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崇卫,阮秀华
(1.景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景洪666100;2.景洪市勐旺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景洪666103)
景洪市位于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部。属北热带和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干湿季分明,基本无霜。年平均气温18.6~21.9℃,年平均降水量1 200~1 700 mm。灌溉条件好,自然条件优越,适宜种植甜玉米。为了提高甜玉米品质,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最大限度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市场需求,现将景洪市优质鲜食甜玉米品种及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植株不整齐,苗期分蘖少,从抽天花至散粉期、从散粉期至吐丝期的时间分别是7 d和3 d,糯性低,食口性差。株高219.8 cm,穗位高88.2 cm,秃尖3.3 cm,单果穗重0.35 kg,株形为紧凑型,平均每公顷产量 13 693.5 kg (表1)。
植株较高,开花不整齐,后期大斑病较严重,从抽天花至散粉期、从散粉期至吐丝期的时间分别是7 d和2 d。株高256.4 cm,穗位高102.4 cm,秃尖0.16 cm,单果穗重0.4 kg,株形为披散型,平均每公顷产量 14 104.5 kg (表 1)。
植株矮小,苗期分蘖较多,雌雄不同步,雌穗已吐丝但无花粉,雌穗较多,平均每株4~5个穗;雄穗穗型不理想,从抽天花到散粉期的时间是9 d,从散粉期到吐丝期的时间是4 d。品质甜中微带糯,纤维较少。株高188.3 cm,单果穗重0.27 kg,株形为紧凑型,平均每公顷产量12 540.0 kg(表1)。种植过程中由于受低温天气影响,雌雄不同步,产量受到影响,其推广种植需进一步试验研究。
表1 优质鲜食玉米品种的主要生产性状
苗期分蘖少,后期脚叶发生大斑病,从抽天花至散粉期、从散粉期至吐丝期的时间分别是4 d和6 d。株高219.5 cm,穗位高74.2 cm,秃尖5.3 cm,单果穗重0.4 kg,株形为紧凑型,平均每公顷产量15 549.0 kg (表 1)。
植株较高,开花不整齐,边行雌穗较多,较明显,后期有大斑病发生,品质比苏甜3号甜,纤维也比苏甜3号少。从抽天花至散粉期、从散粉期至吐丝期的时间分别是5 d和2 d。株高241.8 cm,穗位高92.8 cm,秃尖0.95 cm,单果穗重0.38 kg,株形为披散型,平均每公顷产量16 539.0 kg(表1)。
在景洪市嘎洒镇的曼洪村进行种植,海拔 540 m,前茬为水稻,土壤肥力中等。经机耕机耙1.2 m间距开厢,育苗移栽,大行距80 cm,小行距40 cm,株距35 cm,每公顷栽47 640株。
各品种于10月中旬播种,10月下旬移栽。移栽前每公顷用20%莠去津1.5 kg对水进行厢面喷雾盖膜防治杂草,并用达科宁和土净对幼苗进行喷雾杀菌;移栽时每公顷用钙镁磷肥375 kg、狮马牌硫酸钾型复合肥450 kg、硫酸钾肥150 kg、尿素75 kg、硫酸锌15 kg混合后施入厢面并盖膜。移栽7 d后用40%丙溴磷喷雾防治害虫。整个生育期追施3次尿素,施肥量分别为每公顷22.5 kg、30 kg和75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