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怡 高洁
摘要:园林的植物造景,如果经过合理搭配,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生活、休息、观赏以及游览的活动场所,并且可以使人们获得经济效益。本文从经济角度出发,对园林植物造景的自身的意义以及延伸出的内涵,并对园林的植物造景提高经济效益提出有效措施。
关键词:园林经济;植物造景;措施
1 经济性内涵的阐释
1.1 广义诠释
从广义上对植物造景的经济性的定义进行诠释,是指对植物造景进行恰当的投入,从而使植物造景带来社会、景观以及生态等各个方面的效益,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取得最好的效益。在对园林的植物造景进行施工时,将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包括当地的自然条件如气候、水分、设计者的水准等一些因素的影响,而起着最大制约因素则是资金的供给问题。因此,如果资金上出现问题,则设施、资源的匹配会受到很大影响,园林的景观质量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如何使投入的资金进行最好的利用,并能得到最大经济效益的回报,将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1.2 增强植物造景的经济性
1.2.1根据植被、气候特点对树种进行选择。各个地方的气候特点不一致,因此,要根据当地的植被、气候特点对植物的种类进行选择,如此,植物的生长势与成活率才能得到保证,从而使植物景观的营建能够顺利进行。在对树种的选择上时,由于乡土树种经过了长时间对环境的适应,已经能够适应当地的环境,又因为乡土树种运输方便,价格低,可以节省不少资金,所以,选择乡土树种是不错的选择。
在对植物的造景上,很多城市思想陷入误区,觉得外来的树种能够带给城市更靓丽的景色,因此,往往花高价格引进外来树种,然后花费很多费用对树种进行养护,事实上,很多外来树种买来后由于对环境气候的不适应,往往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的效果,因此,对于外来树种的引进,一定要抱有谨慎的态度,要考虑气候对树种的影响,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2.2要善于利用当地的自然环境。在植物造景中,既要保证造景工程的质量,更要尽可能地节省资金,降低造价。可以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把当地的水体以及地形面貌进行充分利用,把景观效益与功能效益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在保留原有的建筑和树木的基础上进行造景,比如江南的拙政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1.2.3要选择一些抗污染性较强的树种。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发展,我们生活的环境已经遭受破坏,环境的污染遍及到每个角落,对于环境的治理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果选择的树种抗性较差,则存活率会大大下降,因此,需要选择一些抗污染性较强的树种,对环境进行改善。这些树种中,常见的树种有:臭椿、梧桐、凤尾兰、大叶黄杨等等。
1.2.4在对景观的营造上,要长短期相互配合,并对苗木的市场动态有所了解。植物造景工程,苗木的采购是一笔庞大的资金支出,苗木的质量,规格不同,价格相差很大,因此,在对苗木的搭配上,可以选择大苗木搭配小苗木,如此,不仅可以减少费用支出,还能使景观效益得到很好的体现;同时,对于苗木的市场动态,要时刻进行了解,如此,才能以低花费得到高收益,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1.2.5适当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经济树种。植物的造景工程,在对树种的选择上,除了选择一些美观大方的树种之外,同时可以选择经济树种进行搭配,例如金银花、猕猴桃、枇杷、石榴等经济树种的选择,以创造出经济效益与景观效益。
2植物造景经济性外延
园林植物造景的内涵,主要是在对造景工程进行设计时,遵循经济性的原则,做到小投资大收益,而经济性的外延,则是指在景观建设之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直接经济效益的创造。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个城市越来越重视绿化工程,因此,苗木的需求日益增多,这也创造出了苗木产业市场的发展,全国的大中小城市,在对苗木的选择上,大部分选用大规格的苗木和彩叶苗木,因此,这两类苗木的需求日益增多,直接创造出了经济效益;第二,园林景观本身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在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现代人讲究旅游观光,旅游业的发展,给园林景观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第三,随着植物造景工程的被重视,我们周围的环境日益得到改善,绿地不断增加,使得我们生活的城市污染减少,河流变清,不仅如此,园林的造景工程,使人类的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从而创造出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结语
园林的植物造景,不仅可以使人们得到美的享受,造景本身更具有文化、生态、生产、艺术等各个方面的内涵,因此,在对植物造景进行配置时,要充分考虑技术性、艺术性、经济性以及科学性等客观条件,做到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既要节省资金,又要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使园林的经济性内涵及外延都能得到充分体现,只有这样,园林造景事业才会朝着健康道路发展,并且呈现出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 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2 芦建国.园林植物造景[M].南京: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2007
3 姚启元.浅议园林植物造景作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5(13)
4 彭敬珠.园林植物景观配置方法的探讨[J].林业科技开发,2003(17)
(责任编辑 张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