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国内外大宗饲料原料市场分析

2012-07-12 00:33:02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中国饲料 2012年18期
关键词:玉米价格月份大豆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一、国内陈玉米价格面临压力,美国玉米价格仍然处于高位

(一)美国玉米减产形势确定,国内玉米受灾影响不大 美国农业部在8月份和9月份供需报告中对2012/13年度粮油市场情况给出连续评估,确认了2012年美国玉米、大豆大幅减产的事实。9月份供需报告显示,2012年美国玉米单产预估为122.8蒲式耳/英亩,美国玉米单产连续第3年下滑,这也是自1995年以来最低单产,较上年减少16.6%。2012/13年度美国玉米产量预估为107.27亿蒲式耳,约2.72亿吨,为2006年以来的最低产量,较2011年减少4143万吨,减幅为13.2%。

8月份我国北方玉米主产区墒情适宜,有利于作物生长,但虫害、台风灾害偏重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作物单产。一是虫灾高发,7月以来降水频繁,大部农田土壤偏湿,适温、多雨、潮湿的气象条件导致三代粘虫在内蒙古、吉林、黑龙江、辽宁、河北、山西、京津等地暴发。截至8月16日,黏虫发生面积近5000万亩,严重发生面积650万亩,发生面积之大、危害程度之重是近十年之最重。二是多次台风致使东北地区、华北东北部、黄淮东部、江淮大部、江南中东部、华南大部、西南地区南部等地出现强风暴雨天气,给粮食生产带来不利影响(表1)。

8月28~29日台风“布拉万”导致吉林、辽宁等地区玉米大面积倒伏,作物生育受到损失。吉林松原、四平、辽源、通化大部、白山、延边地区出现了瞬时7~10级大风。辽宁风灾主要发生在铁岭地区,个别乡镇作物倒伏30%~40%。黑龙江中部哈尔滨、绥化,东部佳木斯、双鸭山等地阵风风力达7级以上,玉米等作物大面积倒伏。根据民政部报告,受台风“布拉万”影响,截至9月3日,吉林、辽宁、黑龙江和山东省作物绝收面积达217.6千公顷(表2)。

表1 部分产区玉米粘虫发生面积情况

表2 受布拉万台风影响玉米倒伏发生面积

8月底东北地区玉米处于灌浆和腊熟期,强风倒伏对产量影响将视情况而定。台风气团呈现一条线走势,如果玉米植株倾斜,可以恢复直立;如果玉米倒伏,则需要人工辅助直立,已有有效救灾措施,减产不用过于高估;如果玉米秸秆折断,则难以形成产量,这部分比例不算较大。比如吉林省受灾地区因折断将面临绝收只有10%;严重倒伏占60%。但是受前期虫灾和风灾的影响,今年玉米质量要差,容重不会高,杂质和虫蚀粒还会增加。

(二)东北产区玉米价格平稳,关内玉米价格稳中趋弱 8月份东北地区贸易企业出库积极性仍然较高。因4~5月份市场形势不乐观,贸易企业看涨心理不断消磨,苦等时机消化高价库存。6月份以来东北玉米价格上涨,走势与华北地区分化,优质优价体现,价格上涨能够挽回部分仓储成本和利息费用,贸易企业抓住机会积极出库,进入7月份,各地气温升高、雨水增加,玉米存储难度也有增加。由于春节之前东北玉米曾有大量外运销区,加上贸易企业开始主动降低库存,因此目前产区贸易库存水平低于去年,大量库存转而储存港口,产区市场价格因此受到支撑。后期产区部分国储玉米轮换出库,还受到用粮企业的积极购买。截至8月底,哈尔滨地区玉米出库价为2320元/吨,较7月底上涨20元/吨。长春地区玉米出库价为2380~2400元/吨,较7月底上涨40元/吨;松原地区玉米出库价为2400元/吨,较7月底上涨60元/吨;四平地区玉米出库价为2400元/吨,较7月底上涨40元/吨。沈阳地区玉米出库价为2420元/吨,较7月底上涨20元/吨。

8月份,华北黄淮地区玉米价格稳中回落,主要原因是早熟玉米开始上市,陈玉米库存压力增加,而且质量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截至9月初,山东滨州地区深加工企业玉米到厂价格为2370~2380元/吨,较7月底下跌 10元/吨;潍坊地区深加工企业玉米到厂价格为2440元/吨,较7月底下跌60元/吨。石家庄地区深加工企业玉米入厂价格为2340~2360元/吨,与7月底持平。新玉米上市前关内地区玉米价格压力将逐渐增加。9月上旬,河南、山东等地部分春玉米和早熟玉米已经陆续上市,市场反映春玉米质量较好、容重高、霉变较少。但目前上市量不大,市场预计大量上市还需2~3周。目前玉米长势良好,丰收在即。

(三)港口玉米供应充足,市场心态逐渐偏弱8月份,国家储备玉米和临时存储进口玉米轮换出库数量增加,有利于改善沿海地区粮源供应。港口贸易玉米库存仅有缓慢下降,8月底,北方港口玉米库存共计174万吨,较7月底下降10万吨,仍较去年同期高出70万吨,港口贸易商多数停止收购,积极消化陈玉米库存。9月份还有进口玉米继续到货,截至8月底,美国向中国出口的2011/12年度玉米累计销售量为542.03万吨,其中尚未装船的进口玉米量为30.10万吨。同时向中国出口2012/13年度玉米80.13万吨。6月份美国对华出口玉米装船发运数量约60万吨,7月份累计装船约63万吨。8月份累计装船约36万吨,预计在9月份到达我国南方港口,这部分玉米由贸易企业和用粮企业采购。轮换玉米、贸易玉米和进口玉米同时供应市场,保证新玉米上市之前市场供应处于充足局面。市场心态已向偏弱方向发展,大连玉米期货价格季节回落,饲料企业采购逐渐放缓。8月底,北方港口贸易商玉米收购价2460~2480元/吨,平仓价 2490~2510元/吨,均与 7月底持平,港口玉米小船板分销价格为2570~2580元/吨,较7月底下跌20元/吨,南北港口价格呈略微倒挂态势。

(四)美国玉米收获快速推进,玉米期货价格冲高回落 8月份美国农业部基本上确定了美国玉米遭受严重干旱的受损程度,9月12日公布的供需报告又显示,美国玉米产量最新预测为2.72亿吨,较2011年减少4143万吨,减幅为13.2%。8月份CBOT玉米期货12月份合约价格在8月10日创下849.00美分/蒲式耳的记录新高,随着灾害损失因素对价格的影响基本被市场消化,价格跌破800美分/蒲式耳。9月份美国偏南部地区成熟度较高玉米作物开始收获。美国玉米收割快速推进,美农业部公布截至9月2日当周,美国玉米收割率10%,去年同期3%,5年均值3%。产量情况可能仍存变数,但减产幅度已经基本确定。

一般在严重减产的年度,收获期间玉米价格倾向于回落调整。今年8月份多头开始逐渐离场,大量获利盘平仓抛售,玉米价格在创出新高之后,市场将注意力转向需求方面。美国玉米作物收获步伐加快可能会给饲料谷物基差市场带来一定压力,可能会使出口市场迅速启动,市场已经意识到在美国玉米库存消费比下降到5%以下的情况下,玉米价格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也不大。如果CBOT玉米价格水平在800美分/蒲式耳左右,未来中国进口美国玉米到港完税价将为2900~3000 元/吨。

二、国内新麦价格逐渐上涨,饲用小麦需求旺盛

(一)小麦托市收购高于预期,农户价格预期提高 8月份,农民售粮高峰已过,收储企业收购量增加不多。由于市场价格明显高于最低收购价,主产省已经停止托市收购。截至8月31日,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四川、陕西、甘肃、新疆等11个小麦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12年新产小麦5393.2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小麦收购量达3716.6万吨,占小麦收购总量的69%。托市小麦收购量达到2331.0万吨,其中河南托市小麦收购981.0万吨,山东托市小麦收购176.9万吨,均高于前期预期。

从6~7月份小麦收购量看,今年农户并未出现严重的惜售心理,季节性地在6~7月份大量售粮。随着托市收购启动,贸易商和制粉企业的收购力度逐渐加大,小麦价格上涨。进入8月份农户、小型贸易商、粮库在内的售粮主体的看涨预期进一步增强。目前农户的集中售粮高峰期已过,余粮出售将视价格走势而定。今年夏收前的赤霉病使部分地区小麦减产,贸易商和粮库的看涨心理增强,也不会立即出售刚刚入库的小麦。

(二)小麦饲料需求旺盛,企业采购非常积极8月份,饲料企业小麦需求旺盛,养殖企业存栏量仍然较大,饲料需求旺盛。8月底山东地区玉米小麦价差在200元/吨左右,较月初下降160元/吨;河北、河南地区玉米小麦价差在100元/吨左右,较月初下降140元/吨;广东地区玉米小麦价差在150元/吨左右,较月初下降200元/吨。6月份以来豆粕价格上涨超过1000元/吨,小麦蛋白含量高优势得到增强。小麦替代的成本优势仍然明显,山东地区小麦替代成本优势在120元/吨左右。由于价差仍然较大,且小麦价格存在上涨预期,饲料企业的小麦采购积极性仍然较高。据了解,广东等地区部分小企业也开始在猪料中使用小麦。

(三)主产区小麦价格涨幅较大 8月份以来华北黄淮地区小麦价格快速上涨,到8月底石家庄、济南、郑州、徐州和宿州地区二等小麦进厂价分 别 达 到 2250、2260、2240、2280 元/吨 和 2280元/吨,单月涨幅达到7%~11%。山东、江苏、安徽三省的小麦价格涨幅较大,涨幅普遍在200元/吨以上,河北、河南两省的小麦价格涨幅相对稍小,涨幅在150~200元/吨。山东潍坊、淄博地区小麦价格最高,为2300~2360元/吨。传统上小麦价格较高的河北石家庄地区,目前小麦进厂价格仅2250元/吨。

(四)预计9月份小麦价格将继续上涨 8月份国内小麦价格大幅上涨,第一,新产小麦收购工作已经展开两个半月左右,目前农户销售小麦高峰期已过,出售小麦数量下降。9月份学校开学之前变现高峰不高。第二,需求逐渐回暖。7月份以来面粉加工企业以及饲料企业等用粮企业逐渐添加使用新产小麦,采购需求逐渐上升,收购价格逐渐提高。8月中下旬起制粉企业开工率逐渐提高,提高空间较大,对小麦的需求也将更加旺盛。第三,市场看涨预期增强。一是市场普遍预期小麦最低收购价将大幅提高;二是目前由于小麦托市收购量已经较大,贸易商收购心态逐渐转向积极;三是很多贸易商坚持认为今年部分地区小麦减产。

预计9月份小麦价格继续保持上涨态势。9月份小麦用粮需求仍将保持旺盛,小麦制粉需求将随着开工率的提高而增加,用粮企业需求旺盛,小麦价格预计还将上涨。在较强的价格上涨预期下,托市小麦竞价交易成交量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小麦价格的涨速。

夏收以来小麦价格上涨呈现恢复性和纠正性特点。一是恢复性上涨,目前新产小麦价格已经临近或超过夏收前陈小麦价格,托市收购和需求增加使得小麦上市压力迅速消化,是小麦价格恢复上涨的主要原因。二是纠正性上涨,相比玉米和稻谷价格小麦价格水平明显偏低。玉米与小麦价差决定小麦饲用需求数量,进而影响小麦供求,反过来作用于粮食比价。预计2012/13年度国内饲用小麦消费数量仍将较大,国内小麦消费总量超过国内小麦产量,国内小麦市场供求格局发生变化,玉米价格居于高位,使小麦价格获得上行动力。

三、国际市场大豆价格大幅上涨,国内大豆价格跟盘上涨

(一)8月份我国大豆进口量下降,进口成本继续提高 海关初步统计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进口大豆442万吨,较7月份的587万吨大幅下降145万吨,略低于去年同期的451万吨,连续5个月增加后首次下降。8月份我国进口大豆平均到港价格为618.10美元/吨,折合完税成本在4650元/吨左右,较7月进口均价591.20美元/吨上涨26.9美元/吨,连续第6个月上涨。今年1~8月份我国累计进口大豆3934万吨,较去年同期的3358万吨增加576万吨,增幅为17.2%;平均到港价格为566.90美元/吨,同比降低1.4%。2011/12年度前11个月(去年10月至今年8月),我国累计进口大豆5427万吨,较上年度同期的4821万吨增加606万吨,增幅为12.6%。预计9月份我国进口大豆410万吨左右,本年度我国大豆进口量将达到或超过5830万吨,同比增加600万吨左右。

(二)预计9月份我国大豆进口量继续下降根据进口大豆装运船期和到港预报统计,9月份我国进口大豆到港量在410万吨左右,较8月份的442万吨减少32万吨,这将是我国大豆进口量连续2个月下降,预计10月份进口大豆到港量将下降至300万吨左右。2011/12年度前11个月(去年10月至今年8月),我国累计进口大豆5427万吨。依此推算,本年度我国大豆进口量完全可以达到甚至超过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的5800万吨,较上年度增加500多万吨。监测显示,8月份沿海地区油厂开工率保持较高水平,由于近期进口大豆压榨效益较好,预计9月份油厂开工率继续保持较高水平,月底沿海港口和油厂进口大豆库存量将下降至550万吨左右。

(三)国际市场大豆价格大幅上涨带动国内价格上涨 8月份美国大豆产区出现几次降雨,大豆生长优良率开始低位企稳,但前期干旱造成的大豆严重减产局面已难以挽回。尤其是美国农业部8月份预测报告大幅下调今年大豆单产和总产量预期、有关机构发布的田间巡查报告利多,导致美盘大豆和豆粕期价不断创下历史新高。受国际市场大豆价格上涨的影响,8月份国内大豆价格也出现上涨。监测显示,8月底黑龙江地区大豆收购价格集中于4320~4400元/吨,较7月底上涨60~80元/吨,但购销市场清淡,主要原因是农户库存大豆基本销售完毕。沿海港口进口大豆分销价格集中于4900~5000元/吨,较7月底上涨200~300 元/吨。

8月份国家共分三次拍卖临时存储大豆120万吨,全部成交,成交价格不断提高。其中8月30日的拍卖,最高成交价达到4760元/吨,成交均价达到4550元/吨,较8月16日的拍卖均价提高275 元/吨。

(四)8月份美盘大豆期价继续上涨,现货价格跟盘上涨 受8月份美国大豆产区干旱持续、大豆单产继续下降的影响,市场对干旱天气的炒作热情持续高涨,美盘大豆期价再次创下历史新高。监测显示,7月31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11月合约大豆收盘价为1640美分/蒲式耳,到8月31日收盘价上涨至1756.5美分/蒲式耳,当月累计上涨幅度高达7.1%,8月下旬美盘大豆期价多次创下历史新高。

8月份国际市场大豆现货价格跟盘上涨。监测显示,8月31日,10月船期的美国大豆到我国口岸C&F报价为733美元/吨,较7月底的688美元/吨大幅上涨45美元/吨,折合到港完税成本在5500元/吨左右;明年3~5月船期的巴西和阿根廷大豆对我国的C&F报价分别为674美元/吨和613美元/吨,较7月底分别上涨64美元/吨和37美元/吨,折合到港完税成本分别为5080元/吨和4620元/吨。

(五)预计9月份国内外油脂油料价格呈现震荡回落走势 受7~8月份美国大豆产区持续干旱、大豆单产大幅下降的影响,市场对干旱天气的炒作热情持续高涨,美盘大豆期价不断创下历史新高。8月底9月初,美国大豆产区降雨明显增加,部分地区旱情有所缓解,大豆单产恶化趋势得到有效抑制,市场对天气的炒作开始降温。9月中下旬美国大豆收获工作全面展开,短期内美国大豆集中上市销售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供应紧张的局面,国际市场大豆价格呈现震荡回落的可能性较大。

猜你喜欢
玉米价格月份大豆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今日农业(2021年20期)2021-11-26 01:23:56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34
玉米价格开始上涨了
今日农业(2020年18期)2020-10-27 01:29:56
12月是最残酷的月份
市场先弱后强 玉米价格是否大幅上涨
今日农业(2019年14期)2019-01-04 08:57:40
玉米价格将进入下行通道
新农业(2016年14期)2016-08-16 03:33:13
各地7月末玉米价格
农家顾问(2015年8期)2015-09-01 03:38:34
京东3月份繁体书畅销榜及推荐
书香两岸(2014年4期)2014-05-30 08: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