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淑琴 (徐州师范大学图书馆 江苏 徐州 215104)
在关于图书馆学研究现状的论文中经常出现“经验方法、规范研究”,“思辨研究构建理论体系”,“实证研究缺失”,“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结合”等语词。这些语词中出现了若干个研究范式:规范研究、经验研究、实证研究、思辨研究、定量研究、定性研究。为了更好地厘清和把握它们的概念内涵与应用,本文拟对其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规范研究是指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一些标准或准则作为理论研究的前提、制定相关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或准则的一种分析研究[1]。规范研究具有4个特点:第一,规范研究要回答“应该是什么”、“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等问题;第二,规范研究的研究内容不具备客观性,所得出的结论无法通过经验、事实进行检验;第三,规范研究是一种价值判断,在研究过程中坚持特定的价值判断标准,其研究对象及讨论的基础也基于一定的评价标准。第四,规范研究具有主观性,研究者个人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个人经历等对研究结论有很大的影响。图书馆学规范研究比较注重对图书馆学本质的定性分析,重视对图书馆制度、图书馆精神、图书馆职业价值观、图书馆职能等抽象概念的研究。
规范主义是由托马斯·库恩提出的,他强调价值观对科学发展的影响,甚至将整个科学进步的主要因素归结于价值观的转变[2]。库恩的理论中包含了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概念,最具有代表性的概念是“范式”。规范研究的思想正是来源于此。
经验研究是指对现实活动进行经验性描述研究[3]。图书馆学经验研究是对图书馆学现实实践或活动状态的书面文字总结和数据性调查,它主张对图书馆学现实实践进行客观的描述、系统的分析和因果的解释,其结果是使图书馆学研究成为一门真正的“经验科学”。经验研究有以下几个特点:①经验性和具体性。经验研究方法植根于可以感知的事实,而不是无法感知的经验。②精确性。既然研究对象可以被观察、被描述,它就同样可以被测量、被用来证明某种客观存在的规律。尽管社会科学研究(图书馆学在现阶段带有较强的社会科学特性)的测量精确性不能与自然科学相提并论,但其可信度也是相当高的,起码不至于产生歧义。③可检验性。可检验性是科学的标志,科学研究中提出理论假设必须预先考虑其可检验性,不能得到证实的假说通常不会成为科学研究的内容。经验研究是有缺陷的,通常很难解释人性等具有超现实主义色彩的概念,也很难描述用户的复杂阅读行为等。
思辨研究是指以逻辑推导的方式进行的纯理论、纯概念式的研究分析,它旨在澄清基本概念、确定基本制约因素及联系方式、探讨复杂现象领域、建构理论体系等[4]。思辨研究具有以下特点:①思辨性和抽象性。有一些研究问题只适合用思辨研究方法获得答案,如“图书馆本质是什么”、“怎样认识图书馆属性”、“图书馆学的体系结构是怎样的”等。思辨研究抽象程度较高,其研究对象往往属于哲学范畴,是一些不能够直接观察或直接体验的概念,对它们的回答只能依靠研究者阐述个人的观点、发表议论和提出相应的建议。思辨研究的研究成果一般在行文中强调对基础概念的逻辑关系进行严密论证,通过概念推导来回答研究问题,文字更加概括和抽象。②不确定性。由于思辨研究的研究对象是一些普遍的概念、范畴、规律、原理,是纯粹的单一思辨,因此它的内涵极广,对各个领域的解释也极具穿透力,但是思辨研究的用语较为含糊,常常会产生歧义。③不可检验性。思辨研究的研究成果多是感想式、思考性、哲学性的,既不可能得到精确测量,也无法去证实或证伪。思辨研究最大的缺点是其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检验性,往往忽视对客观现实的关注,造成理论与实际相脱离。
实证研究是指根据某种理论从研究因素中抽取出具有普适性的研究假设,并将这一假设运用于特定情境下加以检验,将得到验证的结论用于指导人类的活动的分析和研究[3]。实证研究的关键环节是“假设—检验”,即在理论与经验之间循环往复的研究过程。实证研究的目的不是描述社会事实,更不是罗列统计数据,而是要发展理论,以揭示图书馆学的规律。实证研究能快速、有效地提供关于研究对象总体的详细且精准的资料信息,客观地分析、解释不同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从审慎、缜密的观察出发,以具体事实为依据,发现事物的变化规律,在理论的构成及呈现上表现出很强的理性和逻辑魅力。一旦命题能被验证,实证研究就表现出很强的解释力和预测力。实证研究的劣势在于:忽视个体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机械、僵化地分离事实与价值的关系,片面地凸显事实和研究事实,将人们的注意力从一些更为紧要的问题上转移,仅有限地研究那些能够科学地予以研究的问题而将一些难以量化和科学处理的问题拒之门外。
定性研究是指对事物的质的分析和研究[4]。定性研究以逻辑方法和大量史实为分析基础,解决“是什么”、“有没有”及现象“为什么会发生”等本质性的问题,揭示、描述、阐释图书馆活动的规律、性质以及变化的原因与过程,强调理论的整体作用。定性研究在本质上是一个理性思辨和归纳的过程,是一种探索性研究,也是一个发现问题的过程。定性研究在确定事物的属性和概念的内涵、外延方面及在认识事物的“价值”或“意义”方面是必不可少的方法,定性研究具有真实性、全面性、灵活性、深刻性,重视通过整体过程的理解来获取对事实的完整解释,能够对问题和现象提供较深入的解释,容易产生创造性、创新性的“见解”。但是定性研究的缺点也非常明显,它依据研究者本人的主观经验、洞察力和判断力进行,带有很强的主观体验,研究者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主观因素的干扰,从而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有时甚至会对同一问题得到不同的结论。定性研究的最大缺点是不精确,对研究问题的认识带有明显的个人倾向,有的描述具有伸缩性和模糊性。
定量研究是指对研究对象的某种特征作定量描述和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5]。在图书馆学研究中,定量研究运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丰富的事实材料,经过统计学的处理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出分析对象的各项指标及数值,描述出现象中的共同特征,以解决“有多少”的数量问题,而不是通过逻辑推理来演绎结论。定量研究具有以下特点[6]:①客观性。定量研究的基础在于对经验知识作定量描述,比用语言描述的主观程度要小,更符合客观事实,具有客观、精确的特点。②普遍性。定量研究是建立在大量抽样统计基础上的,因此具有普遍性。③可验证性。定量研究是有目的地按严格程序进行的研究,定量化过程不依赖于研究者,使用的是客观标准,因此测量结果具有一致性并且可重复验证。④精确性。定量研究能推进理论的抽象化和概括化,形成对各种相关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的精确分析,从而客观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但是定量研究也有非常致命的弱点:定量研究主要依据样本推断总体特征,样本的数量、质量等因素难以控制,因此一旦样本的选取、处理不当或者测量工具不完善,研究结论就会出现片面性;定量研究首先要建立一套可以量化的指标体系,然而不是所有的影响因素都能量化到令人满意的地步,定量研究常常放弃或忽略一些事实或因素,导致其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受到质疑。
定量研究的理论基础源于经验主义的实证主义哲学,是实证主义方法论具体化的直接产物。图书馆学的定量研究使图书馆学摆脱了简单的经验研究的束缚,走向了实证化的研究道路,这对图书馆学研究的科学化、实证化及研究的不断深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证研究与定性研究的根本性差别并非体现在研究方法上,虽然历史研究法、观察法、深度访谈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文献分析法属于定性研究方法,但是这些研究方法并不是区分一项研究是不是实证研究的关键。图书馆学实证研究不能等同于经验研究、实验研究,实证研究也不都是定量研究。判断一项研究是不是实证研究,关键是看其是否符合实证研究的特征,如是否有“假设—检验”环节,研究结果是否找出了事物之间的规律。
从研究性质来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可分为经验研究、实证研究、思辨研究、规范研究,其关系见图1所示。思辨研究与规范研究立足于感性和理性思维,而经验研究和实证研究立足于实践、经验。
图1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4种典型范式[3]
从哲学层面看,经验研究注重图书馆学实践的现实世界,重视理解与体验;思辨研究强调理论构建和体系构建;规范研究基于价值判断提出发展准则和目标;实证研究致力于用数学和自然科学的范例建构理想、精致的图书馆学。经验研究注意个别性、特殊性、差异性、多样性的价值,思辨研究、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注重共性、普适性。实证研究和经验研究具有可证实或可证伪性,规范研究和思辨研究则不具有这样的特性。
思辨研究、规范研究、经验研究都以定性研究为主,定性分析方法主要采用规范研究方法和思辨研究方法。思辨研究、规范研究、定性研究的研究结论都在很大程度上受研究者个人因素的影响。思辨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共同特点是结果的非量化、主观化,研究方法、手段的多样性与非确定性。无论是规范研究、经验研究还是定性研究,都需要运用思辨研究方法,而且思辨研究方法与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更接近,是我国学者最擅长使用的一种方法。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之间的关系[7]是老生常谈的问题,这里就不再赘述。
笔者依据南京大学叶继元教授对2008年《中国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工作》、《大学图书馆学报》、《图书馆》、《图书馆建设》、《图书情报知识》和《情报资料工作》的抽样调查[3],对现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应用频次统计表(见表1)。
表1 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应用频次统计表 (单位:篇)
由表1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图书馆学研究主要是定性研究,占84.04%,定量研究仅占15.96%。与定量研究相比,定性研究具有方法论上的绝对优势,每6篇研究成果中就有1篇运用了定量研究方法,这表明我国的图书馆学研究具有偏重定性研究而忽视定量研究的倾向。
从研究性质来看,经验研究和规范研究共占85.92%,而实证研究仅占样本6.10%,这表明目前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主流研究范式是经验研究和规范研究,实证研究应用得最少。思辨研究占7.97%,笔者认为思辨研究适宜于进行纯理论、纯概念式的构思与概括,面对新形势下图书馆学丰富的实践活动,思辨研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可见,目前我国图书馆学研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偏重定性研究而忽视定量研究,即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失衡;二是缺乏实证研究。
图书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图书馆学的实践性决定了图书馆学研究的主流范式是实证研究[3]。图书馆学研究命题必须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解决图书馆学研究的各种问题必须采用实证研究,否则就会陷入阐释学的主观误区,丧失图书馆学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对此,邱五芳认为,实证研究非常切合图书馆学实践性的学科特性,是图书馆学形成、更新、变革的基础和主要动力,我国图书馆学应大力弘扬实证研究,这对我国图书馆学改变主导话语基础、开阔研究视野、转换研究内容、提升研究水平十分有益[8]。
加强图书馆学实证研究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大力加强以实证主义方法论为指导的图书馆学定量研究,这样既能加强基于定量研究的实证研究,又能调节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失衡;其次,实证研究既强调定量研究,又强调定性研究,一系列融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方法(如案例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调查研究等)成为实证研究的基本研究方式,需要对它们进行合理选择和灵活运用;再次,实证研究在本质上是一种方法论,应该加大对图书馆学实证研究本身的研究,让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学研究人员掌握实证研究工具,选准与自己密切相关而对图书馆及图书馆学发展有意义的实证研究方向,将研究与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如此一来,图书馆学实证研究不仅能让图书馆学研究更具有专业性和科学性,而且有利于图书馆学学术地位的提升,并使其与主流社会科学同步发展。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一直是我国图书馆学研究乃至社会科学研究强调的重要原则。由于当前定量研究方法存在较大不足,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往往只停留在表面上。近年来,方法论学家不仅在研究范式上寻找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对话与融通方式,而且在具体操作上探讨了相结合的途径,如提出了三角互证法(triangulations)、混合方法(mixed methods)等。三角互证法是指对同一研究问题同时使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收集资料和数据,不分时间先后,以确定它们是否相互证实,发挥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各自优势、避免单一研究方法的局限[9];混合方法则是把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逻辑及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结合起来,建立了顺序设计法、并行设计法和交叉设计法等具体研究策略[10]。需要强调的是,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并非将二者简单地叠加起来,而二者如何结合则需要考虑其方法论、认识论基础及每项研究的独特性。
在科学研究中,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具有不同的作用。实证研究的目标是发现研究对象的客观现状,发现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出哪些变量是有效或无效的;规范研究依据一定的价值判断提出某些标准、原则等,并以此作为建立理论的前提及依据,同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和原则。实证研究把价值与事实分裂开来,超脱或排斥价值判断,而这种被分裂的价值判断恰恰可由规范研究来弥补,因此图书馆学研究必须坚持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有机结合的原则。由此建立的图书馆学首先应该是实证的图书馆学,规范理论也是在实证理论的基础之上通过不断的实证分析再规范分析,进而上升到理论高度。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有机结合的方式如图2所示。
图2 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结合的方式[11]
可见,实证研究需要规范研究的帮助,不经过规范研究,无法将对现象的认识上升到理论,任何实证研究的结论均不能发展成为理论;规范研究更离不开实证研究,不经过实证研究,无法验证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任何规范研究的结论也不能称为真正的理论。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同样重要,互为补充,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是正确构建理论、有效解决图书馆学问题的正确方法。
实证研究、经验研究、思辨研究、规范研究、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各范式之间不应是对立关系,要在图书馆学研究实践中将它们的分歧统一起来,一方面坚持多种研究范式的并存与互补,另一方面,顺应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不断结合的趋势,大力弘扬实证研究与实证精神,根据不同的图书馆学问题选择相应的研究范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元范式相融合的功效,从而促进图书馆学繁荣发展。
[1]於 莉, 饶劲峰. 规范方法与实证方法整合的现代结构[J].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4):59-61.
[2]贺 允.经济学实证分析方法与规范分析方法比较研究[J]. 商业文化, 2011(4):103-104.
[3]刘 宇, 叶继元, 袁曦临.实证缺失的中国图书馆学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9(4):20-24.
[4]张新平.教育管理学研究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165-171.
[5]曾 君.教育研究中定量与定性研究法的比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0(3):12-18.
[6]任训学.教育研究中的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J].湖北大学学报,1994(5):115-117.
[7]李超平.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互补[J].图书情报工作,2001(2):13-16.[8]邱五芳.中国图书馆学应进一步弘扬实证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8(1):16-21.
[9]仇立平.社会研究方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8:33-35.
[10]蒋逸民.社会研究方法的新取向:结合方法及其意义[J]. 天府新论,2009(1):98-103.
[11]赵文森.关于构建会计理论正反馈研究机制的思考:兼谈实证研究方法与规范研究方法的结合[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4(3):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