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二代精神科药物在门诊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2012-07-11 07:17:52李欣欣赵庆春潘玉新刘新民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2年7期
关键词:氯氮精神科精神病

李欣欣,赵庆春 ,潘玉新,刘新民

精神科药品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连续使用可以产生依赖性,其滥用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精神科药物的使用研究是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关于精神科药物使用特点、联合用药情况的研究和文献报道较少。本文通过对2011 年7-10 月某院精神科门诊299 张处方的药物使用情况、DDDc、DDDs 和DUI 进行了研究分析,从医疗、经济等方面对精神科药品使用的合理性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11 年7-10 月,在某院门诊处方中有明确诊断及精神科用药的处方,从中随机抽取299 张门诊处方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统计门诊处方中精神科药品的使用情况,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处方中精神科药品的品种数、每种药品的使用天数、每种精神药品在处方中出现的频率、排名以及联合用药等,进行汇总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年龄及性别分布 患者年龄18 ~88 岁,平均年龄(40 ±14.2)岁;男164 例,占55%,女135例,占45%。

2.2 患者疾病种类及分布 见表1。在299 张处方中,一共涉及21 种疾病种类,文中只提及排行前7 位的疾病名称及患者分布情况。

2.3 药品的使用频率、联合用药、用药疗程统计299 张处方中,药品使用频率、联合用药、用药疗程的统计结果见表1 ~表3。

表1 用药品种数分析(例,%)

表2 联合用药情况(例,%)

表3 用药时间(例,%)

2.4 精神科药品用量分析 各类精神科药物的用药频度、限定日费用、药物利用指数见表4。

表4 各类精神科药品的用药频度、限定日费用、药物利用指数

3 讨论

3.1 年龄分布 本次调查的患者年龄分布在18 ~88 岁之间,平均(40 ±14.18)岁,以青壮年人群为主,与精神疾病好发年龄相符。

3.2 性别比例 此次调查的患者男女比例为55∶45,流行病调查显示男女患病概率相等,调查结果有所偏差可能与女性在家中易于看护,病情较轻,要承担起主妇、母亲的角色有关,没有及时到医院就诊。

3.3 疾病种类 表1 提示,精神分裂症和抑郁障碍为我院门诊主要就诊疾患,而兴奋、失眠、强迫等神经症和情感障碍就诊患者相对较少,但这不代表情感障碍和神经症等发病率低。近年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已发现抑郁症(患病率为5% ~10%)、酒或药物依赖(患病率约为5%以上)、恐惧症(患病率约为3%)、强迫症(患病率约为1.6% ~2.5%)和精神分裂症(患病率约为1%)[1]。这与我国社会对精神疾病的偏见有关。需要加大对精神科疾病相关知识在社会上的普及,让人们了解精神科疾病,不再害怕精神疾病,理解精神科患者,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照顾。

3.4 处方用药时间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中第十九条:“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 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超过3 日用量;对于某种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2]。某院院内规定门诊处方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最大量可以按照药品说明书的常用量开到1 个月的剂量。

从表3 可见,处方用药时间超过7 d 的占79.2%,存在药物使用时间过长的现象。虽然精神科疾病属于慢性病,需要长期用药,且部分家属要求多开药物。但是单张处方如果用药时间过长,不利于患者及时到医院复诊,不利于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容易造成药物剂量过大或偏小,不符合药代动力学特点,耽误患者的治疗。

3.5 联合用药明显 对于精神科疾病的治疗,一直以来多主张单一用药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这与精神科用药原则相一致,表1 中,单一使用精神科药物的处方占49%,联合2 种及2 种以上药品的处方比例为36.7%,联合用药现象明显,虽然这与复发病例和难治性病例的增多有关,但是为减少不良反应,还是尽量避免联合用药。

3.6 二代抗精神病药的使用 治疗实践标准要求,在发病开始应首先选用二代抗精神病药,第一代药物用于对治疗无效的和部分有效的患者[3]。从表4 可以看出,二代抗精神病药在某院使用所占比例很大,占药物使用比例的72.6%以上,尤其是利培酮、奥氮平和氯氮平,二代抗精神病药以其不良反应小、疗效显著等特点,在临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二代抗精神病药价格较一代抗精神病药偏高,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经济负担。从表2可以看出,一代抗精神病药中,吩噻嗪类氯丙嗪应用相对较多,此类药物适用于急慢性精神分裂、躁狂和一些重症精神疾病的治疗,其镇静作用强,对幻觉、妄想、思维联想障碍等精神症状效果良好,而且日均费用较低,适用于经济收入较低的患者。

3.7 药物使用频度 从表4 使用频度上可以看出,利培酮、氯氮平、盐酸苯海索居前3 位。利培酮、氯氮平在我院门诊使用广泛,使用强度较大。利培酮作为精神病首次发作的一线用药,性价比较高。尽管氯氮平不良反应较多,但治疗效果明显,且价格便宜。排名第3 的盐酸苯海索,属于中枢抗胆碱药物,能有效缓解精神科药物带来的锥体外系副反应,所以很多精神科药物治疗时均需联合盐酸苯海索。

3.8 药物限定日费用及药物利用指数 由表4可见,奥氮平日均费用最高,治疗成本最高;喹硫平、阿立哌唑等治疗成本较低,性价比更优;而氯氮平和氯丙嗪治疗成本虽然最低,但都存在严重的不良反应,需要控制其临床使用。从表4 可以看出,多数药物的利用指数都在1.0 左右,药物使用规范,但盐酸苯海索(抗胆碱能药物)、氯丙嗪、帕罗西汀的药物利用指数较高,反映出给药剂量过大,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如长期频繁的使用盐酸苯海索,容易发生抗胆碱能副作用,常见口干、视力模糊等,长期使用甚至可以出现嗜睡、抑郁、幻觉等。如果给予抗胆碱能药物,应该在2 ~3个月后逐渐停用[4]。

综上所述,某院门诊精神科药物的利用指数均为1.0 左右,药物使用较为合理。存在的问题是门诊精神科药品联合用药明显,单张处方上药物使用时间过长,药物使用剂量过大。医院在加强对医生抗精神病药合理使用的宣传与培训的同时,也要加强监管力度,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的职能作用,促进精神科药物合理、规范、经济。

[1] 郑瞻培,高哲石,颜文伟,等.临床用药技巧丛书精神科疾病临床治疗与合理用药[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1-37.

[2] 吴蓬,杨世民,叶桦,等.药事管理与法规[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15-116.

[3] 初晓,张少丽,王春波,等.精神科药物治疗手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3-24.

[4] 郝伟,江开达,于欣,等.精神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07-208.

猜你喜欢
氯氮精神科精神病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精神病
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氯氮平和氯丙嗪维持治疗的效果分析
都有精神病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28
博思清与氯氮平治疗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无抽搐电休克联合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利培酮联合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