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 负重前行基础所 为中国铁路行车安全保驾护航

2012-07-13 08:53铁路技术创新编辑部
铁路技术创新 2012年1期
关键词:全路铁道部基础设施

■《铁路技术创新》编辑部

1999年3月4日,基础所的前身——铁道部基础设施检测中心成立了。2001年4月和2002年10月,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简称“铁科院”)两次对检测中心进行整合,先后将金属及化学研究所探伤车部和铁道建筑研究所轨道检测技术事业部并入中心,进行重组。2003年1月,检测中心成为铁科院的分支机构,称为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简称“基础所”)。基础所的主要业务是研究开发新型检测技术和设备,对全路基础设施运用状态从总体上实施监控和日常的安全检测,同时承担全路相关检测行业的技术管理和技术服务工作。

基础所现有员工84人,其中86%为专业技术人员。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22人,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36人。50%以上人员拥有硕士学位,13%拥有博士学位。

2004年9月,成立了北京铁科英迈技术有限公司,现有员工38人。主要业务为新型检测技术与设备的研发、全路检测列车的技术服务和零配件供应等。

基础所在各级领导的指导和各铁路局的大力支持下,扎实工作,开拓进取,科研开发硕果累累。

开拓创新 实现检测技术新突破

近年来,依托国家、铁道部、铁科院等科研项目,陆续研制了达到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0号高速综合检测列车、时速400 km高速综合检测列车CRH380A-001和CRH380B-002,她们已在全路提速干线及京沪高速铁路的检测运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0号高速综合检测列车的研制”项目获2009年度铁道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时速400 km高速综合检测列车以CRH380新一代高速动车组为载体,装备轨道、弓网、动力学、通信、信号等检测系统及综合系统,可对线路轨道、牵引供电、通信信号等基础设施,以及轮轨和弓网接触状态、列车舒适性指标等进行高速动态时空同步检测,并具有检测列车精确定位、实时数据传输、数据集成、综合处理和分级评判等功能,是保障高速铁路运营安全、提高基础设施检测效率、指导养护维修的重要技术装备。CRH380A-001检测列车输出总功率11 200 kW,7动1拖8辆编组,持续检测速度350 km/h;CRH380B-002检测列车输出总功率13 800 kW,6动2拖8辆编组,持续检测速度350 km/h。

轨道检测系统:采用惯性基准、激光摄像测量等技术,检测轨道几何参数和车体动态响应,实现高速运行条件下对轨道几何参数的毫米级精确测量。

弓网检测系统:采用接触式、非接触式测量技术,实现接触网几何参数、弓网动态作用参数、供电参数的动态实时检测。

轮轨力检测系统:采用高精度连续测量测力轮对,实现轮轨间相互作用垂向力、横向力和轮轨接触点的高速实时测量,实时计算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轮轴横向力等列车运行安全性指标。

车辆动态响应检测系统:通过轴箱、构架、车体三级和不同列车断面的振动加速度高精度同步测量,采用时频数据分析方法,辅助实现对道岔、焊缝、波浪磨耗等轨道状态、钢轨缺陷的实时检测。

通信检测系统:可对GSM-R电磁环境、无线场强、服务质量和应用业务测试,具备测试数据智能分析、网络优化指导实施、系统维护管理信息输出的能力。

信号检测系统:采用高速条件下CTCS-3级列控系统信号高精度采集及实时分析技术,实现车载ATP运行数据、Igsmr接口数据、Um无线环境数据的实时监测,车载列控设备EMC参数、轨道电路传输特性、应答器上行链路和报文、补偿电容工作状态的检测及综合智能分析功能。

综合系统:采用DGPS/INS、RFID、应答器和多源信息融合技术,实现了高速下亚米级精确定位;采用实时通信光纤传输技术,实现了全列检测系统微秒级时空同步;采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实现多专业检测数据在线实时综合处理和安全预警。

精心谋划 迈上数据分析新台阶

即将投入运用的基础设施检测数据分析处理中心(简称“数据中心”)采用自主研发的软件系统,实现对全路基础设施检测数据的管理和分析,成为国内最大的检测数据地面中心。

数据中心包括海量检测数据的存储平台、高性能数据分析计算环境、维修决策专家支持系统、多媒体展示中心等功能。

数据中心通过广义能量原理、轨道谱、轮轨耦合动力学仿真、数据挖掘和多源数据相关分析等先进技术,为保障高速铁路运营安全、降低维修成本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为研究高速铁路基础性、前瞻性的科研问题提供数据支撑,为形成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综合检测—状态评估—辅助维修决策的养护维修管理体系奠定基础。

锐意进取 开拓检测事业新领域

基础所为朔黄铁路专门研制一列用于货运重载线路的综合检测列车,检测速度80 km/h。综合检测列车上配备各种目前世界主流的检测设备,并配备经过国内、国外长期应用验证的数据处理和管理软件,能够对货运重载线路的路基道床结构质量、轨道几何尺寸、钢轨损伤、车辆动态响应、牵引供电、列车运行环境、红外线轴温探测设备及无线场强检测设备等多种基础设施进行实时检测。所有专用检测设备能够独立对本专业的检测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储存和处理。同时,综合系统能够实现全车各个专业检测数据在时间及空间位置上的同步。

综合检测列车在运行过程中能够采集各专业的检测数据,并对检测数据进行处理,能够识别各专业的伤损、超限或病害,并进行报警。各专业的检测数据及超限、伤损或病害数据能够被转送给地面数据综合处理机基础设施管理系统。数据综合处理机基础设施管理系统能够将各相关专业检测数据、波形、图表进行综合处理,同步显示和编辑,以便工作人员对线路各相关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准确判断缺陷原因。数据综合处理系统还能够针对各专业相关缺陷生成综合报表及各种统计报告,从而正确指导养护维修,并协助工作人员管理线路基础设施。

近年来,基础所在铁道部相关司局和铁科院的领导下,紧密围绕铁路运输安全需要,克服工作时间长、条件艰苦等不利因素,统筹安排检测人员,全力做好检测运营工作,检测业务覆盖了综合检测、轨道检测、电务检测、弓网检测、钢轨探伤和桥隧检定评估等方面。每年完成全路综合检测近50万 km、轨道检测100万 km、电务检测6万多 km、钢轨探伤检测1万 km。

综合检测:2011年采用综合检测列车对高速铁路和既有提速线路的轨道几何状态、轮轨动力学、接触网、电务、通信信号等项目进行检测,涉及京津城际、武广、郑西等30多条高速铁路和既有提速线路,检测里程达43.4万 km。

轨道检测:2011年运用铁道部轨检车重点加强对综合检测列车不能涵盖或检查周期不足的高速铁路、既有提速干线及跨局干线的检测。累计检测线路112.5万 km,覆盖全路18个铁路局(公司)。

电务检测:2011年利用铁道部电务检查车对50余条线路进行了通信信号检测,检测里程累计7万 km。

钢轨探伤:2011年利用铁道部钢轨探伤车对京沪、郑西等高速或提速铁路进行钢轨探伤,检测里程1.2万 km,共报告各类钢轨伤损141处,复核确认伤损29处。此外,对京沪高速铁路进行了2次全程巡检,巡检里程5 505.5 km。

桥隧检定评估:根据铁道部下达的桥梁检定评估工作计划,2011年基础所组织完成了京通线白河特大桥、沈丹线鸭绿江特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等7座复杂大桥和特大桥的常规检定评估试验工作。

采用激光全息成像系统先后对西康线3座运营隧道、沪昆线4座运营隧道进行了检测试验工作,西康线累计检测1 150 m,沪昆线累计检测2 039 m。采用激光全息成像系统对隧道表面状态进行检测,较传统方法大大提高了检测精度和效率,得到了隧道养护维修部门的认可。

和谐发展 彰显建功立业新风貌

基础所为员工搭建了一个发挥和展现自我价值的舞台,让个人在工作中得到成长,使企业发展与员工的自我成长相得益彰,这也是基础所成立以来始终秉持的管理方针。经过多年的实践,“快乐工作,和谐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基础所的核心文化。

多年来,坚持以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为载体,“检测中心十周年庆典”、野外拓展、每年一度的春节联欢会、所内篮球比赛、红色旅游等活动都为职工搭建起展示自我的舞台。职工在参与中增强了归属感和自豪感,激发了更高的工作热情,为基础所的发展作出了更加卓越的贡献。

这支团队曾在第四、五、六次提速试验中连续三次荣获“铁道部提速试验火车头先进集体”、两度获得“铁道部直属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铁道部直属机关红旗团支部”及“铁道部建功立业先进集体”等,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多次获得部级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同时涌现了一批“火车头奖章”获得者、铁道部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铁道部建功立业先进个人和铁路青年科技拔尖人才等。2011年,“高速综合检测列车科研团队”获“全国铁路党内优质品牌”称号。

新的目标,新的使命,新的召唤。基础所正朝着“一流的基础设施养护维修管理技术研究中心、一流的检测数据综合分析处理中心、领先的检测技术研发中心和全路权威的基础设施检测中心”的发展目标昂首阔步,砥砺奋进!

猜你喜欢
全路铁道部基础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全路通信骨干网智能运维管理平台构架及需求分析
广告索引
The Use of Futures and Forward in Risk Reduction,Speculation and Arbitrage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新政府会计准则规范公共基础设施处理
Stocks and Bonds An Analysisof the UK investment sc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