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吴 晶
(作者是新华社中央新闻采访中心记者)
刚刚结束的2010-2011年度优秀教育新闻评选中,作者与同事合作采写的几篇稿件在300多篇送评作品中胜出,摘取多个奖项。在全国媒体对新一轮教育改革密集报道的情况下,这些作品能够获得评委青睐,作者认为关键在于紧紧围绕新一轮教育改革的“破题”思路,抓住读者眼球。教育改革需要注入温情、构建制度,坚定信心,报道必须注重结合民众期待和社会关注,将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那些感性的变化、理性的思考真实客观地记录下来,并用媒体视角引导舆论、引发共鸣。
当我再次回顾获奖稿件的采写过程,不禁回想起过去两年间,我和同事们亲历的很多次采访:胡锦涛总书记给北京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回信,在湖北省十堰市柳林幼儿园亲切看望小朋友和幼儿教师,就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要求和希望。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连续召开五次座谈会,几乎每次,座谈会都会超时,与会者无一不是言辞恳切、直陈利弊。我们走访基层学校,暗访课外补习班,走进山区,访问受到国家资助的寒门学子……每一次采访,都使我感到,教育改革需要注入温情、需要构建制度,更需要坚定信心,而我们的报道,必须注重结合民众期待和社会关注,将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那些感性的变化、理性的思考真实客观地记录下来,并用媒体视角引导舆论、引发共鸣。
2010年春节前夕,教育规划纲要正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期间,我和几位同事选取了助学、奥数和新课改这三个民众比较关注的教育主题,采写了一组民生调查报告。其中,同事们写下的《求学路上,给孩子一个公平的起点》,至今还让我这个从事教育新闻报道多年的记者感动着。在河北省魏县,同事们采访了一名16岁的少年李园园。文中写道:这个爸爸病逝、妈妈改嫁、一直跟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的少年“一身运动打扮,看起来跟别的孩子没什么区别”,但是,说到“爷爷不得已去山西的工地打工,为我挣学费”,他“哭了”。没有形容词,也没有记者的评价,只是短短几句话,就把这个孩子贫困的家境和艰难的求学展示给读者。在吉林省长春市,记者用同样的笔触写下一个来自单亲家庭的女孩儿徐家新的上学路:“尽管冬天里天黑得很早,但徐家新也只能自己回家。因为患上了严重的哮喘病,从三年级起,妈妈就再没接送过她了。”
寥寥数笔,将两个孩子求学的艰难处境展示给读者,再引申到国家助学政策的出台以及随之而来的改变,通过个体命运的波折和境遇的反差,教育政策带来的变化已经跃然纸上,令人信服。最精彩之处还在最终落笔时,记者依然用对贫困家庭学生的细节描摹,继续牵动着读者的心——“虽然生活上依然拮据,但没有了后顾之忧的学习却是异常快乐的。只是现在,他(李园园)还不习惯对人微笑。”
一个16岁的少年,在阳光的花季,还不习惯对人微笑,这是多么抓人的细节,又是多么令人震撼的细节。每一个读到这篇报道的人,都会品味其中的深意:国家助学政策为这个孩子送去了希望,但这只是教育公平实现的第一步,这些孩子还需要更多的温情和关爱,让他们的上学路多一些美好,多一些力量。我也联想到,近年来,很
多教育政策推出时,我们都是从“人”入手。免费师范生制度推出伊始,我们随首届免费师范生同上第一堂心理教育课,用他们在课上对家乡、对母亲、对政府的自发感激,呈现党和国家重推这项制度的初衷;“阳光体育”的口号提出时,我们与小学生们一起上体育课,记录小胖墩们从适应到喜爱体育课的有趣过程,突出让孩子们奔向操场、拥有健康的主题。
实践证明,凡是“从人入手”的稿子,总是会取得不俗的传播效果。从事教育报道,必须要挖掘并呈现这种价值在个体身上的影响,从而去传递教育具有的内在价值。抓住了人,抓住了教育与人的关系,教育报道必然能更加打动读者。
新一轮教育改革面临的巨大挑战,也对新闻报道提出更高要求。如果我们只是照本宣科或鼓掌叫好,新闻媒体就失去了其作为独立观察者的角色价值,也就失去了期望通过新闻了解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度的读者。因此,在教育规划纲要征求意见过程中,我们始终在为一些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找病根”“寻药方”,即使教育规划纲要文本已经给出答案、教育改革已经有了行动,我们依然没有停止追问,而是不断通过寻找权威声音,引出深入思考。
2010年11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发展学前教育政策措施。记者并没有就事论事地摘发会议提出的“五项措施”,而是在当晚会议消息发出后便联系专家学者,采写播发《“国五条”能否破解入园难》,从措施制定的积极意义、贯彻落实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以及如何构建长效机制这三个层面分析。稿件播发后引起广泛关注,被近百家媒体转载。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也对稿件中专家提出的一些建议予以高度重视。
此外,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叫停奥数班以及素质教育有名无实等教育热点问题,我们都及时对学生、教师和家长进行采访,力求用真实的故事来反映问题、提请注意。例如,2009年末,四川成都市发布叫停奥数班、禁止奥数与小升初挂钩等“五条禁令”,同事立刻赶往成都,暗访多个校外培训机构,联系多位家长,终于采写出稿件《一位家长关于“叫停奥数”的烦恼》,道出家长在减负和择校之间的纠结,同时,也揭示当地奥数培训机构“死灰复燃”的种种乱象,引起主管部门高度重视。这样的稿件因为跟进及时、采访真实、角度客观,自然成为读者喜闻乐见的内容,较好地发挥了媒体的监督职责。
此外,在教育规划纲要制定、贯彻、实施过程中,我们也比较重视采写评论。通过新华社重点栏目“新华时评”,一事一议,以小见大,发挥舆论引领作用。比如,针对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要达到4%”,我们播发《“4%”——一个振奋人心的增长目标》,呼吁“各级政府与社会各界同心同德、尽心尽力为之奋斗”;针对大学生就业难以与工作岗位对接的问题,我们播发《推进大学生实习应有新思路》,总结各地推进大学生实习的真招实干;针对教师待遇仍有待提升的现状,我们播发《尊重教师不应只在节日关怀》,提出涉及利益调整的问题需要科学的制度安排来保障。这些稿件,以国家通讯社的权威视角和深入调研建言制度建设,具有较强的舆论影响力。
2010年2月28日,元宵节这天,教育规划纲要的文本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我们5名记者分工协作,以《未来十年 教育改革如何回应百姓期待》为题,提炼出教育规划纲要与民众生活最具紧密联系的10大看点,包括:学前教育纳入规划,破解城乡“入园难”;缩小校际差距,解决择校难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有望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给学生更多发展空间;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逐步取消高校行政级别;高校分类入学考试,让不同的人有多重选择;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保障教师安心从教;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职务(职称);纠正对民办学校歧视,鼓励出资办学。
对照并摘录教育规划纲要文本中的有关字句,记者分头连线相关领域的专家、教育工作者,以及相应学段的学生和家长,采访他们的评价、看法,并用记者自己的语言将目前相关教育领域的发展现状进行一句话式的背景介绍。如此一来,改革的背景、举措、前景及各方观点简明扼要、一目了然,无论是关注教育还是初次阅读的读者,都可以对教育规划纲要勾勒的教育改革路线有个大致而清晰的认识。新华社重点栏目“新华视点”特别选用这篇稿件,共有270余家报纸、网站全文转载了这篇3000字的稿件。自教育规划纲要首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以来,在新华社数百篇关于教育规划纲要的报道中,这篇稿件采用率一直高居榜首,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它联系起了政府和民众,连接起了改革的执行者和受益者。
此后,无论是采写党中央关心教育事业发展的长篇综述,还是采写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一周年的工作纪实,我们始终遵循的原则都是要将改革已经取得的进展与民众关注的问题一一对应起来,单纯工作层面的内容不写或少写,切实解决问题的内容大写或特写。正因为此,这些稿件在获得媒体用户好评的同时,也帮助教育主管部门赢得了更多民众的掌声和社会的信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对我们说,看过大家对规划纲要实施进展的报道,我们很受鼓舞,工作再苦再累都值得。
2012年,教育规划纲要就要进入全面实施的第二年。在许多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依然没有“破题”的情况下,人们依旧在追问:到2020年,中国教育究竟能走多远?尽管,我们望不到那么远,但却可以从民众日趋理性的呼声中,看到教育改革与人民需求良性互动的积极走势。如果我们在新闻报道中,坚持细致观察并记录这种变化,既反映受教育者的心声,也传递权威部门的声音,教育改革就会多一些宽容和理解,教育发展就会多一些掌声和支持,更多的人就会看到教育本该具有、并在努力创造的美好和希望,从而坚定支持和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信心。这是中国记者应该肩负的职责,也是新闻作品立得住、受好评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