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水文站特征水位的分析计算

2012-07-10 07:13吴玉明夏长贵
四川水利 2012年1期
关键词:洪峰流量都江堰水文站

满 媛,吴玉明,夏长贵

(四川省成都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成都,611130)

水文站及重点防洪断面的特征水位线,是防汛指挥调度、抢险救灾、水文预报的重要标志线。警戒水位是可能造成防洪工程出现险情的河流和其它水体的水位,到达该水位时,堤防防汛进入重要时期,防汛部门要加强戒备,密切注意水情、工情、险情的发展变化,做好防洪抢险人力、物力的准备,并要做好可能出现更高水位的准备工作。保证水位是能保证防洪工程或防护区安全运行的最高洪水位,达到保证水位时,说明工程已处于安全防御的上限情况,堤身内外、堤防基础(包括离堤背一定距离范围)均可能出现严重险情。科学而准确地确定控制断面的警戒水位、保证水位,是河道管理、水资源调度与利用、制定防洪方案和抢险决策的需要。本文以都江堰水文站为例,对确定特征水位的各因素进行分析及计算。

1 都江堰水文站概况

都江水文站1975年1月设立于都江堰市紫坪铺镇岷江村岷江中上游岷江干流上,位于东经103°36'、北纬 31°01',集水面积 23037km2,距河口370km,高程系统采用吴淞基面,是国家基本水文站,也是都江堰市重要的防洪依据站,对都江堰灌区的防洪和灌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四川省在2002年修订警戒水位、保证水位时,都江堰水文站无报汛任务,故未确定出特征水位。

都江水文站地处岷江从山区到平原过渡的出山口处,该地区属于龙门山暴雨区,暴雨发生频次高,易发生洪涝灾害;下游300m处为世界自然、历史文化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及都江堰市区,两岸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商贸繁荣,变通便捷,这都使得该站防洪意义显得更加重大。因此,需要确定该水文站的警戒水位、保证水位。

2 影响确定特征水位的各因素

特征水位需综合河道情况、洪水特性、历史洪水、堤防工程、及社会经济情况等各方面的因素确定。

2.1 河道情况

都江堰水文站所处河道较为顺直,河床不平整,上、下游均有急滩,河段内有两处较大沙洲,中低水分为左右两支。因此,都江堰站也分左岸和右岸两个测流断面,即都江厂左站、都江厂右站。断面位于原鱼嘴电站坝轴线以上约20m左右,由漂木河埂在盐井滩处将岷江分为左右两股分流,居左者为厂左站,居右者为厂右站。厂左站系人工河床,河段顺直,断面稳定,无冲淤变化,基本断面下游150m有人工消力坎的良好控制条件。厂右站基本水尺断面位于盐井滩尾、鱼嘴、外江闸、沙黑河闸之上300m处,受盐井滩冲淤变化、闸门启闭影响大。本站上游4km处有紫坪铺水库,水库的蓄水调控对本站的水文测验有一定影响。

2.2 洪水特性

本站洪水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岷江上游来水;(2)沿山地区山溪沟、河的洪水;(3)平坝地区暴雨形成的区间径流加入,河床纵比降较大,洪水流速大。

岷江洪水主要发生在6至9月,主要由九顶山以南的鹿头山暴雨区降水汇集而成,洪水上涨快、洪峰高、持续时间短。

沿山地区山溪沟、河上游多为深山峡谷,地势陡峻,大都属于龙门山带状暴雨区,暴雨分布以7、8月份最多。暴雨强度大,形成洪峰流量大,来势凶猛,陡涨陡落,并挟带大量泥沙下泄。

平坝地区暴雨一般也受龙门山暴雨的影响,也多发生在6至9月。这种暴雨集中的特点,极易造成局部洪涝灾害。

2.3 历史洪水

洪水峰量频率计算成果的可信程度与所用资料的代表性紧密相关,而资料的代表性又主要受资料系列长短的制约,如果在资料系列之外,增加调查考证期的最大洪水,共同组成不连序的序列,就能提高成果的可信度。

历史洪水数据的正确性,对洪水频率计算成果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在组成不连序洪峰流量序列时,对历史洪水的洪峰和洪量推算最为重要。据史料记载,从1887年至2010年的124年间,共发生大洪水有10余次。1964年7月22日大洪水为建国后发生的首大洪水,流量达6530m3/s,冲毁了都江堰渠首鱼嘴、金刚堤、飞沙堰、二王庙堤、都江堰市青城大桥防洪控制断面所在岷江金马河段等堤防工程,沿金马河五县市的堤防工程冲毁达80%以上,造成严重经济损失。1887年调查历史洪水,流量达5300m3/s,但无详细的灾损资料。

2.4 堤防工程

都江堰水文站左岸堤防高程为736.37m,右岸因2011年重新修建站房,将堤防提高至741.88m。而在都江堰市内的堤防,自都江堰渠首以下河段已分期按20年一遇洪水标准防洪整治。

2.5 经济社会等情况

都江堰市现已建成城区面积37.7km2,城市人口约30万人,是一座新兴工业及旅游城市,GDP达116.6亿多元。其中,现有工业企业1435家,年工业总产值54.7亿元,旅游综合收入8.1亿元。在确定警戒水位、保证水位时,需要与地方经济实力相结合,考虑投入与风险的关系。

此外,还应考虑河滩地与背水侧地面高程,防护区内重点特殊部位,防洪组织与抢险能力,城建、交通、国土等部门的协调能力,政治、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因素。

3 特征水位的分析计算

3.1 洪峰流量系列的延长

为了保证洪水频率计算的相对代表性,洪水样本选择应不少于25年。同时应充分考虑历史大洪水,以增加结果的精确度。历史洪水引用《四川省洪水调查资料》,年最大洪峰流量资料采用水文资料整编成果。因厂右站基本水尺断面水位受盐井滩冲淤变化及闸门启闭影响大,致使该断面历年水位流量关系异常散乱,达不到刊印标准而未刊印。1989年对前期多年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用厂右站实测流量和厂左站同步水位建立Z左~Q右关系,获得良好效果。所以,从1989年起进行流量合成,水位以厂左站基本水尺断面水位为准。本次分析计算,1956~1988年用紫坪铺站实测最大洪峰流量加杨柳坪站同时刻流量,1989~2010年以厂左、厂右水文站实测最大洪峰流量合成,组成1956~2010年共55年最大洪峰流量系列;再加入1887年5300m3/s历史调查洪水,组成不连序系列进行频率计算及洪水参数的确定。

3.2 设计洪水分析计算

由于组成的年最大洪峰流量是不连序系列,设计洪水采用下述公式分析计算。

3.2.1 设计洪水经验频率

频率计算采用皮尔逊Ⅲ型曲线。

式中:a——在N年中连续顺序位的特大洪水项数;

N——调查考证期;

n——实测洪水系列项数;

M ——特大洪水的序号(M=1,2,);

l——实测洪水系列中抽出作为特大值的洪水项数;

m——实测洪水的序位;

Pm——实测系列第m项的经验频率。

3.2.3 年最大洪峰流量系列的变差系数Cv估算

通过计算,得到Cv=0.55

3.2.4 Cs/Cv倍比的确定

取Cs=(3~5)Cv进行适线,将计算的频率曲线画在绘有经验点据的图上,通过调整Cv以及Cs与Cv的比值再进行计算,最后依据计算频率曲线与经验点据的配合情况,从中选择一条与经验点据配合最佳的曲线,相当于该曲线的参数便看作是总体参数的估值。最终取Cs/Cv=4.5。设计洪水成果见表1,频率曲线图见图1。

表1 都江水文站设计洪水成果

图1 都江堰年最大流量频率曲线

3.3 特征水位的确定

水文站的水位流量关系是根据洪水流量确定相应水位的依据,为综合的水位流量关系。本次综合水位流量关系线采用2006年~2010年资料以及该站最大洪峰流量综合确定,精度指标按《水文资料编印规范》(SL247-1999)执行,定线合理,成果可靠。都江堰站大断面见图2所示,水位流量关系见图3。

按照警戒、保证水位的定义,堤防设计防洪标准及相应的行洪能力是确定警戒、保证水位的重要依据。结合历史洪水及城镇实际防洪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河道的实际的行洪能力,确定出都江堰水文站的警戒水位与保证水位,分别为734.60m、735.35m。

4 结语

本文对都江堰水文站特征水位的确定方法,可以推广到与其条件相似的防洪控制断面及水文站,根据洪水特性、堤防工程的防御标准和防护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等综合确定,为河道管理,水资源调度与利用、制定防洪方案和抢险决策提供基础数据。

猜你喜欢
洪峰流量都江堰水文站
拜水都江堰
SL流量计在特殊河段的应用——以河源水文站为例
都江堰2275周年大事记
——
李冰与都江堰
退耕还林工程对渭河洪峰流量的影响
千古奇观——都江堰
郭家屯水文站单断沙关系分析
佛冈县潖江流域年洪峰流量P-Ⅲ分布参数估算
草坝水文站两种蒸发器对比分析
大南川流域设计洪峰流量计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