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水尾闾枯水特性变化及原因分析

2012-07-14 07:28
湖南水利水电 2012年3期
关键词:湘水城陵矶湘潭

周 凯

(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 长沙市 410007)

1 概述

湘水发源于广西临桂县海洋坪的龙门界,流经广西兴安、全州和永州、衡阳、株洲、湘潭、长沙至湘阴的濠河口注入洞庭湖。湘江流域面积94 660 km2,其中湖南境内约占90.2%,全长856 km,湖南省境内长670 km;河流平均坡降0.134‰。湘水自湘潭以下进入滨湖尾闾地区,沿江两岸基本上均受堤防保护。自湘潭至城陵矶范围内有湘潭、长沙、湘阴、营田和城陵矶等水文(位)站。

自20世纪以来,湘水尾闾株洲、湘潭、长沙等地年最低水位连创历史最低,特别是2010年10月至12月下旬,湘水尾闾水位下降迅速。湘潭站12月5日8时水位26.44 m,较历史最低水位26.46 m(2009年11月25日)低0.02 m;长沙站11月18日14时首次出现年最低水位24.81 m,较历史最低水位24.80 m(2009年11月26日)仅高0.01 m。2011年2月上旬,湘江中下游水位因降雨不足再次出现低枯水位,2月9日8时,长沙站水位降至25.17 m,逼近25.10 m的城市供水警戒线,城市用水安全再度受到威胁。

湘水尾闾枯水给沿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2010年长沙市6个自来水厂中除二水厂取水口高程为24.8 m外,其余水厂的取水口高程均高于25.2 m,6个水厂中有4个水厂受到不同程度威胁。湘潭市三水厂、湘潭县自来水厂因无法正常取水已经采取了应急提水措施。若水位继续下降,两城市的供水将受到全面威胁。同时,湘江低水位导致航道变窄、变浅,影响通航。

2 枯水变化特征

2.1 最枯水位变化趋势

统计湘水尾闾湘潭、长沙、湘阴、营田和城陵矶等水文(位)站历年最枯水位和各年代最枯水位均值,统计结果见表1。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各站的历年最枯水位和各年代年最枯水位均值的变化特性各有差异。

湘潭站1990年以前枯水位基本稳定,历年最枯水位均值维持在(28.26~28.37)m,最枯水位维持在(27.89~28.05)m。1990年以后则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分别由1981~1990年的28.26 m和27.89 m下降到2001~2010年的27.18 m和26.46 m,分别下降1.08 m和1.43 m。

长沙站1990年以前枯水位稍有变化,但整体上基本稳定,历年最枯水位均值维持在(26.34~26.53)m,最枯水位维持在(25.91~26.10)m。 1990年以后则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分别由1981~1990年的26.39 m和25.96 m下降到2001~2010年的25.42 m和24.80 m,分别下降0.97 m和1.16 m。

湘阴站除1981~1990年历年最枯水位均值和2001~2010年最枯水位有暂时性抬高外,枯水位整体上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历年最枯水位均值和最枯水位由1981~1990年的23.15 m和22.65 m下降到2001~2010年的22.63 m和22.31 m,分别下降0.5 m和0.34 m。

表1 湘水尾闾历年最低水位特征值表 m

营田站除1981~1990年枯水位稍有抬高以外,其余时段内的枯水位变化不大,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历年最枯水位均值和最枯水位由1951~1960年的21.91 m和21.25 m下降到2001~2010年的21.66 m和20.99 m,分别下降0.25 m和0.26 m;由1981~1990年的22.08 m和21.34 m下降到2001~2010年的21.66 m和20.99 m,分别下降0.42 m和0.35 m。

城陵矶站的枯水位变化特性和前述各站则完全不同,历年最低水位和各年代最低水位均值都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历年最枯水位均值和最枯水位由1951~1960年的 18.12 m和 17.27 m上升到 2001~2010年的20.17 m和19.32 m,分别上升2.05 m和2.05 m;由1981~1990年的19.77 m和18.90 m上升到2001~2010年的20.17 m和19.32 m,分别上升0.40 m和0.42 m。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湘潭、长沙、湘阴站枯水位均值都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自上而下逐渐减小,营田站枯水位则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城陵矶站枯水位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说明湘潭站、长沙站的枯水位主要受湘江枯水流量的影响,湘阴站枯水位受湘江枯水流量和洞庭湖枯水位的共同影响,城陵矶站枯水位主要受长江枯水流量的影响,营田站枯水位则受洞庭湖枯水流量的影响。

2.2 同流量下水位变化情况

统计1991年以后湘潭站出现最小流量情况下湘潭、长沙、湘阴、营田和城陵矶等站相应枯水位及各河段的水位差,统计结果见表2。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在湘潭站出现同样枯水流量的情况下,湘潭和长沙站的枯水位呈反而降低、相应的水位差呈反而减小的趋势。

2009年和1992年相比,在城陵矶水位高1.43 m、湘阴水位仅低0.08 m、湘潭流量小243 m3/s的情况下,湘潭、长沙站的相应水位反而低0.89 m和0.91 m,河段的水位差减小0.83 m,长沙站更是出现了自有水位观测记录以来的最枯水位24.80 m。

2009年和1996年湘潭枯水流量同为511 m3/s,湘潭~长沙、长沙~湘阴、湘阴~营田、营田~城陵矶的水位差分别减小 0.13,0.94,0.19,0.76 m,按单位河长计算,长沙~湘阴水位差减小值最大,达到1.35 m/100 km。

同样,2008年和1997年湘潭枯水流量基本相近,湘潭~长沙、长沙~湘阴、湘阴~营田、营田~城陵矶的水位差分别减小 0.17,1.56,0.61,1.17 m,按单位河长计算,长沙~湘阴水位差减小值最大,达到2.25 m/100 km。

3 原因分析

通过对湘水尾闾枯水期流量、水位和各河段水位差的变化特性分析,可以看出导致湘潭、长沙河段出现特枯水位的原因主要为河床演变和气候变化。

(1)长沙~湘阴河段的河床演变是导致湘水尾闾出现特枯水位的主要原因。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沙~湘阴河段的河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河道采沙和航道整治工程的实施,导致本河段的水位流量关系发生变化,即同流量下水位降低、同水位下流量加大,致使在上游湘潭出现同流量、下游湘阴出现同水位的情况下,长沙的水位明显降低。

表2 湘水尾闾近年最枯水位变化特性表

对比1996年12月29日和2009年11月26日,湘潭站均出现当年最小流量511 m3/s,相应2009年湘阴站水位仅比1996年低0.58 m,而相应长沙站水位却低了1.52 m。同样,对比1997年1月7日和2008年10月25日,湘潭站流量小19 m3/s,相差无几,相应2008年湘阴站水位比1997年还高0.47 m,而相应长沙站水位却低了1.09 m。

根据多年平均水文资料分析,在湘潭出现500 m3/s流量时,湘水尾闾近年水位较20世纪90年代平均降低0.8 m左右,其中长沙站水位降低(0.4~0.5)m 左右。

(2)降雨偏少是导致湘水尾闾河段出现特枯水位的次要原因。

2010年10~12月,全省大部分晴热干旱天气为主,湘江流域平均降雨量仅28 mm,较历史同期均值偏少74%。2011年1~4月,湘江流域平均降雨量不到历史同期均值的50%。降雨量的减少导致上游来流减少,使湘水尾闾长期处于低枯水位,河道保水和槽蓄量显著减少,在上游来流稍有减小的情况下,水位则明显降低。

(3)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和湘水尾闾河段出现特枯水位没有直接关系。

三峡水库2003年蓄水运行后,由于水库的拦沙作用,致使长江干流出现沿程冲刷。根据有关单位的模拟计算和研究,水库运行至2012年,城陵矶至武汉河段河床基本维持现状;水库运行至2022年,河床平均冲深0.57 m;水库运行至2032年,河床平均冲深1.27 m。由于上游河道的冲刷在本河段产生一定的淤积,致使本城陵矶河段的枯水位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一定程度的抬高,近年的水文观测资料也深刻地说明了这一点。2001~2010年历年最枯水位平均值比 1981~1990年和1991~2000年相应值分别高出0.42 m和0.38 m。

4 结论

长沙~湘阴河段的河床演变是导致湘水尾闾出现特枯水位的主要原因;降雨偏少是导致湘水尾闾河段出现特枯水位的次要原因;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和湘水尾闾河段出现特枯水位没有直接关系。

猜你喜欢
湘水城陵矶湘潭
当代湘西少数民族作家的湘水书写
湘潭是个好地方
2017年汛期三峡水库城陵矶防洪补偿调度影响分析
把敌人挡在湘水面前
湘潭红色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研究
岳阳临港新区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湘潭大学艺术学院作品选
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谐谑狂放类
湘潭80万亩超级稻增产6万吨
湘水畔(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