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水平与幸福指数关系的实证研究

2012-07-24 09:32马立平
统计与决策 2012年3期
关键词:收入水平人群满意度

马立平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100026)

1 幸福与收入关系的几种主要观点

(1)幸福与收入正相关。按微观经济学的观点,收入增加会扩张生产的可能性和预算线的边界,使消费者到达更高的效用无差异曲线,从而使其能获得更高的满足程度,即收入提高是幸福增长的基石,它将满足人们的更多欲望。从这一角度出发,收入增加可以使个人享有更多的物品,因此带来更高的幸福指数。当然也有观点认为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但呈现出的是反向的因果关系,即收入是被解释变量,而幸福是解释变量,幸福决定了收入,而不是收入决定了幸福。

(2)幸福与收入弱相关甚至无关。此观点认为幸福与收入的关系错综复杂,人们的幸福与否最终取决于诸多因素的合力,当收入对幸福指数的正向作用大于负向作用时,两者之间表现为正相关,而当收入的负向作用大于正向作用时,则表现在负相关。近期的、一次性收入的提高确实可以增加一时的快乐指数,但一般意义上的收入增加不会增加幸福指数。此外,从生物学和生理学角度进行的研究发现,幸福指数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的性格、基因等内在因素和社会政策环境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而与收入水平之间存在弱相关甚至无相关关系。

(3)幸福与收入负相关。此观点认为收入的增长只能增加一时的快乐,这种快乐不能持续,反而会使人陷入一种对金钱的习惯性依赖,导致欲望的增加,从而最终会降低幸福指数。在理论上,有学者认为社会福利水平的降低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即生产产生的环境污染以及相对收人效应的结果,从而得出经济增长导致减少社会福利水平可能性的结论。

(4)幸福与收人的倒u型关系。有学者从动态的角度分析认为,在基本需要满足之前,收入增加会增加幸福指数,但是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幸福反而减少。财富只有缺少时才对幸福有较大影响,而当财富增加到一定水平后,财富与幸福的相关程度就减少很多,甚至是形成负相关关系。也有学者从静态的角度分析,得出在同一时期、同一地区上,收入水平非常低的人群,收入与幸福的关系是很明显的,但收入较高人群,其幸福指数更多的与地位、名誉、事业的成就等有关,而收入水平对幸福的影响相对较少。

上述观点的得出不论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还是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其分析均是在一定的时间、背景下进行的。本文拟在调查的基础上,借助于截面数据,利用统计方法,对现阶段北京城镇居民幸福指数与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在控制心理因素的同时,客观地反映收入水平对幸福指数的影响。

2 数据与模型

2.1 数据来源与调查内容

(1)数据来源、调查方法与信度。

为客观反映北京城镇居民幸福程度,分析幸福指数与收入之间的关系,我们于2010年针对北京城镇居民进行了调查。调查方法采用配额抽样、街头拦访的方式。为了尽量降低各类非抽样误差,在设计阶段,我们力求问卷形式简洁、内容清晰,避免可能产生歧义的词汇。在调查前对全部调查员进行了培训,并实施了调查过程质量监控。为了保证样本的代表性,首先在北京市随取了10个区县,并在所抽中的区县中选择各类人员集中地进行调查,如公交换乘集中地、商业网点集中地、广场等,调查点分布比较均匀。从结果上看,共发放问卷9000份,有效回收8490份,单元无回答比率较低,单元无回答的影响可以忽略,不需要进行专门的调整,根据问卷调查数据,计算的信度系数数值均大于0.8,表明本项问卷调查的信度较高。

(2)样本分布。

此次调查回收有效问卷8490份,其中男性占47.85%,女性占52.15%。被调查者年龄与最高学历、收入水平分布如下图,被调查者分布合理。

(3)调查内容与幸福指数。

本文认为幸福与否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这种感受可以分不同的层次。最低层次的首先是对基本需求的满足度,即反映个人的基本需要包括身心健康、衣、食等方面是否得到了基本满足;其次是快乐程度,最高的层次则是幸福指数,它是在满意与快乐同时具备的基础上,增加了个人发展的因素,体现出了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基于此,我们对北京城镇居民幸福指数的调查主要涉及到了物质生活、身心健康、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人际关系、工作状态、个人发展与价值实现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统计调查的计算结果显示出2010年北京城镇居民幸福指数74.13,在诸多方面中,满意指数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身心健康满意指数(77.04)、家庭生活满意指数(77.00)、人际关系满意指数(73.36)、个人价值实现满意指数(70.61)、物质生活满意指数(67.62)。

2.2 分析方法与模型的构建

为分析研究收入水平对幸福指数的影响,本文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有:

(1)相关分析,即对不同收入人群幸福指数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从而对收入水平与幸福指数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目的是分析各影响因素与幸福指数之间的数量依存在关系,尤其是当各主要方面的满意指数不变时,分析收入水平的高低对幸福指数的影响。模型中,被解释变量为幸福指数,解释变量为各相关影响因素:y=β0+β1x1+β2x2+....+βkxk;

(3)Logistic回归分析,即根据被调查者是否幸福的回答结果,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收入水平的差异对居民是否处于幸福状态的影响,其模型如下:

其中,被解释变量为幸福与否,解释变量为收入水平,控制变量为身心健康水平、人际关系状况、个人价值实现状况、家庭生活满意度及对物质生活条件水平的满意度等。

3 收入与幸福指数的实证分析

3.1 描述性分析

从最直接的、表象的计算结果(见图1)上看,北京城镇居民在同一时间上,收入越高的人群其幸福指数相应的也越高。同时,对不同收入人群之间幸福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的结果显示,收入不同的人群其幸福指数存在显著的差异。

图1

进一步地,考虑到幸福指数是一种对主观感受测量的结果,而这一主观指数会直接受到人们对生活中物质条件、身心健康等各个方面满意度的影响,为客观分析收入水平与人们幸福指数的真实关系(而不包括其他因素对幸福指数的影响),本文进一步分析了被调查者对物质生活条件的满意程度与其幸福指数之间的关系,经计算得到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53,在0.01的水平下显著相关。

此外,不同年龄人群之间、不同学历的人群之间的幸福指数存在者显著的差异,即年龄与学历与幸福指数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从年龄看,中青年的幸福指数相对较低,而老少人群的幸福指数相对较高;从学历上看,除学历为大专的人群外,学历水平越高,其幸福指数相对要高一点。

由于幸福指数的影响因素诸多,而各影响因素彼此之间又存在着各种联系,因此进一步地,本文将身心健康满意度、人际关系状况满意度、个人价值实现状况满意度、家庭生活满意度、物质生活条件水平的满意度、年龄、学历等作为控制变量,计算幸福指数与收入水平的偏相关系数为-0.12,经显著性检验得出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即当控制变量不变时,收入水平与幸福指数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3.2 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深入、客观地研究收入与幸福指数之间数量依存关系,利用样本数据分别拟合了线性回归模型与二元离散选择模型进行了分析。

(1)线性回归模型显示幸福指数对收入的依存关系不显著分别采用无控制变量与有控制变量条件下所估计的回归方程见表1、表2:

表1 无控制变量时的幸福指数与收入水平的线性回归估计结果

表2 有控制变量时的幸福指数与收入水平的线性回归估计结果

上述所估计的回归方程表示,虽然幸福指数与收入水平的回归方程显示出收入水平的高低对幸福指数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当身心健康满意度、物质条件满意度、人际关系满意度等控制变量不变时,收入水平与幸福指数之间并无显著的关系(其t检验统计量-0.277,伴随概率0.782),而在所分析的几个影响因素中,对人们幸福指数影响最大的是分别是对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的满意度。

(2)二项离散选择Logistic回归分析

为从个人层面上分析个人收入水平及各主要方面的满意度其幸福感觉是否有显著影响,本文将幸福指数大于60视为幸福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并构建Logistic模型:

表3 有控制变量时的幸福指数与收入水平的Logistic回归估计结果

计算结果(见表3)显示,估计的回归方程结果与前面线性回归的结果是一致的,即身心健康、物质生活条件、人际关系、个人价值实现及家庭生活满意度是影响幸福指数的重要因素。当这些因素不变时,收入水平的高低对幸福指数的回归系数不显著,说明影响幸福指数更重要的内心的满足感。当然,内心的满足感必须是基于基本的物质条件基础之上的。

4 分析结论及原因

(1)利用截面数据计算分析得到,在同一地区、时间上,收入水平较高人群的幸福指数相对较高。虽然较多人认可收入水平的提高并不一定会带来幸福指数的提高的观点,但这主要是从时间动态的角度看,从横向比较看,利用截面数据的分组资料显示,虽然收入不是幸福的显著影响因素,但一定的收入是幸福的必要要素,因为收入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到人们对自己生活中多个方面的满意度水平。

(2)收入水平的高低与对物质生活条件的满意度、人际关系的满意度和个人价值实现状况的满意度等具有显著相关关系,而与身心健康的满意度和生活状况的满意度不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3)将身心健康等多方面的满意度作为控制变量引入到模型中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在这些变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收入水平的高低与幸福指数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综合2、3两个基本结论,一定程度证实了幸福与收人倒u型的关系。

(4)收入水平的高低与物质条件的满意度、人际关系的满意度、个人价值实现满意度有着显著相关关系,而对上述方面的满意度与幸福指数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当对各这些方面的满意度保持不变,即将其作为控制变量时,收入水平的高低并不直接影响人们的幸福指数。

基本结论:影响幸福指数更为关键的是心理因素,即对各主要方面的满意度,而收入水平的高低只是影响人们幸福指数的间接的因素。从动态上看,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未必表现出上升的态势之观点已被人们广泛接受,而即使是同一时间、同一地区内收入水平高的人群的幸福指数相对较高也仅仅是一表面现象,即收入对幸福指数的提高具有短期效应,而不具有显著的长期影响作用。

[1]Easterlin,R.A.Does Economic Growth Improve the HumanLt?Some Empirical Evidence[A].InDavid PA.,Melvin,W.R.Nations and House⁃holds in Economic Growth[M].Palo Alto,Ca:Stsnford Universit Press,1974.

[2]2007、2008北京社会生活指数[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3]布伦诺.S.弗雷,阿洛伊斯.斯塔特勒.幸福与经济学--经济和制度对人类福祉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黄有光.从数字鸿沟到幸福鸿沟[J].互联网周刊,2003,(43).

[5]曾飞,黄维德.收入和幸福间关系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6,(7).

猜你喜欢
收入水平人群满意度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我走进人群
财富焦虑人群
收入水平、学历层次对餐饮方式的影响
法学院哪家最强
全面发展与提高消费力
决定医生收入水平首先是市场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