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蝉,张谋真,石斌龙,刘启瑞,杨 华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油井采出的原油一般都含有一定量以乳状液形态存在的水,会增大炼制过程中燃料和冷却水的损耗,增大泵、管线和储罐的负荷,而且水中溶解有一定量的盐,会引起设备和管道结垢、腐蚀和阻塞,因此,原油乳状液在外输之前,必须破乳脱水[1~3]。化学破乳法是原油脱水常用方法之一,通过添加破乳剂,改变乳状液的类型或界面性质,降低乳状液的稳定性,破坏其乳化状态,使油水分离达到脱水目的[4,5]。陕北原油乳状液成分复杂,稳定性强,对破乳剂的要求高,而现用破乳剂存在脱水率低、污水含油和悬浮物多等问题,迫切需要合成和复配新型破乳剂以解决这些问题[6~8]。
作者在此以有机胺为起始剂、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为单体、氢氧化钾为催化剂,在环氧丙烷开环聚合温度为(130±5) ℃、环氧乙烷开环聚合温度为(120±5) ℃、压强低于0.5 MPa的条件下合成了嵌段聚醚型破乳剂单剂TA4812和AP442,并分别与助剂BC以不同比例复配,对陕北油田有代表性的河庄坪和子长原油进行脱水实验。
原油取自陕北河庄坪和子长。河庄坪原油密度906.6 kg·m-3(20 ℃),水分4.90%,凝点12 ℃,含盐量118 mg·L-1,粘度4.97 mm2·s-1;子长原油密度871.6 kg·m-3(20 ℃),水分2.40%,凝点16 ℃,含盐量1067 mg·L-1,粘度6.14 mm2·s-1。均属于低硫中间-石蜡基原油。
环氧乙烷(EO)、环氧丙烷(PO),化学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KOH,分析纯,西安化学试剂厂;BC助剂为有机小分子化合物。
GSH-1型高压反应釜,威海坤昌化工机械有限公司;JJ-2型组织捣碎匀浆机,最大转速8000 r·min-1,常州国华仪器厂;76-1型玻璃恒温浴(300 mm×300 mm),上海标本模型厂。
将有机胺起始剂和催化剂加入到高压反应釜。用N2充分吹扫管道和反应釜,抽真空,重复3次,排除管道和反应釜中的空气。升温至(130±5) ℃,滴加一定量的环氧丙烷,维持反应釜压力低于0.5 MPa,直至反应完全。在(120±5) ℃下滴加一定量的环氧乙烷,得二嵌段聚醚。重复上述步骤,可得三嵌段或多嵌段聚醚。
TA4812的合成反应式:
R-N[(PO)m(EO)n(PO)sH]2
AP442的合成反应式:
R1R2N(PO)m(EO)n(PO)sH
破乳剂脱水性能测试参照文献[9]进行。
将合成的TA4812、AP442与BC助剂按一定比例复配,并将其用于陕北油田河庄坪和子长原油的脱水实验。结果发现,子长原油在脱水温度为55 ℃、破乳剂总用量为100 mg·L-1、脱水时间为6 h条件下基本不能脱水;将温度提高到65 ℃、破乳剂总用量提高到200 mg·L-1时才能脱水。这与子长原油含盐量、粘度、凝点相对较高等因素有关。
在脱水温度为55 ℃、破乳剂总用量为100 mg·L-1、脱水时间为6 h的条件下对河庄坪原油进行脱水实验;在脱水温度为65 ℃、破乳剂总用量为200 mg·L-1、脱水时间为6 h的条件下对子长原油进行脱水实验;结果见表1。
表1 复配破乳剂对河庄坪和子长原油的脱水率
由表1可知:
(1)对河庄坪原油,TA4812、AP442与BC复配比例为4∶1时,脱水速率快,脱水率最高,分别达到92.8%、94.8%。AP442与BC复配,随着BC比例的增大,脱水率和脱水速率下降明显。
(2)对子长原油,TA4812、AP442与BC复配比例为4∶1时,脱水速率快,脱水率最高,分别达到98.3%、96.3%。
(3)对河庄坪和子长原油,TA4812、AP442与BC复配比例为4∶1时的脱出水清不含油,无悬浮物,油水界面整齐。
以有机胺为起始剂、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为单体、氢氧化钾为催化剂,在环氧丙烷开环聚合温度为(130±5) ℃、环氧乙烷开环聚合温度为(120±5) ℃、压强低于0.5 MPa的条件下合成了嵌段聚醚型破乳剂单剂TA4812和AP442,并分别与助剂BC以不同比例复配,对陕北油田有代表性的河庄坪和子长原油进行脱水实验。结果表明,对河庄坪原油,在55 ℃、破乳剂总用量为100 mg·L-1、脱水时间为6 h的条件下,TA4812、AP442与BC复配比例为4∶1时,脱水速率快,脱水率最高,分别达到92.8%、94.8%;对子长原油,在65 ℃、破乳剂总用量为200 mg·L-1、脱水时间为6 h的条件下,TA4812、AP442与BC复配比例为4∶1时,脱水速率快,脱水率最高,分别达到98.3%、96.3%。
TA4812、AP442与BC按4∶1复配时,对河庄坪和子长原油脱水率和脱水速率都高,且脱出的水清不含油,无悬浮物,油水界面整齐,对两种不同原油的适应性强,通用性好。
参考文献:
[1] 陈和平,徐家业,张群正.破乳剂发展的新方向[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1,30(2):92-95.
[2] 王学会,朱春梅,胡华玮,等.原油破乳剂研究发展综述[J].油田化学,2002,19(4):379-381.
[3] 任卓琳,牟英华,崔付义.原油破乳剂机理与发展趋势[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5,24(7):16-17.
[4] 张谋真,郭立民,刘启瑞,等.AE系列原油破乳剂的研究[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0,27(12):28-30.
[5] 任朝华,罗跃.原油破乳剂的合成方法[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11,12(3):45-48.
[6] 康万利,李金环,刘桂范.原油破乳剂的研制进展[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4,33(6):433-436.
[7] 吴利春,刘松涛,刘雪娟.原油破乳剂的发展现状[J].日用化学品科学,2008,31(11):8-10.
[8] 张谋真,王潇,郭立民,等.BNT系列原油破乳剂的研究[J].化学工程师,2009,23(12):41-43.
[9] SY/T 5281-2000,原油破乳剂使用性能检测(瓶试法)[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