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皮部理论在皮肤病中的应用现状

2012-07-12 06:01蔡一歌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2年5期
关键词:皮部经脉皮肤病

蔡一歌,金 力

皮部,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皮部指皮肤的部分;狭义的皮部,即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观察不同皮部的色泽和形态变化,有助于诊断某些脏腑、经络病变;在皮部施行贴敷、艾灸、热熨、梅花针等,同样可治疗相应的经络、脏腑病变。皮肤病作为一种“发于外”的疾病,多数在皮部具有可见的皮损外观,究其内因,仍为体内阴阳气血的失衡和脏腑之间机能活动的失调所致。正如明代名医陈实功所说:“内之症或不及其外,外之症则必根于其内也”。皮肤病病程日久,则可由皮部入经络以至深达脏腑,临床表现出一系列脏腑功能失调的症状、体征。因此结合经络皮部理论,从经脉-脏腑的角度探讨皮肤病的证治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近年来,以经络脏腑辨证为依据,通过皮损所在皮部反推经脉脏腑指导临床辨证用药,在一些皮肤病的治疗方面取得一定进展。现将皮部理论及其在皮肤病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1 皮部理论的概述

皮部理论出自我国古典医籍《黄帝内经》。《素问·皮部论》云:“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皮者脉之部也”,人体之皮肤按十二经脉循行部位划分的十二个区域即为十二皮部。在《素问·皮部论》中,根据“上下同法”的原则将手足三阴三阳共十二经之皮部合而为六经,分别设立专名:手足阳明经皮部称为“害蜚”;手足少阳经皮部称为“枢持”;手足太阳经皮部称为“关枢”;手足少阴经皮部称为“枢儒”;手足厥阴经皮部称为“害肩”;手足太阴经皮部称为“关蛰”。其中的“关、害、枢”是以门户的各个部件来比拟阴阳气机的变化。“关”指门闩,“害”指门板,“枢”指门轴。三阳好比外门,三阴好比内门。“关、害、枢”不仅表现了三阳三阴防御病邪的特点,还反映了疾病由表入里的过程。《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即用了六经皮部来概括表里、寒热、虚实各证。其中不论阳证或阴证,初期皆称为“关”(即太阳、太阴);极期(阳证极盛期或阴证极衰期)称为“害”(阳明、厥阴);而阳证和阴证的寒热交作称为“枢”(少阳,少阴)[1]。

皮部位于人体最外层,连接了经络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是机体与外界接触的天然屏障。皮部卫外功能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机体正气的盛衰。《素问·皮部论》中说:“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气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气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注于府藏”,可见外邪致病的层次是由皮部→络脉→经脉→脏腑,从浅到深、由表及里。若辨证论治得当则可将病邪由内而外逐渐逼出体外,如风寒袭表可出现皮损色淡、时隐时现,以及恶寒发热等肺气不宣的证候,采用疏风宣肺之法则可使病邪随皮部功能的恢复而排出体外[2];另一方面,若脏腑有病,也可由里达表反映到皮部,如肺脓疡患者可在肺经、大肠经、脾经和胃经皮部感到麻木,而当疾病治愈麻木随即消失[3]。因此十二皮部不仅是机体的天然屏障,还是反映疾病和接受治疗的门户。

2 皮部实质探索及循经皮肤病的基础研究现状

随着现代科学和实验技术的发展,关于经络的现代化研究也越来越丰富。自从20世纪50年代很多学者在循经感觉传导机制、经脉-脏腑相关研究、经络循行路线理化特征检测及相关物质基础研究、经络实质的探讨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4-9]。其中也有涉及皮部的研究,如章云海等[7]在皮部腧穴通路研究中以不同方式(皮内、皮下、静脉)给家兔腧穴部位注射示踪剂,结果提示腧穴部位皮内示踪剂沿纵向走行有可能与皮内神经末梢感受器的逆行吸收有关,皮部经络有可能是皮内感受器密集点的有序排列。李定忠等[8,9]通过研究循经皮肤病发现呈“线状”分布的皮损中90%左右有循经特征,在循经感传研究方面不仅发现了循“经脉”的感传特征,还发现了循“皮部”的感传特征。研究认为循经感传内系中枢,外连皮部,既引起脑的感知又通过皮部产生循经感觉传导带,同时有循经电磁振荡导引电化学振荡沟通体表与内脏的效应器官,产生内脏及全身各部的调整作用。

3 皮部理论在皮肤病辨证中的应用现状

经络学说系统应用于中医疮疡病始见于明代中医外科文献[10]。《外科启玄》中“夫人之体者也……外有部位,中有经络,内有脏腑是也……如有疮疡可以即知经络所属脏腑也”,可见从明代开始,已有医家将体表部位、经络、脏腑与中医疮疡病联系起来,为后人研究应用经络皮部理论辨证论治皮肤病奠定了基础。其中在根据皮损所在皮部反推经脉脏腑,从而确定中医治则的研究方面现代学者积累了一定经验。如李建伟等[11]在治疗下肢湿疹方面,根据皮损的皮部所在,认为与足三阴经、足三阳经有关,若累及到下肢全部经脉,可依据经脉的传变规律(胃经→脾经→膀胱经→肾经→胆经→肝经)和阴阳气血的盛衰选择侧重点。对于色素增加性皮肤病,李建伟等[12]同样结合经络理论探索出“辨病-辨经-辨证”的诊疗模式,其中“辨经”就是根据症状体征结合与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相关的经脉征候,分析关键病变的经脉脏腑,如脾胃、肾、肝胆等,同时考虑其病变经脉的表里经、同名经的相关脏腑,使药物效应更集中的作用于治疗重点。对于色素减退性皮肤病,曾昭明等[13]对210例白癜风患者皮损所在部位分辨其所属经脉,结果表明白癜风皮损分布于阳经多于阴经,腑多于脏,其中以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居多,提示白癜风发病可能与上述脏腑经络有关。在经前痤疮的辨证方面,聂晨[14]通过研究发现脏腑辨证属“肝病”的患者皮损在肝胆经循行部位高发。

4 皮部理论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将十二皮部理论引入辨证体系,根据皮损所在皮部、所属经络脏腑之功能进行辨证施治,对一些皮肤疾患有良好效果。李建伟等[11]根据皮部分部考虑头部湿疹与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关系密切,在治疗中则适当加用了“清利膀胱”、“疏肝利胆”的药物。在治疗红斑鳞屑类皮肤病方面,李建伟等[15]提出从“厥阴”论治的学术观点,重视足厥阴肝经和手少阴心经在诊疗中的意义,注重“清肝、疏肝、养肝、平肝”,“清心安神、镇心安神”、“和解少阳、利胆疏风”的治则,取得了满意疗效。甘海芳等[16]认为先根据皮损部位确定所属经络脏腑,再根据皮损性质及全身症状、舌脉来确定病性,如此用药才能有的放矢。如颜面T型区皮损以红色丘疹、脓疱为主,伴口干欲饮、尿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数有力,辨为热蕴胃肠,气血凝滞证,可用清胃散加减清泻阳明之热。黄刚莉等[17]从《素问·皮部论》中的皮部“多白则寒”得到启发,认为可以“从寒论治”白癜风,在主方中佐以少许散寒药或性质属温的药物。若寒热虚实不明,则根据皮损所在皮部,选择入该经的温性药物。如皮损发于少阳经脉,可用小柴胡汤等加减。也有研究者将经络辨证用于治疗少见皮肤病,高峰等[18]根据“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旁,挟鼻上行……向下沿鼻柱外侧,入上齿中……行贯乳中”及伤寒论中“三阳合病……口不仁”辨证治疗皮肤垢着病,面垢从阳明立论清理阳明经之邪热,获得满意疗效。

采用与皮部有关的非药物疗法治疗皮肤病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非药物疗法主要包括各种浅刺法及非针刺的多种外治法。浅刺法如毫针浅刺、皮肤针(梅花针、七星针等)、皮内针、腕踝针、滚针筒、经穴挑治法、经络环皮部挑治法等。非针刺法如艾灸、拔罐、砭石、推拿、按摩、药敷、熏蒸、特定电磁波谱(TDP)理疗器照射、红外线照射、磁疗、激光等。各种皮部浅刺法及非针刺疗法常用于治疗银屑病、湿疹、神经性皮炎、斑秃、带状疱疹、黄褐斑、痤疮、白癜风、酒渣鼻、荨麻疹等[19-22]。赵炳南[22]早在1956年就利用薰药疗法对61例神经性皮炎患者进行了初步的临床观察,结果61例患者痊愈8例(13.11%),有效36例(59.01%),疗效显著。

5 小结

十二皮部虽然按经脉的循行所划分,但在分布形式上与经脉不同,经脉呈“线状”循行,而皮部则着重于“面”的划分。目前已有研究者对呈“线状”分布的循经皮肤病做了大量研究,并在研究中发现了循“皮部”感传的现象。在辨证治疗皮肤病过程中,也有学者按照皮损所在皮部反推经络脏腑,从而辨证用药并取得一定疗效。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皮部理论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皮部理论在皮肤病中的应用研究前景广阔。对于是否有循“皮部”皮肤病,皮损在皮部的分布是否有规律可循,按照皮损所在皮部反推经络脏腑指导用药是否有一定的疗效和推广价值等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1]徐平, 王静, 张潮, 等. 论经络系统的综合层次 [C]. 上海: [出版者不详], 2009:26.

[2]蔡念宁. 皮肤病证治与经络皮部理论关系的探讨 [J]. 中国医药学报, 2000, 15(2):45-48.

[3]李定忠, 张军. 论体表-内脏相关性与经络的联系 [J]. 中国针灸, 1995(2):27-29.

[4]陈长水, 江怡帆, 付桂芳, 等. 经络和神经系统相关性的研究综述[J]. 量子电子学报, 2011, 28(6):648-653.

[5]陈军, 蒙德慈, 巩江, 等.“经络”的物质及组织学基础研究概况 [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1, 32(6):13-16.

[6]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90-197.

[7]章云海, 宋长祥, 雷玲, 等. SPECT用于与牵涉区相关的皮部腧穴通路的研究 [C].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六届年会论文摘要. 中国青岛: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05:220.

[8]李定忠, 傅松涛, 李秀章. 经络研究概况及其存在的实证-关于经络的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之一 [J]. 中国针灸, 2004,24(11):773-777.

[9]李定忠, 傅松涛, 李秀章. 关于经络实质的探讨-关于经络的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之三 [J]. 中国针灸, 2005, 25(1):53-59.

[10]徐宜厚, 王保方, 张赛英. 皮肤病中医诊疗学 [M]. 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27-29.

[11]李建伟, 李斌. 结合经络理论探讨湿疹的临床辨证方法 [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9, 8(4):257-258.

[12]李建伟, 李斌. 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经络辨证的临床指导意义[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0, 24(3):275-276.

[13]曾昭明, 李长海. 白癜风经络辨证归经的临床探讨 [J].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6, 8(11):672-674.

[14]聂晨. 经前痤疮发病的经络循行部位与脏腑辨证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D]. 北京: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29-36.

[15]李建伟, 李斌. 从厥阴辨治红斑鳞屑类皮肤病体会 [J]. 中医杂志, 2010, 51(2):112-113.

[16]甘海芳, 蔡东华. 经络辨证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1, 10(6):387-389.

[17]黄刚莉, 张毅. “多白则寒”对白癜风内治的指导意义 [J]. 四川中医, 2009, 27(2):31-32.

[18]高峰, 李景利, 宋坪, 等. 从阳明论治皮肤垢着病 [J]. 中医药学报, 2010, 38(3):51-52.

[19]姚彦, 闵仲生. 针灸在皮肤科美容相关疾病中的应用 [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8, 7(3):190-192.

[20]陈静, 张幼明, 兰颖. 梅花针的临床应用述论 [J]. 湖北中医杂志, 2011, 33(5):50-51.

[21]史青, 刘芊. 中药熏蒸治疗皮肤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J]. 北京中医药, 2011, 30(4):315-317.

[22]赵炳南. 中医治疗经验选集-皮肤病(第一集)[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9:38-53.

猜你喜欢
皮部经脉皮肤病
付于皮部浅刺针法理论探析
草药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皮部浅刺法治疗带状疱疹性脊髓炎临床体会
夏秋重护肤 远离皮肤病
从出土和传世早期经脉类文献中的疼痛病症看经脉理论的形成
夏秋重护肤 远离皮肤病
中泰传统医学经脉系统比较探析*
老官山汉简《经脉书》初探
实事求是 报喜告忧 喜读《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
初探皮部针法治疗腰肌劳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