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徐德军
微博客(Micro-blog)的概念始于2006年,博客先行者埃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率先推出Twitter服务。它是一个集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即时通讯为一体的交流平台,用户可以通过网页、手机短信、IM软件和上百种API应用向其追随者(followers)发送不超过140字的信息,从而分享自己的所见所得。
饭否网创始人王兴于2007年5月在中国大陆创建了第一个微博客网站,此后,各类微博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地纷纷试水这一领域:叽歪和做啥网紧接着饭否成立,而腾讯“滔滔”微博的上线则标志着内地门户网站开始入驻微博市场。2009年8月,备受期待的新浪微博开始内测。2010年1月20日,网易和搜狐微博几乎在同一时间分别进行内测与公测。2月1日凌晨新浪微博全面升级为新版,添加了关注人分组、用户标签、发音乐微博等新功能。经过2010和2011两年爆发式增长过后,中国微博市场逐渐形成了四大门户微博: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搜狐微博和网易微博。
洛阳师范学院信息技术学院的王妙娅在2010年8月对国内微博图书馆应用做过一次统计,共有14个图书馆开通了微博,其中13个微博分布于新浪微博平台,公共图书馆2个和大学图书馆11个[1]。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刘静在2011年10月也对国内微博图书馆应用做过一次统计,新浪平台未认证的图书馆微博有212个,认证的有45个[2]。
随着北京、上海等地方政府规范微博客法规的陆续出台,微博实名认证已成为发展必然趋势,笔者于2012年3月1日,再次对国内微博图书馆应用经行了统计,开通认证功能的有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和搜狐微博,网易微博暂时没有认证功能。表1列出了四大门户微博图书馆的数量及重复情况,微博图书馆主要集中在新浪和腾讯两大平台。搜狐没有1个认证微博图书馆,网易还在有效更新的微博图书馆也仅存7个,关注度最高是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有36个用户,表明这两大平台已被图书馆完全放弃。同时在新浪和腾讯开通微博应用的有20个,45.5%的腾讯微博图书馆开通了新浪微博,14.8%的腾讯微博图书馆开通了腾讯微博,新浪是微博图书馆的主要阵地。因此,论文基于新浪平台对国内微博图书馆应用进行研究分析。
表1 四大门户认证的微博图书馆统计及重复情况表
135个微博图书馆平均拥有粉丝数2306人,平均微博发布450条。粉丝数过万的有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新疆图书馆杭州图书馆和清华大学图书馆。表2列出了粉丝数前20名微博图书馆应用情况。更新频率=(微博数/统计当日-第一条微博发布日),更新频率表明了该微博的活跃指数。关注度=(粉丝数/统计当日-第一条微博发布日),关注度表明了该微博的影响力指数。表2可知,粉丝数跟微博数、开通时间没有规律可循,突发公共事件通常能吸引大批粉丝的关注。台湾网友“贺兰泰”于2011年1月18日下午在新浪微博上发布的微博:“杭州图书馆不拒绝乞丐拾荒者入内读书,引来了其他读者的投诉,馆长褚树青回答说:‘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利选择离开。’”此条微博发布仅两天的时间里被转发近1.6万次,使得杭州图书馆与馆长褚树青被火爆“围观”,被感动的网民把杭州图书馆称为“史上最温暖图书馆”,而馆长褚树青则获得“最感人馆长”等盛赞[3]。
表2 粉丝数前20名微博图书馆
最早开通微博图书馆应用的是重庆大学图书馆,第一条微博发布时间为2009年11月11日。表3列出了图书馆微博的年代和图书馆性质统计,2009和2010年微博图书馆还处在不温不火的萌芽状态,开通目的多数是新媒体服务手段的一种创新。2011年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可以说是微博图书馆元年,新增微博113个,占总数比例为83.7%。
微博图书馆按类型主要分为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和学校图书馆三类,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各有67个,学校图书馆仅有珠海三中图书馆1个。2011年之前公共图书馆开通微博应用主要是国内少数知名图书馆(杭州图书馆),随着2011年政务微博的爆发,作为政府公共服务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共图书馆微博应用也呈现出百花齐放之势。
表3 年代及类型统计
表4可知,微博图书馆应用分布于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广东、上海、北京、浙江和江苏位居前5,沿海东部地区占绝对多数有94个,比例为69.7%。客观上反映了我国图书馆事业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现状,同时也表明中西部地区图书馆需要加快办馆理念的转变,微博应用技术门槛很低,经费等物质条件不是阻碍微博图书馆推广的关键因素。
表4 地区分布
微博因其受到每条只能发140个字的限制,发布内容通常短小精致、言简意赅,呈现出碎片化阅读特点。微博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新闻消息。微博客因为其简短,可以通过网页、IM工具、手机等多种方式发布、接收和查看,提供这类主题内容非常方便、合适,绝大多数图书馆都提供了这类内容。这些新闻消息主要包括图书馆举办的各种活动通知、新闻报道、新书及新到的各种资源预告、资源培训讲座、节假日开闭馆时间等。
(2)链接转发。受限于微博的字数控制,一条微博提供的信息不能完整呈现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微博通过链接图书馆网站、博客、网络导航、数据库资源等各种服务形式和内容更全面地推送给用户。
(3)参考咨询。图书馆通过面对面、电话、电子邮件、各种即时通讯工具等多种平台提供参考咨询服务,微博图书馆是这一服务方式的延伸,有着较强的及时性和互动性。部分图书馆除机构馆微博外还专门开设了参考咨询微博。
(4)用户交流。微博是平等的、开放的、个性化、互动性的,读者可以无障碍地参与。通过诙谐幽默的网络语言,即时解答用户各种各样的咨询,提升了图书馆的用户认知度,拉近了与用户之间的距离。
对于使用一个平台还是多个平台开通微博图书馆应用,业界还存在争论。笔者认为平台的选定应该由图书馆服务对象决定,图书馆需要分析服务对象微博应用习惯,不能想当然。新浪微博之所以目前微博图书馆应用最多,归根结底得益于其商业化和市场化较早,微博积累了一定人气之后很难将其舍弃。高校图书馆不能忽视腾讯微博的影响力,腾讯微博通过即时通讯工具QQ即可开通微博,无需注册流程简单,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对象绝大多数是18-30岁的青年人,这一用户群体是腾讯QQ的成熟用户,开通腾讯微博的可能性远高于其他平台,图书馆也更容易推广自己的微博。
图书馆应设立专人定期更新微博,保持微博活跃度。博客在中国出现时也曾在图书馆界刮起了一股博客旋风,图情名人相继开通撰写博客,业界纷纷发文论证图书馆应用博客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但随着近年来一些图情名人博客的相继关闭,图书馆博客基本处于荒废状态,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微博图书馆不应该重蹈覆辙。相反,微博一定程度上能够激活图情博客的“第二春”,微博由于受到140字的字数限制,有深度内涵的信息往往不能表达完整,链接博客正好了弥补了这一缺陷。
微博受众的广泛性和传播的快速性,使之很容易成为虚假信息、不实言论的传播平台,将不实后果扩散到最大化,负面影响直接导致了图书馆及其管理部门在微博应用和审批上投鼠忌器。图书馆要加强微博内容管理,完善微博内容审核制度,规范微博发布内容,灵活应用评论关闭功能,规避风险。
传统的图书馆用户意见平台需要面对面的群集座谈或问卷调查才能实现。座谈需要实物空间、场次安排和人员分配,问卷调查流程繁琐、耗时较长,平台构建成本很高,效果也不明显。图书馆需要增加与用户之间的有效沟通渠道,微博客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的公众定义,人们即使不同时不同地,也能就同一问题发表意见。微博客用户对于其功能的再设计重构了公共意见平台。微博图书馆要积极利用“话题”功能来搜集用户意见,以“#+事件+#”的格式来发表有关某一话题的信息与看法。当用户在发言后加上“#+事件+#”格式的标签后,更多的用户就能参与到同一话题的讨论之中,用户之间相互交流看法,不再是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单向交流。这条微博就会和许许多多包含相同标签的微博一起组成不断延伸的报道流、评论流。
微博之间的相互关注,能够扩大自身微博的服务范围和影响力。图书馆微博不同于名人微博,盲目最求粉丝数增加曝光度,图书馆期望通过微博将自己的服务多渠道地提供给用户,本质上是图书馆服务方式的延伸。同行之间的相互关注,一方面可以了解行业动态,增加行业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机会;另一方面,同一地区的同行关注能够共享本地区各种丰富的文献、活动、培训和讲座等资源。同时要重视“意见”领袖的作用,2011年9月5日,武汉工程大学机电工程系教师张志发布一条微博“图书馆的秘密”,当天就有近2000个网友的转发、近600条评,清华大学图书馆、同济大学图书馆、三联书店等30余家图书馆或书店参与其中[4]。微博图书馆要关注的正是这类正面的意见“领袖”,借助他们来提高图书馆影响力。
数字图书馆时代web2.0的应用众多,有Ajax、Wiki、RSS、Blog、TAG等。微博虽然不同于任何一种已有的新媒体,依然归属于Web2.0的范畴,是一种具有丰富的用户体验的、兼容性和整合度极高的社会媒体,在社会交流传播中起着革命性的作用。
[1]王妙娅.国内图书馆微博应用现状及建议[J].图书馆学研究,2010(12):37-41.
[2]刘静.我国高校图书馆认证用户微博调查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2(1):90-95.
[3]司姣姣.由一条微博引发的图书馆公关事件[J].图书馆建设,2011(4):79-81.
[4]陈博雷.大学教师掀国内首个微博“快闪”[N].楚天都市报,2011-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