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舍囡
【摘 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建立“诚信档案袋”,明确记载内容,规范操作流程,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诚信习惯。
【关键词】诚信档案记录 评价
从小培养诚信意识和诚信习惯是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我们要遵循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运用质性评定方法,以建立“诚信档案袋”为载体,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发展功能,切实把诚信要求转化为学生具体的行为规范,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诚信习惯。
一、明确“诚信档案袋”的记载内容
明确诚信内容,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对照要求,查找差距,做到学有目标,干有榜样;可以提高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意识,养成“诚信待人,诚信处事,诚信学习,诚信立身”的良好习惯。以简洁易懂的语言概括诚信内容,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信赖。不说谎,不骗人;借钱物,及时还。二是责任。做作业,不抄袭;遇考试,不作弊。三是敬重。文明语、挂口头;做错事,忙道歉。四是勤奋。若不懂,不装懂;惜时间,守班规。五是关怀。想他人,善良心;他有难,热情帮。六是公德。进人屋,得允许;爱环境,不乱扔。
二、规范“诚信档案袋”的操作流程
主要是抓好四个环节:
一是收集学生基本信息。学生基本信息包括学生姓名、出生年月、就读学校、所在班级、家庭住址、家长姓名、联系电话、档案袋编号(由班主任老师按一定规律统一编号)等信息。在学期开学初,在班主任及家长指导下由学生本人填写。召开家长会,宣传实施“诚信档案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家庭与学校合作的参与度。
二是记录学生诚信活动情况。诚信系列活动包括开展诚信标语、诚信小故事、诚信书画、诚信童谣、诚信感言等比赛活动。班主任把学生工整的标语、得意的书画作品、精彩的小故事、生动的歌谣、真挚的感言、取得的荣誉一一收集在档案袋中。收集工作应随时进行,由学生本人自主负责收集、归档,班主任定期督促、提醒。
三是评价学生诚信表现行为。在开学初,为每一位学生设计了“诚信档案袋”,把诚信记录作为一种进步展示类型的材料进入档案袋,目的是将学生在守信过程中点点滴滴的“成就”记录下来。对学生的诚信行为规范考核坚持实事求是、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原则,采用“每月一考”办法,由学生对照诚信行为规范内容,逐条进行自评,做得好的打“A”,做得不好的则空着;接着进行学生之间的“互评”,由小组长负责记载;然后由班主任老师写上“事实记录”。考核后让学生把档案袋带回家给父母看,由父母填写反馈意见,做到家校携手教育,共抓共管,共同进步。在月考表的基础上,以一个学期为单位时间,由学生评议小组组长给全班每位学生再形成一份“诚信记录”,一起放入档案袋中。
四是评议学生诚信表现情况。在诚信档案袋建立过程中,教师对“诚信档案袋”中的材料进行分析、评议,适时表扬学生,及时鼓励学生,切实增强教育活动有效性。
三、遵循“诚信档案袋”的评价原则
一是过程性原则。注重学生养成诚信行为习惯的过程,将评价与记录贯穿于日常的诚信教育中,使诚信记录真正成为过程评价。
二是反馈调节原则。要将评价的结果以科学的、恰当的、具有建设性的方式反馈给学生本人,促使其最大限度地接受,从而对自身有一个更为客观、全面的认识,促进其进一步的发展。
三是激励性原则。“诚信档案袋”所要求进行的评价活动和过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和机会。要不断激励讲诚信的学生,使其体验到讲诚信的愉悦,为自己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
四是互动性原则。评价与记录是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要在评价活动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达到互动发展。
实施“诚信档案袋”由过去教师对学生诚信情况一时一地零碎的评价改变为系统的过程评价。通过诚信规范的确定、月考、学期的考核以及对失信事实的记载、考评方式的具体规定等举措,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诚信行为习惯。
一是增强了诚信教育的自觉性。实施“诚信档案袋”既是一种过程性评价,也是一种发展性评价。这种形式不仅能充分发挥记录功能、评价功能,使学生可以从各个方面了解自己,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而且还能发挥激励功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
二是增强了诚信教育的针对性。在实施诚信教育的过程中,针对学生道德实践中的认识和行为,好的要及时表扬,错的就要严厉的批评。并有的放矢地安排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活动,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牢固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并引导其自觉进行诚信实践,让他们在人生路上,与诚信同行,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是增强了诚信教育的实效性。诚信教育重点在知行统一,关键在践行。通过实施“诚信档案袋”做到诚信教育经常化,按照诚信教育目标要求,通过日常的严格训练和督促,不断规范学生的行为,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诚信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