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维秀 韩佳佳
山东省寿光市中医医院,山东寿光 262700
现代社会产妇的剖宫产率逐年上升,据统计,2008年产妇的剖宫产率已上升30%~40%;产妇由于剖宫产后麻醉、手术创伤及术后禁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多种术后并发症。本研究旨在通过自拟方参芪生化汤加味益气养血、活血化瘀、润肠通便、温经通络的治疗作用,达到促进患者泌乳、减轻腹痛、腹胀、促进排气、促进子宫复旧、缩短恶露持续时间的目的。本研究共选择32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观察温宫清瘀汤对剖宫产产妇术后恢复(胃肠功能恢复、乳汁分泌、子宫复旧)的影响,以期为该方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月在寿光市中医医院产科住院的剖宫产产妇320例。全部为首次剖宫产术者,包括未临产的择期剖宫产产妇与临产后潜伏期内的剖宫产产妇。采用随机单盲对照实验法进行研究,将入选患者分为实验组(160例)和对照组(160例)。实验组择期剖宫产125例,潜伏期内的剖宫产35例;对照组择期剖宫产122例,潜伏期内的剖宫产38例。实验组年龄22~42岁;初产妇104例,经产妇56例,孕33+5~42+5;手术原因为子痫前期31例,合并糖尿病13例,延期或过期妊娠引产失败19例,羊水过少18例,胎位不正22例,选择良辰吉日7例,巨大儿16例,漏斗骨盆7例,单纯胎儿窘迫27例。对照组年龄22~41岁;初产妇101例,经产妇59例,孕33+2~42+3周;手术原因为子痫前期29例,合并糖尿病14例,延期或过期妊娠妊娠引产失败20例,羊水过少17例,胎位不正21例,选择良辰吉日8例,巨大儿16例,漏斗骨盆5例,单纯胎儿窘迫30例。两组产妇在年龄、手术指征、手术方式等各项主要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①全部为新式剖宫产术式,体表全部采用下腹正中、耻上二横指横切口,子宫切口全为子宫下段横切口。②产妇年龄22~42岁。③手术时间为0.5~1.0 h。④麻醉方式:全部采用腰硬联合麻醉。⑤全部应用术后静脉镇痛泵(微量芬太尼、持续48 h)。⑥全部实行母婴同室,采取早吸吮、按需哺乳的方针。
①有严重的妊娠合并症患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习惯性便秘、结肠炎、各型精神病、神经官能症、心脏病、高血压、肝炎等肝肾功能异常患者、血液系统疾病,以及不宜母乳喂养者除外。②有严重的妊娠并发症患者,如子痫发作患者、重度水肿、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子宫破裂、多胎妊娠、瘢痕子宫、宫内感染、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③未按规定服药及随访,以致无法判定疗效或资料不全者。
1.4.1 实验组 ①参芪生化汤加味,组方:当归12 g、川芎9 g、益母草30 g、黄芪30 g、党参12 g、王不留行15 g、穿山甲10 g、通草 5 g、赤芍 10 g、桃仁 12 g、炮姜 5 g、熟地 15 g、陈皮 10 g、肉苁蓉6 g、莱菔子15 g、炙甘草6 g。随证加减:出血量多无块加贯众炭20 g;小腹阵痛甚、血块多,舌边尖瘀点、脉沉涩者加延胡索、蒲黄各15 g;气虚神疲改党参为30 g;面色萎黄、经血淡红质稀、舌淡脉沉细者加阿胶、炮姜加量;乳汁过多则去掉王不留行、穿山甲、通草等。于术后6~8 h开始服用,每日1剂,分次口服,连服6~8剂。②围术期应用抗生素:头孢曲松钠2 g,静脉滴注,术前30 min用1次,当日术后追加1次,分别于术后24、48 h再给2.0 g;其中胎膜早破超过24 h者采用二联,即术后加用0.5%甲硝唑250 mL,用法同头孢曲松钠。
1.4.2 对照组 围术期抗菌素用法与实验组相同。
1.4.3 注意事项 两组在排气前均补充生理需要量液体,常规使用缩宫素10 U,肌内注射,bid,连续使用3 d;全部为母婴同室、早吸吮、按需哺乳。
1.5.1 胃肠功能恢复 记录术后产妇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是否有腹胀、腹痛发生,记录术后7 d内的腹痛、腹胀发生率,观察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1.5.2 乳汁分泌 全部产妇遵循母婴同室、早开奶、按需哺乳的原则,以产后乳房充盈,乳汁量多,分泌量足够婴儿哺食,不需要添加代乳品为乳足,乳足率即纯母乳喂养率,观察两组术后产妇第2、3、5、14天的乳足率[1];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术前24 h、术后24、72 h的血浆催乳素(PRL)浓度。
1.5.3 子宫缩复、血性恶露 自术后第1天始,每日清晨,嘱产妇在排空小便、轻柔按摩宫体待宫体变硬后尺测宫底高度,以脐轮中心为零点,脐上为负,脐下为正,以“cm”为单位,记录宫底边缘与脐轮中心的距离,此距离越长,代表子宫缩复越好,连续测量 7 d。 分别于术后 7、10、14、30、42 d 作电话随访,询问血性恶露的干净时间,并做记录,以血性恶露停止3 d为准,记为干净,日期仍记为3 d前。
1.5.4 术后腹部切口愈合情况 观察术后产妇120 h的腹部切口愈合情况,记录甲级愈合率。以切口对合良好,无红肿、压痛,无血性及脓性分泌物,无硬结,无脂肪液化、切口裂开等为甲级愈合。
采用SPSS 17.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产妇排气、排便的同时,记录其术后1周内的腹痛、腹胀发生率,实验组有1例原有慢性胃炎病史,术后2 d出现胃区胀疼、反酸,加用理气和胃中药后缓解,其余均无腹胀腹痛;而对照组有49例在术后48 h~1周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经对症治疗后改善,有2例分别在术后5、7 d时出现不完全性肠梗阻,经中药灌肠后缓解。两组患者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比较(x±s,h)
由以上可见,实验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明显缩短于对照组,腹痛、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首次排气时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首次排便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该中药组方对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有明显疗效。
两组比较第2天时均乳汁分泌不足,而第3、5、14天乳足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术后24、72 h血清PRL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说明该组中药对PRL值有明显影响,可使PRL值持续于较高水平。两方面均提示该组中药能够明显的促进剖宫产术后乳汁分泌。
表2 两组患者乳足率比较[n(%)]
表3 两组血清泌乳素分泌水平比较(x±s,μg/L)
剖宫产术后前3 d子宫复旧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第 4天(96 h)开始,实验组的患者子宫复旧速度加快4~7 d,两组患者宫底高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实验组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在14 d内总干净例数为151例,而对照组为91例,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5;这提示该中药组方能够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能显著缩短恶露持续时间。
表4 两组患者宫底高度比较(x±s,cm)
表5 两组患者恶露干净时间比较[n(%)]
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腹部切口甲级愈合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提示说明该中药组方在腹部切口愈合方面无明显影响。
表6 两组患者术后腹部切口愈合情况比较[n(%)]
实验组160例患者在服中药期间均未发现不良反应,说明该中药组方是安全的。
产后病的病因病机可归纳为四个方面:亡血伤津、元气受损、瘀血内阻、外感六淫或饮食房劳所伤。产创、出血、出汗而使阴血暴亡、虚阳浮散,变生他病;气随血耗、气虚失摄、冲任不固,胞宫收缩无力而致恶露不尽、子宫复旧不良、产后缺乳、乳汁自出、产后发热等;分娩手术创伤,脉络受损,血溢脉外,离经成瘀;或胞衣、胎盘残留,瘀血内阻,败血为病,可致产后腹痛、产后发热、产后恶露不绝等。产后元气、津血俱伤,腠理疏松,所谓“产后百节空虚”,稍有不慎或调摄失当,均可致气血不调,营卫失和,脏腑功能失常,冲任损伤而变生产后诸病。故产后亡血伤津、元气受损、瘀血内阻所形成的“多虚多瘀”的病机特点,是产后病发生的基础和内因[2],而剖宫产术后,胞宫为金刀所伤,更有瘀血停聚,《妇人大全良方》认为产后瘀血内阻,气机不利,血行不畅,或气机逆乱,可致产后腹痛、血晕,恶露不绝等疾,对产后病症提出“大抵产者,以去败恶为先”的治疗总纲,提出“首当逐瘀生新”之治则。再者,由于手术采用的是腰硬联合麻醉,术后应用了麻醉镇痛剂,术后由于疼痛而至活动受限,麻醉和手术创伤可使人体气血亏虚,胃肠升清降浊的功能失调,诸多因素均明显抑制肠蠕动功能,易致腹胀、呃逆、肠梗阻、肠粘连等并发症,胃肠恢复功能延缓;与自然分娩相比,剖宫产由于损伤了子宫肌层,形成瘢痕,且择期剖宫产宫口紧,影响了恶露的排出,故影响了子宫的缩复功能,易致宫腔积血、子宫复旧不良。剖宫产失血量多于经阴分娩失血量,失血过多,肠道失于濡润,或阴虚火旺,灼伤津液,而至产后大便难;气血亏虚,化源不足,乳汁化生无源,而至缺乳;血海空虚,胞宫挛缩而致腹痛等。
产后病的治疗,本着“勿拘于产后、亦勿忘于产后”的原则,细心体察,结合病情进行辨证论治,常用的具体治法有补虚化瘀、清热解毒、益气固表、调理肾肝脾等。本文参芪生化汤加味立方遵循了剖宫产术后的病理生理特点,生化汤使瘀血去,新血生,既生又化,双重涵义,古人将生化汤称为“血块圣药”,根据病症,在参芪生化汤的基础上添加了通络下乳、润肠通便等药物,治疗以祛瘀生新、养血益气为主,润肠通便、通络下乳为辅。方中黄芪、益母草共为君药,重用黄芪益气生血且能摄血,意寓“有形之血,不能自生,出于无形之气故也。”使气旺生血摄血,气盛血行[3];益母草活血祛瘀止血。当归、川芎、赤芍、桃仁活血化瘀,党参、熟地益气养血,共为臣药。肉苁蓉补益精血、润肠通便;王不留行、穿山甲、通草通利血脉,通经下乳;莱菔子化瘀降浊消积行气,配合陈皮理气,共奏行气化滞、理气活血之功,以上诸药共为佐药。炮姜温经止血,引血归经;炙甘草调和诸药,二药共为使药。全方益气养血与活血化瘀药同用,祛瘀而不伤正,补虚而不留瘀,攻补兼施,共奏益气养血、活血化瘀、润肠通便、温经通络之效。
通过现代实验研究:黄芪有雌激素样作用,可延长大小鼠的动情期,通过雌激素样作用而促使子宫内膜生长修复,大多数补气药如人参、党参能缩短出凝血时间,增加血小板数量,促进组织再生、修复[4];小剂量益母草能促进子宫收缩,祛瘀通经,用于子宫出血及促使子宫恢复、减少恶露,且有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改善微循环[5]。
临床应用显示:该方在服用后可使剖宫产产妇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提前,可早进食,少输液;能够促进乳汁分泌,对血清PRL值有明显影响,使其持续于较高水平,PRL是促进泌乳的主要激素,产后血清中PRL浓度的增加,不论在泌乳的启动上,还是在维持哺乳的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6-7];本研究结果显示参芪生化汤加味能够明显促进产妇胃肠功能恢复,促进产后乳汁分泌,提高了纯母乳喂养率,加速子宫复旧速度,缩短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剖宫产术后产妇的身体康复。
[1]李翠萍,胡晓萍,孙红,等.产妇康颗粒促进剖宫产术后产妇康复100例[J].中医研究,2007,20(3):28-29.
[2]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58.
[3]郭维秀,李子英.自拟温宫清瘀汤配合微波促进剖宫产术后产妇康复的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杂志,2010,18(6):55-57.
[4]崔晓萍,杨鉴冰.试论产后“多虚多瘀”之内涵[J].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27(4):9.
[5]金琦.益母草不同剂量的药理作用与应用[J].天津中医药,2003,20(5):51-52.
[6]殷勇,唐珊玲,袁杨业,等.生乳合剂对产妇血清、乳汁PRL水平的影响[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5,18(6):467-468.
[7]廖琴.猪蹄木瓜汤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泌乳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1,1(24):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