患者都是因为家庭、社会等因素导致患病,因此,家人的理解和关心,社会的关怀和支持对于治疗PDS疾病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68例脑卒中患者中,93例为非PSD,75例确诊为PSD,患病率是44.6%,在75例PSD患者中则分为3种程度的抑郁,见表1。
对168例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病灶数量、神经缺损的程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见表2。
脑卒中后抑郁患病因素与性别、年龄无显著差异性(P>0.05);脑卒中后抑郁患病因素与文化水平相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文化水平越高,PSD发病率越高;脑卒中后抑郁患病率与病灶数量相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病灶数量越多,PSD发病率越高;脑卒中后抑郁与神经缺损程度相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神经缺损越严重,PSD发病率越高。
脑卒中后抑郁作为危害人类健康安全的常见疾病之一,它的发病机制和原理众说纷纭,说法不一,但目前主要的有两种学说,第一种学说是生物学机制学说,也就是脑卒中后引起的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两者之间的平衡失调,并且对其通路之间产生破坏,使其这两种神经的递质低下,从而引发了PSD。另一种学说是反应性机制学说,是脑卒中病后,在社会、家庭中的压力,工作和生活能力的丧失等因素的夹杂下,导致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失调和不平衡,引发PSD[2]。
表1 不同程度PSD构成比例
表2 PSD各影响因素比较
本文对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病灶数量和神经缺损的程度为指标来研究对PSD的影响因素。研究显示,PSD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与文化水平、病灶数量和神经缺损程度息息相关。如今社会竞争激烈,高学历已经成为竞争的武器,在这种竞争环境下,神经的高度紧张和心理上的竞争压力等都使得文化水平的高低与PSD患病率成正比。而病灶数量和神经缺损程度的轻重也都和PSD的患病率成正比。
[1]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2]肖韩艳,张本卓,袁春华.脑卒中后抑郁854例临床分析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1,32(4):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