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杰
(苏州市第一中学,江苏 苏州 215006)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实验教学能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启迪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产生探究知识的内在动力.运用实验这一具体、形象的直观教学手段,可帮助学生建构物理概念,理解物理规律,掌握物理科学方法.在物理新课程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教材中的很多实验都要用到一些特殊的器材,现实生活中不易找到,学生有距离感,因此笔者创设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自制小实验,引起了学生的共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日常的物理教学中,如能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设计一些取材容易、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小实验,这不但体现了“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这一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而且能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笔者在讲授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即超重、失重一课中,就通过自己设计的小实验来引入.
案例1.两个完全相同的条形磁铁,放在平板AB上,磁铁的N、S极如图1所示,开始时平板及磁铁皆处于水平位置,且静止不动.
实验甲:将AB从原来位置突然垂直向下平移(平板与磁铁之间始终接触),并使之停在位置A′B′处,结果发现两条形磁铁吸在了一起.
实验乙:若将AB突然垂直向上平移(平板与磁铁之间始终接触),并使之停在A″B″,探究其结果.
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始时两磁铁静止不动说明磁铁间的作用力是排斥力.
(B)开始时两磁铁静止不动说明磁铁间的吸引力等于静摩擦力.
(C)甲实验过程中磁铁开始滑动时,平板正向下减速.
(D)乙实验过程中磁铁开始滑动时,平板正向上减速.
如实验甲的操作,当学生发现两条形磁铁吸在一起时,开始觉得很奇怪,待笔者把教材相关内容讲解完,再次实验演示后,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原来这是由于平板由静止到突然向下运动有一个向下加速的缘故,当物体失重时,磁铁与平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减小,当最大静摩擦力小于磁铁间的吸引力时,两磁铁就吸引在了一起.接着笔者让学生探究实验乙的结果.此时大多数学生回答磁铁不会吸引,问其原因,均回答此时物体超重,最大静摩擦力会增大.笔者进行演示实验后,学生惊奇地发现两条形磁铁吸在了一起.再请一位学生上台重复演示,结果仍是相互吸引.这时学生的探究兴趣一下子被引发起来.随之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慢慢学生就会理解,由运动到突然停止的过程也会产生失重.在此小实验的辅助下,选择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最后,让学生讨论人站在体重计上下蹲时的称重结果,学生马上就能回答出来.可见,学生不但掌握了超重、失重产生的原因,而且能应用这一原理来有效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图1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但又怕漏听结论的导出过程,因此强制集中注意,很容易产生疲劳.这时如能有一些自制的小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则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010年10月,中央教科院华国栋教授带领“差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专家组来本校调研时,笔者在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时利用二极管自制了一些小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2.法拉第电磁感应的小实验.该教学内容教材中有如图2的演示实验,但学生对电表示数的变化反应并不太理解,加上不能亲自进行实验,起不到激发探究兴趣的效果.为此笔者指导平行班中的课外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发光二极管自制了两套小实验装置(每套20个),在课上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究如何能使二极管发光,以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体验“探究影响感应电动势大小的因素”.
图2
图3
自制实验装置1(如图3):将发光二极管焊接在小电动机上,学生通过转动电动机的转子使内部线圈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当电动势大到一定程度时就能使二极管发光(红色发光二极管的压降为2.0—2.2V,黄色发光二极管的压降为1.8—2.0V,绿色发光二极管的压降为3.0—3.2V).
自制实验装置2(如图4):将发光二极管焊接在电脑电源或者CPU风扇上,学生通过吹气使得风扇转动,带动二极管发光.
这两个实验装置的器材生活中容易找到,其原理相同,都是通过线圈转动,导致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且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越大,二极管发光越亮.学生在自己实验操作的过程中,相互之间比较,总希望使得自己的二极管更亮,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通过引导和交流总结,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突破了本节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评价证实,学生不但对所学知识有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对物理科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有了新的认识.
图4
图5
高中物理必修2课本在探究平抛运动规律中,教材给出的是如图5的实验装置:通过小锤击打弹性金属片将A水平抛出,同时B球松开,自由下落,观察两球是否同时落地,由此来判断平抛运动的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但这一实验在实际操作中现象并不明显,因为如果小球掉在讲台上,则因下落高度太低,学生很难观察到结果,如果小球落到地面上,则学生只能靠听声音来判断,而且后排同学很难看清和听到.因此在课本中提供了“参考案例”,其中之一是利用数码照相机或数码摄像机记录平抛运动的轨迹.
案例3.数码相机和频闪仪的组合使用.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平抛运动的竖直分量是自由落体运动这一规律,笔者在授课时利用数码相机和频闪仪进行了这一实验,并将数码相机拍摄下来的图像直接输入计算机,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两个小球任一时刻相对应的竖直高度基本相同.学生不但加深对这一规律的认识,并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该实验中,学生只要有一个高速频闪仪,就能尝试在家中进行类似的拍摄,并在处理和解决类似问题时能加以运用.
案例4.数码相机的另一妙用——观察红外线.在讲到电磁波谱时,关于红外线,学生因看不见,所以对其非常好奇.此时拿一遥控器对着相机镜头(或者是手机摄像头),按下按键,在屏幕上就会看到亮点在闪烁,这是因为绝大多数数码相机的CCD对红外光都有感应.通过这样的小实验,能让学生对生活现象和规律的理解更加深刻.
实践证明,凡是有演示实验或学生小实验的课,学生知识都掌握得比较好.自制小实验因其贴近生活、新颖且针对性强而更易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会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教材编写组.物理必修2(第3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