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燕
(咸宁市中心医院外科,湖北 咸宁 437100)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开展,在护理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理念,把人文关怀渗透到科室的每个角落,从而有效地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营造宽松的治疗环境,对病人的疾病康复能起到积极作用。现将我科在静脉输液中实施人文关怀的方法报告如下。
2011年10月,在需要进行2d 及以上静脉输液的患者当中,随机抽取50名成年且意识清楚的患者。其中男30名,女20名,年龄20~68岁。第1d 患者使用传统方法扎止血带,第2d 患者使用新的方法扎止血带。
干预前患者采用传统方法扎止血带,即将止血带直接与患者的皮肤接触。干预后扎止血带的方法为:在患者扎止血带处先垫一小治疗巾,再为患者扎止血带。
采取文字描述评定法评估疼痛:把一条直线等分成5 段,每个点均有相应的描述疼痛程度的文字,其中一端表示无痛,另一端表示无法忍受的疼痛,中间依次为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非常严重的疼痛。请患者分别在第1d 和第2d 按照自身疼痛的程度打钩。
数据运用SPSS13.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配对χ2检验来评价患者疼痛的差异。
患者实施人文关怀前后疼痛情况比较见表1,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患者疼痛情况有明显改善,P<0.01。
表1 患者实施人文关怀前后疼痛程度比较n (%)
静脉输液是患者在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加,人们对护士所提供的护理服务的期望值不断提高。在静脉输液中,为了减少肢体局部炎症反应,人们对输液器的灭菌及一次性物品应用较为重视,而忽视了小治疗巾的应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常发现单纯扎用止血带行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一是疼痛;二是如果患者凝血机制差,止血带扎痕可能有淤血紫斑。为此,我们考虑在常规输液的基础上,使用一次性小治疗巾。本资料干预前患者2%表示没有疼痛,80%表示有轻度疼痛,18%表示中度疼痛;干预后患者92%表示没有疼痛,8%表示有轻度疼痛。说明垫小治疗巾能减少患者扎止血带所致的不适。应用小治疗巾,因止血带不直接与病人的皮肤接触,棉垫在中间起着缓冲的作用使疼痛感减少;对于皮下脂肪少、血管脆性大的老年患者,使用此方法在取止血带时也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在使用时,止血带与棉垫一人一用一消毒,可以有效的防止交叉感染;尽量缩短扎止血带的时间,以免给患者造成损伤;从心理角度讲: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让患者感受到护理工作的体贴入微。
因此,在静脉输液中,在患者扎止血带处先垫一小治疗巾,再为患者扎止血带的方法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