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道燕,柴建萍,陈 松,田梅金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云南蒙自661101)
蛛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Boisduval)又叫棉红蜘蛛、红蜘蛛,俗名火烙、火红,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是近年来桑园常见害虫,可危害的植物有32科113种。蛛砂叶螨在云南各蚕区终年可见,且分布不均匀,1年可发生20多代,从春季桑树萌芽到落叶均有发生,尤其在高温干旱年份繁殖最快,最易成灾,遇暴雨虫口迅速下降。其成虫、若虫、幼螨可在叶背吸取汁液,使桑叶丧失水分,叶色变黄褐,叶缘上卷干枯,皱缩似火烧状,蚕农称“风火叶”。长期以来由于农户一直使用乐果、敌敌畏等混剂防治该虫,且用药量逐年增加,导致桑园害虫抗药性加大,给虫害防治带来更大的困难。因此,寻找对桑树害虫高效、广谱,且对家蚕毒性小的杀虫剂,对养蚕业的发展十分重要。
虫螨腈(Chlorfenapyr)又名溴虫腈,商品名为除尽悬浮剂,是美国氰胺公司开发成功的一种新型杂环类杀虫、杀螨、杀线虫剂。虫螨腈作为无公害农产品病虫害防治推荐的低毒、高效农药品种代表,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笔者于2010年4月27日用10%虫螨腈1 500倍液进行桑园田间农药防治试验。
73%炔螨特乳剂(propargite),商品名克螨特,也称丙炔螨特,科维亚美国公司上海贸易有限公司生产,为常用低毒杀螨剂(市购)。
10%虫螨腈悬浮剂,德国巴斯夫公司生产(云南省农科院蚕桑蜜蜂研究所科技咨询服务部提供)。
蚕品种为云蚕7×云蚕8。胃毒毒性观察采用农药试验技术与评价方法中杀虫剂毒力测定方法无限取食浸叶法,即药剂用清水分别稀释成1 500倍液和2 500倍液,把采来的新鲜桑叶浸入药液5 s后取出,晾干后喂蚕;将4龄蚕放入试验盒内,药叶放在蚕体上,每盒20头,每个浓度处理60头,重复3次。以清水处理为对照,整个试验只添食药叶1次,以后添食无毒桑叶饲养到5龄起蚕止。添食药叶后5 h、24 h、48 h观察家蚕的死亡情况,检查标准以轻触蚕体不动为死亡。
用73%炔螨特乳剂2 500倍液和10%虫螨腈1 500倍液进行田间防治蛛砂叶螨试验。将桑园平均分成两半,每边各留4行保护行,采用“Z”字型取样法各选定100株桑树,从上至下选第5张叶片挂牌计算虫口总数,共调查200片叶。
防治前1 d和防治后1 d、3 d、7 d、14 d共进行5次药效调查,调查前选药前挂牌的第5张叶片计算虫口总数并算出虫口减退率。
试验于2010年4月27日在蒙自县草坝镇云南省农科院蚕蜂所原种场2年生桑园内进行,采用蒙花-16型手动喷雾器喷药。施药后8 h下小雨至第2 d早上8:30左右,调查时分别记载蛛砂叶螨的发生数量。
从表1可见,10%虫螨腈施药后14 d防效为99.3%,73%炔螨特施药后第3 d防效为84.8%,14 d后降低至69.8%,表明10%虫螨腈悬浮剂对桑树蛛砂叶螨的防治效果较好。
表1 炔螨特和虫螨腈对桑树蛛砂叶螨的田间防效
2009年7月初对饲养的云蚕7×云蚕8家蚕品种进行不同浓度的毒性试验,添食药叶5 h、24 h和48 h后,观察家蚕无中毒现象,食桑正常,眠中无死蚕和不脱皮蚕出现,证明虫螨腈是一种对家蚕不敏感的药剂。相关研究表明,10%虫螨腈悬浮剂100mg/L(1 000倍液)喷施桑树后的安全间隔期为施药后5 d,200 mg/L(500倍液)处理的安全间隔期为施药后14 d。
从调查结果看,73%炔螨特药效与10%虫螨腈基本相同,但随着药后时间的推移,73%炔螨特防效大幅度下降,而虫螨腈药后7 d仍保持良好的防治效果。炔螨特是目前桑园治虫常用的防螨农药,在云南省蒙自地区每年的使用频率均在3次以上,蚕农为提高防治效果,将药剂浓度提高到1 500倍液以上,使桑园害虫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同时防治成本也越来越高,对家蚕的安全饲养造成严重影响。
虫螨腈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杀虫、杀螨剂,具有胃毒和一定的触杀作用及内吸活性,对钻蛀、刺吸和咀嚼式害虫以及螨类的防治效果优异,相关研究表明,虫螨腈对抗性强的桑尺蠖、桑毛虫、桑螟等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不同家蚕品种对虫螨腈的敏感性不同,虫螨腈对3龄蚕较敏感。因此,用虫螨腈大面积防治桑园害虫时,仍不能保证对所有的家蚕品种都安全。其对家蚕的结茧率、化蛹率、产卵率、孵化率及后代生长发育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吕鸿声.栽桑学原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徐尚成,蒋木庚.溴虫腈的研究与开发进展[J].农药,2003,42(2):5~8
[3]黄国洋.农药试验技术与评价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4]马惠,王开运,王红艳,等.溴虫腈对家蚕和桑树害虫的毒力比较[J].昆虫学报,2006,49(4):599~603.
[5]刘政军,谷淑波.溴虫腈在桑叶中的残留毒性与降解动态检测[J].蚕业科学,2008,34(4):597~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