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学 马晓勇 李鸿萱 刘京霞
1.河北省保定市第二医院儿科,河北 保定 071051;2.河北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河北 保定 071000;3.河北省保定市第二医院内科,河北 保定 071051;4.河北省保定市儿童医院,河北 保定 071051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常见病,发病率高于55%[1]。我国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居新生儿常见病的前三位,并有逐年增高趋势,多数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间接胆红素极易透过生物膜和血-脑屏障[2-3],可能合并胆红素脑病,从而造成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害。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足月新生儿患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借鉴。
选取2007年7月~2009年10月在保定市第二医院出生的1088例新生儿,其中,患高胆红素血症足月儿198例,本研究纳入112例原因不明的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作为病例组,均符合《儿科学》第7版的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4]。选择同期出生的137例正常足月儿作为对照组。
1.2.1 资料收集
记录两组新生儿出生孕周、出生身高、性别、出生体重、开始喂养时间、喂养情况、开始排便时间、排便情况、家族发病史、孕母年龄、分娩方式、多胎儿、新生儿出生体温、妊娠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胎盘有无钙化、母孕前服药史、胎次等。
1.2.1.1 喂养情况 记录生后开始喂奶的时间,生后48 h内喂奶总量。
1.2.1.2 排便情况 记录生后开始排胎便的时间,生后48 h内排便总量。
1.2.1.3 家族发病史 亲属新生儿期有无黄疸发病史。
1.2.2 化验及检查
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查肝功能、乙肝五项、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血型、B超、胸部X线检查、母子免疫交叉试验、G6PD定量测定、经皮测黄疸指数等。采用MINOL TA101型经皮胆红素测定仪。使用日本奥林巴斯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2.3 变量赋值
本研究中变量赋值:“有”赋值为 1,“无”赋值为0,“男”赋值为 1,“女”赋值为 2。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出生体温、孕母年龄、出生身高、孕周、胎盘钙化、多胎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病例组新生儿开奶时间及开始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晚,生后2 d喂养总量及生后2 d排便总量均较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 见表 2。
表1 两组新生儿一般情况比较(例)
表2 两组新生儿开始排便时间、生后2 d排便总量、开奶时间、生后2 d总喂养量比较
两组新生儿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孩患黄疸的危险性是女孩的1.941倍。两组产妇剖宫产史、妊娠糖尿病史、妊娠高血压病史、家族发病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为排除各研究因素之间的相互干扰,控制混杂因素的影响,以是否黄疸为因变量,各影响因素作自变量,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变量的意义及赋值见表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开始排便时间晚、生后2 d排便总量少、开奶时间晚是患黄疸的危险因素,见表5。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重症高胆红素血症中重者危及生命,幸存者亦常留有永久性神经系统后遗症[5],如果能早期干预及治疗则预后较好。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原因复杂。国内外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等大量资料都提出了一个共同的问题:轻中度及无明显因素的高胆红素血症也可对新生儿的神经系统产生损害。因此,对高胆红素血症中那些尚未明确的因素更要有足够的认识。本研究针对此问题进行分析。
表3 两组新生儿性别及产妇疾病情况比较
表4 Logistic回归模型的各危险因素及赋值
本研究资料显示,足月新生儿不明原因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男性发病占62%,与国内报道资料相符[6]。本研究认为:可能原发疾病在男性的发病率较高,至于生理生化机制方面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还有可能与当前男孩较女孩出生率高有关;至于以往文献中分析的“重男轻女思想造成男孩就诊率高”的说法,本研究有异议,因为本研究群体绝大多数来自城市,不存在重男轻女。
表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近年来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在不断改变。有研究显示使用催产素分娩的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较对照组增加30%[7];有报道青少年母亲所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低;还有报道母乳喂养儿血胆红素水平高于人工喂养儿。
本研究结果显示,开奶时间、排便时间延迟、生后2 d喂养总量少、生后2 d排便总量少是足月新生儿不明原因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分析原因由于新生儿开奶时间晚,次数少,致热卡摄入不足,肠道缺少必要刺激,肠道正常菌群未建立,肠蠕动慢,肠循环增加,新生儿肠黏膜内含有丰富的β-葡萄糖醛苷酶,其活性高,能把结合胆红素胆红素水解成未结合胆红素,吸收入血。因以上原因胎便排出延迟,胎粪内结合胆红素经肠循环增加,导致血中胆红素升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剖宫产是足月新生儿不明原因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高危因素,与既往研究[8]相符。这可能与生育观念改变、医患关系紧张及经济利益有关,剖宫产已达70%以上[9]。还可能与剖宫产术中麻醉药使新生儿红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且剖宫产使胎儿未经产道挤压,呼吸道内液体未及时排除,首次呼吸功能建立不完善,使胎儿血氧分压受到影响,出生后红细胞压积增加,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加,胆红素产生增加有关。还有可能与麻醉药影响新生儿胃肠蠕动,阻滞胎便排出等有关。再有可能与剖宫产可能导致母亲泌乳不足有关。还可能与剖宫产术切开子宫到胎儿出生间隔超过150 s,期间胎儿可有宫内窘迫,增加羊水误吸的风险有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妊娠高血压是足月新生儿不明原因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高危险因素。分析原因可能是母亲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儿发生宫内缺氧,而致红细胞增多或影响肝酶活力,从而影响未结合胆红素与白蛋白的联结,使胆红素升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妊娠糖尿病也是足月新生儿不明原因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高危险因素。原因可能是糖尿病母亲所生新生儿出生后多有血糖降低,出现低血糖,抑制肝酶活性,影响肝脏处理胆红素能力,使胆红素升高,血-脑屏障不健全,间接胆红素均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与神经细胞膜极性基团相结合引起核黄疸。还有糖尿病母亲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浓度高于正常母亲,使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增加,因此糖尿病母亲母乳喂养时,也增加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家族中有黄疸发病史的新生儿较无此病史的新生儿发生黄疸危险性高(P<0.05),其原因可能与遗传有关,亚洲和美洲印第安足月新生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值高于黑人和白人的2倍,这表明基因因素也许与高胆红素血症有关,此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总之,足月新生儿不明原因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可能因素有:①与开奶时间晚、排便时间延迟、生后2 d喂养量不足、生后2 d排便总量少、采用剖宫产手术、妊娠合并高血压、妊娠合并糖尿病、遗传因素及性别为男性有关。②属于生理性黄疸,我国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一直沿用欧美所使用的诊断标准,近年来丁国芳等[10]研究发现正常的足月新生儿胆红素平均峰值高于既往峰值,并明显高于西方国家。血清胆红素平均峰值高于现行高疸红素血症标准者占34.4%。有的地区把血清胆红素平均值以239 μmol/L(14 mg/dL)作为生理性黄疸的标准。Maisels等[11]提出“新生儿黄胆总胆红素值比过去报告的数值要高”。③由于医学综合技术的限制,存在目前尚未知的因素。足月新生儿不明原因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复杂,但是可防可治的。因此应积极查找病因,及时有针对性干预及治疗,避免高胆红素血症后遗症的发生。
[1]陈慈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因素及防治[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1,16(5):313.
[2]何平,唐正芬,张琼,等.新生儿黄疸对婴儿神经系统发育远期影响及早期干预的研究[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5,26(1):42-46.
[3]Huang MJ,Kua KE,Teng HC,et al.Risk factors for severe hy-perbilirubinemia in neonates[J].Pediatr Res,2004,56:682-689.
[4]沈晓明.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6.
[5]李兴山.新生儿黄疸 240 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5):381.
[6]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71-274.
[7]王玲,何海英,蒋智勇,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围产高危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12(6):528-529.
[8]陈新.新生儿黄疸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2,8(8):480-481.
[9]D′Apolito M,Marrone A,Servedio V,et al.Seven novelmuta-tions of the UGT1A1 gene in patientswith unconjugated hyperbil-irubinemia[J].Haematologica,2007,92:133-134.
[10]丁国芳,张苏平,姚丹,等.我国部分地区正常新生儿黄疸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儿科杂志,2000,38(10):624-627.
[11]Maisels MJ,Avery GB,Fletcher MA,et al.Neonatology: pathophysiology and management of the newborn[M].5th ed.Philadelphia:JB Lippincott Co.,1999:769-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