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雄,杨家贵,杨和团,牛文武,许金波,谢艳芬
(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云南保山678000)
油菜是保山市冬季农业的主要种植作物和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来源。蚜虫在油菜整个生育期均有发生,是油菜病毒病的主要传播者,如果防治不力,将对油菜的生长和产量带来巨大影响。试验选用地蚜灵进行油菜蚜虫的防治,为油菜生产探索低成本、简便的蚜虫防治方法。
试验田设置在保山市隆阳区永昌街道办事处白塔村,海拔1 670 m,土质为砂壤土,肥力中等,前作水稻,有水源排灌条件。
试验品种:选用保山市主推品种保油7号。
试验药剂:地蚜灵,由云南省农科院经作所提供。
处理面积266.7m2,采用稻板田直接开墒后打塘播种,油菜种植密度15万株/hm2。试验设2个处理(施地蚜灵及清水对照),2次重复,每个处理用药600 g/hm2与细沙土拌匀,均匀施入播种塘内。其它田间栽培措施与当地大田生产相同。
根据油菜的生育期进行调查,每个处理定点调查3个点,每点调查5株。油菜成熟期取样并进行室内考种,调查油菜的经济性状及小区产量。
通过调查油菜现蕾期、初花期、盛花期、终花期4个生育时期各处理蚜虫数量,结果表明,地蚜灵处理平均每5株虫口密度为103.0头,对照平均每5株虫口密度为1 114.6头,地蚜灵处理比对照虫口数减少 1 011.6头 (表 1)。
表1 地蚜灵防治油菜蚜虫效果
试验于2010年10月25日播种油菜,次年5月1日收获,施药处理和对照油菜全生育期相同均为194 d;施药处理的苗期、苔期和成熟期与对照相同;施药处理的苗期、苔期的生长势及整齐度均比对照强且整齐(表2)。
植株株高地蚜灵处理为162.5 cm,对照为109.0cm,处理比对照高53.5 cm;有效分枝部位地蚜灵处理为31.2 cm,对照为38.5 cm,对照比处理高7.3 cm;单株有效角果数地蚜灵处理为263.6个,对照为209.2个,处理比对照多54.4个;每角粒数地蚜灵处理为18.7粒,对照为12.8粒,处理比对照多5.9粒;千粒重地蚜灵处理为4.43 g,对照为3.64 g,处理比对照重0.79 g;单株产量地蚜灵处理为21.84 g,对照为9.75 g,处理比对照重12.09 g(表3),表明经过地蚜灵处理的油菜,其经济性状及产量均较好。
表2 油菜农艺性状比较
表3 油菜经济性状比较
地蚜灵处理油菜单产折合为3 415.05 kg/hm2,比对照增产1 952.55 kg/hm2,增133.51%(表4)。
表4 油菜产量比较
施用地蚜灵由于能有效控制油菜蚜虫的发生,油菜生长过程中蚜虫危害较轻,植株正常生长发育,且没有病毒病发生。而未施地蚜灵的清水对照因受蚜虫的危害较重,植株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地蚜灵处理的油菜株高比对照高53.5 cm,单株产量比对照重12.09 g,实收产量比对照增产1 952.55 kg/hm2。结果表明,地蚜灵是一种高效、经济、安全、简便的油菜蚜虫防治药剂,可在保山市油菜种植区逐步扩大示范和推广应用。
[1]罗雁婕,吴文伟,浦恩堂,等.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阿维菌素杀螨活性比较[J].西南农业学报,2010,23(1):107~109.
[2]李德友,何永福,陆德清,等.油菜蚜虫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控技术[J].西南农业学报,2010,23(5):1757~1760.
[3]符明联,原小燕,汪铭,等.云南杂交油菜适宜种植密度及化肥用法用量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1,24(2):455~460.
[4]李强,陈跃华,林萍,等.播期对冬油菜干物质积累及经济性状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0,23(1):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