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评冲击下传统媒体评论的创新空间

2012-07-27 10:07文/曹
中国记者 2012年7期
关键词:评论员时评社论

□ 文/曹 林

(作者是《中国青年报》评论员、评论部副主任)

微博给传统新闻评论写作带来了反思的机会,微评的一语风行也给评论写作的“走转改”提供了很多有益启示,但那种因微评出现而否定传统新闻评论的观点是偏激的。

微博还没有出现的时代,面对新闻评论的同质化、口水化和快餐化,就有时评人尖锐地批评“时评正在成为一种脑残文体”。当微博出现后,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寓言深刻的微言快语网络风行,更对传统新闻评论产生了不小冲击。虽然只有140字,但已经包含了一篇好的新闻评论所应该具备的所有要素:醒目的标题、独到的论点、形象的比喻、流畅的语言和清晰的论证。相比之下,那些谈论同一个话题却动辄下笔千言、动辄引用这个理论那个案例的传统新闻评论,显得“弱爆”了。微博中有很多类似的精彩评论,既快,能在第一时间在网络呈现,又极有表达效率,更因为网络的相对自由,不必绕来攻绕去而能直话直说直指要害。

很多媒体人和网友都惊呼传统评论的末日已来临:有了微博评论后,传统新闻评论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有媒体人称时评写作应该有一场革命,建议报章的评论版应取消长篇大论,时评家应该告别昔日动辄上千言的写作习惯,而顺应微博时代的要求,写140字之内的微评。还有媒体人对这种新出现的微评推崇有加,认为虽是同样议题,“E时评”往往直指本质,省却了传统时评的起承转合,不搞隔靴搔痒,不玩曲线救国,常常一针见血,一口咬出馅。话语多新锐,文风少正经。热点焦点同聚,修辞手法齐飞。畅快淋漓,回味无穷。娱乐与宣泄,同步实现。

我认为,微博的冲击给传统新闻评论写作带来了反思的机会,微评的一语风行也给评论写作的“走转改”提供了很多有益启示,但那种因微评的出现而否定传统新闻评论的想法是偏激的。微博及微评不是传统评论的终结者,而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基于新闻评论的文体规范和功能要求,加上微评本身的问题,新兴的微评是取代不了传统评论的。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应该在创新和“走转改”中适应新传播语境的要求,而不能被替代。

微博评论只能是补充

我也非常喜欢很多短小精悍的微时评,但无论微博评论多精彩,只能作为有益的补充,而无法取代传统媒体的评论。

微评论虽然精彩,但也只停留于感官上的“精彩”——140个字的分量和容量,再短小精悍,也不能将一个问题分析清楚。新闻评论作为一个摆事实讲道理的说理文体,还是需要一定数量的字数才能将道理讲清楚。论点的引出,逻辑的推理,论据的罗列,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这些都需要相对充分的文字空间才能说清楚。评论需要表达效率,也就是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尽可能直接的逻辑、尽可能清晰的论证说服读者,但再有效率的表达,也很难做到短短百余字就能将一个问题分析清楚。

微博评论的精彩,很多时候并非源于它用简短的论证把一个问题分析清楚了,而是通过形象生动的修辞和有感染力的语言,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分析视角。

多数微评论都是如此,由于“微”的限制,精彩只停留于某个灵光一现的论点、角度、比喻、对比、铺陈、概括或反讽,并没有深入分析和严密推理的空间。比如这条微评论:上帝欲叫谁灭亡,必先使其疯狂。欲先使其疯狂,必先使其买房。我问一个在深圳工作多年的朋友:“如果你死后,墓志铭打算写点啥?”他说:“我解决了住房问题”——评论的精彩,只是以俏皮的语言和辛辣的反讽分享了一种对“房价高企”的不满情绪,有修辞无论证,有情绪无理性,缺乏一篇完整的评论所需的认知上的附加值。

好的新闻评论,不仅需要评论员写出既有逻辑、又有文采、更击中要害的佳作,同样需要读者有耐心去阅读一定长度的评论,有投入一定时间和脑力去被好评论说服的心理准备。当下的传播语境中,之所以出现微评论被推崇,而传统新闻评论却被贬低的情况,与传统评论的“脑残”和“口水”有关,也与读者缺乏耐心有关——网络时代了习惯了不费脑子不费时间的读段子、读微博、读短评,习惯了娱乐化、快餐化、消遣化的浅阅读,而缺乏深阅读、硬阅读的耐心,不愿意付出时间和思考去阅读相对长一点儿的评论文章。而微评论则迎合了现代人的这种浮躁的、追求新鲜刺激的阅读习惯。

短小精悍生动贴切的优点之外,微评论其实有不少缺点:

其一,段子化。微博评论,很多都不像一条评论,而是一个可乐可叹的有趣段子。这是由字数限制决定的,想要在短短的文字内引人注意,需要某个能打动人的点,或是笑点、或是泪点、或是愤怒点、或是共鸣点。段子化一大好处是,语言精简,没有了废话,而且妙语如珠,蕴含智慧,意味深长。缺点是,为了有趣,为了精彩得像一个段子,有时不得不对事实进行剪裁和加工,使其更符合段子传播的特征,为了可乐而添油加醋,为了激起愤怒而虚构情节,为了精彩而隐瞒会破坏段子的信息。

▲这是一股来自网络的暖流——“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病情牵动千百万网民持续关注,成为那些天微博上的最热点,图为2012年5月23日,张丽莉老师躺在病床上。(王凯/摄)

其二,极端化。当下舆论空间一大特点,就是极端主义的流行。所谓极端主义,即那种非此即彼、非友即敌、非红即黑的思维方式。因为有消极腐败现象,就把国家说得一无是处;因为有为富不仁,就对所有富人怨、恨、怒;小悦悦事件发生了,就断言世风日下已至道德末日;“最美”出现了,又认定道德滑坡根本不存在。极端主义泛滥,有很多原因,其中一大原因就是微博的影响。语不惊人死不休,偏执狂才能成为舆论领袖,这是网络时代一种病态的价值取向。客观理性的观点,很难吸取眼球,极端的道德判断是吸引注意力的手段。在这个信息海洋中,谨慎的言辞根本没人注意,只有激烈的言辞、夸张的姿态和极端的判断才能提起关注和被人转发,才能使自己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和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舆论领袖。尤其是微博兴起后,140字的限制,更加短瞬、碎片的传播压力,更加剧了言论极端化,挤压了理性表达的空间。

其三,情绪化。微博显然是由情绪主导的,而不是逻辑和理性主导的。它总体上是一种社会情绪集中表达的地方,它整体的舆论场就带着浓厚的情绪色彩,排斥理性,排斥逻辑,短短140个字,根本讲不清逻辑。围观的氛围,也鼓躁着人的情绪。舆论领袖们只有融入和迎合这种情绪,才能成为被大家接受的“领袖”,讲什么理性,很少有听众,很多时候还被骂得狗血淋头。所以,要在微博上成为舆论领袖,这个领袖必须要有偏执型人格和表演性天赋,这样才能与微博所需要的情绪融为一体。微博土壤中生长的微评论,自然带着浓厚的情绪化色彩。微评论常常感染读者的,并非理性,而是一种情绪。

基于微博及其微评的这些问题,更凸显出传统媒体的重要。很多微评中只能读到情绪、极端和段子,理性客观和解决方案,还是需要传统媒体评论去表现,需要从传统评论中读到。

传统评论的创新空间

分析新媒体时代微评论的问题,并非傲慢地站在传统评论的高度而居高临下地排斥和贬低微评论,而是倡导客观地看待微博的冲击。在微博的冲击之下,传统新闻评论不能自大地封闭,认为网络微评纯粹是不正经的、上不了台面的嘻笑怒骂,也不能自卑地认为微评论已经能取代自身的位置——而应该意识到,微评论的出现是对传统评论的有益补充,新媒体多元的话语平台,更给传统评论的发展提供了创新和完善空间。

首先,微博空间,给传统评论提供了一个锻炼自身逻辑思维的绝好平台。微博是一个很好的交往平台,如今我写评论的时候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在撰写评论之前,会首先将自己文章的核心论点以“微评”的方式放到自己的微博中,接受网友们的“拍砖”。评论员无须害怕网友拍砖,不要担心自己的观点会被“口水”淹没,不要排斥微博上的不同观点,这是一个借助网友的批评来完善自身逻辑的过程。以前写评论的时候,都只是自己在写作的过程中,在内心“自己与自己的对话”中完成文章逻辑的建构,个人的理性和知识是有限的,这个逻辑建构的过程难免有很多盲点和缺陷。而将论点以微评的方式先放到微博中,则是一个通过碰撞和批评完善评论逻辑的过程。

比如,针对近段时间以来“最美”的泛滥,我准备写一篇“节制使用‘最美’”的评论,引导舆论理性看待“最美”现象,不要动不动就给英雄模范贴一个“最美”的标签。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将自己的观点写成了一条微评:

“最美”之类的符号用多了,很容易让人产生道德上的审美疲劳——出一个好人,就冠以“最美”,物极必反,“最”字用多了,就让人没感觉了,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正如有人抱怨的是,现在一看到“最美”,甭管事迹多么感人,首先就是没有感觉。当然了,更让人担心的是,容易在社会上滋长一种道德浮夸风,大家沉浸于“最美”包围的氛围中,产生一种“道德完美”的幻觉。

贴出这条微评后,很多网友都对我的写作提出了很多建议,有的谈自己对“最美”从有感觉到没感觉,有的谈应该怎样宣传典型,当然也有批评我不应该盯着一个语词。网友的碰撞给了我很多启发。后来我文章的题目《节制使用“最美”,警惕道德浮夸》。

然后,微博海洋的信息语境,有助于足不出户的评论员掌握更多对写作有用的信息,而不至于被新闻报道牵着鼻子走。评论员在职业上的一大缺陷是,过度依赖电脑,而远离新闻现场,远离新闻当事人。一般都是依赖既有的新闻报道而在电脑前敲一篇评论,无须走出办公室。带来的问题就是,很容易被记者提供的信息和预设的立场牵着鼻子走。

我写过一篇题为《聋子听到哑巴说瞎子看到鬼了》的评论批评当下评论圈的浮躁。聋子怎么可能听到呢?哑巴怎么可能说话呢?瞎子又怎么能看到呢?这条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传播链,在现实中却经常发生。因为,当人们被“有人看到鬼了”这种极能吸引眼球的奇闻所吸引时,就会沉迷于对奇闻的惊叹和消费快感中,而忘记去核实消息源和辨别传播链,自然也就不管“鬼”原来是瞎子看到的,传到哑巴那然后告诉聋子的。假新闻之“鬼”就是这样产生的。评论员尤其容易写“见鬼”的评论,因为过度依赖记者报道的评论员坐在电脑前写作,很容易被假新闻牵着鼻子走而进入这条浮躁的传播生态链。

微博海量的信息,则为评论员免于被牵制提供了一种可能。对于一个事件的观察,微博提供的信息虽然是碎片化的,评论也是多元的,却为评论员的判断提供一个整合碎片、超越单线、还原客观的机会,典型如7·23事件。

再就是,微博的传播语境和微评的兴盛,迫使传统评论必须提升表达效率,不能长篇大论。其一,必须快,微博上早就七嘴八舌地评开了,传统评论在时效上如果滞后很多的话,就会成为笑话;其二,必须跟进评论,不能失语,如果微博上众声喧哗评得很热闹,传统评论却因为种种原因而缺席,也会成为笑话;其三,表达必须充分精粹,微博评论一句话就说击中要害,传统评论长篇大论却不着边际,更会是笑话。

还应借助新媒体渠道充分拓展选题视野,当下传统媒体的评论选题,基本上是跟着新闻报道,依附于新闻报道选择评论议题。而信息多元、话题丰富的微博,则给评论员提供了一个广阔得多的选题空间。微博上的名人言论,微博曝出的突发事件,微博交锋引发的讨论,甚至微博本身,都可以成为评论的对象。

同时媒体借助微博凝聚众智完成社论写作,也很值得借鉴。传统的社论操作思路一般是封闭性的,社论委员会或编委会的几个人坐在一起讨论社论选题,觉得当天哪件事情最大,或者哪件事最有评论意义,然后就定下选题让评论员动笔去写。而据我所知,《深圳晶报》的社论从选题到写作都是开放的,将全媒体的智慧和资源集纳到社论写作中。很多时候,编辑在微博上向博友征集当天的社论选题,或者在编辑们定下选题后,到微博上向博友们征集写作建议。比如某次关于新闻发言人如何发言的社论选题上,编辑就直接上网就“新闻发言人应有哪些忌语”听取博友建议,网友提供了许多忌语,这些后来都直接用到社论中。这种开放的社论操作思路,既开阔了思维,又活泼了语言,丰富了社论的思想价值和文体价值。

猜你喜欢
评论员时评社论
新民周刊首届青少年社论大赛获奖名单
时评的一般思路
2020,化工跃上风口
就事说理,激浊扬清——如何写好时评作文
“十四五”财政改革 更多关注支出划分
改革创新谋发展奋发有为谱新篇
关于社论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综述
党建时评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进改革
漫画·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