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草孢子萌发的最适培养基研究

2012-07-09 21:36李江浩王玢琪
现代园艺·综合版 2012年16期
关键词:培养基

李江浩 王玢琪

摘要:通过在不同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观察统计了蜈蚣草孢子的萌发情况,包括萌发率、萌发时间,寻找出了蜈蚣草孢子组织培养的最佳孢子萌发培养基。

关键词:蜈蚣草;培养基;孢子萌发

蜈蚣草是凤尾蕨科凤尾蕨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蜈蚣蕨、长叶甘草蕨、舒筋草、牛肋巴;蜈蚣草植株高30~200cm,根状茎短,密被线状披针形黄棕色鳞片;叶簇生,叶柄长10~30cm,直立,叶柄、叶轴及羽轴均被线形鳞片;叶矩圆形至披针形,长10~100cm,宽5~30cm,羽状复叶;叶片无柄,线形,长4~20cm,宽0. 5~1cm,中部羽叶最长,先端渐尖, 先端边缘有锐锯齿,基部截形,心形,稍呈耳状, 下部各羽叶渐缩短,叶亚革质, 两面无毛,脉单一或一次叉分,孢子囊群线形,囊群盖狭线形,膜质,黄褐色;生于山坡、路边的钙质土或石灰岩壁缝中,蜈蚣草株型分散,不直立,喜温暖、湿润、阴暗的环境,忌涝,要求荫蔽、空气湿润、土壤透水良好。

蜈蚣草的繁殖一般有成熟孢子繁殖、分株法繁殖和组织培养繁殖3种方法。由于前2种技术繁殖效率不高,所以现在的研究多集中在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通过孢子萌发来获得大量组培苗。

1实验材料及方法

1.1实验材料

蜈蚣草成熟的孢子(采自湖北宜昌)。

1.2 培养基配方

(1)MS培养基,(2)将原来MS 培养基中pH值调为7.0,另外在培养基中加入CaCO3粉末。

1.3 操作步骤

1.3.1培养基的配置。按照培养基配方分别配置MS和MS(改)培养基,将各种液体试剂按照用量规格加入1000ml大烧杯中,轻轻摇匀后,用pH试纸进行溶液酸碱度测定,在烧杯中加入盐酸或氢氧化钠将pH调到培养基所要求的范围之内;之后称取相应分量的琼脂加入烧杯中,在加入适量蒸馏水,放置于微波炉中加热知道琼脂全部溶解,溶液为透明的为止。

1.3.2分装培养基。将煮好的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分装到各个培养盒中,每盒大约装盒子的2/5,然后等待培养基冷却凝固。

1.3.3播孢。待培养基凝固后,将蜈蚣草孢子均匀地撒在培养基表面,盖上盖子,保持空气的流通。

1.3.4培养。将撒上孢子的培养基放置于25℃的恒温箱中,日光灯作为光源,光照强度为2000~3000Lx,光照时间16h/d。

1.3.5 观察记录。培养期间每天到实验室进行观察,记录孢子萌发的时间,萌发情况,原叶体形成时间及形成情况等。

1.3.6数据分析。将观察到的试验结果,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找出最适合蜈蚣草孢子萌发的培养基。

2 结果与分析

从播孢后的第2天开始记录,我们发现培养基中的萌发情况大概为:

13d 后各培养基先后出现绿色小点,孢子开始萌发,17d 后出现绒毛状丝状体,23d 后孢子发育成绿色,逐渐形成叶片状原叶体且体积不断增大,40d 后绿色块状周边形成绿色紧密球,球状体在培养基上迅速增殖并在较短时间内形成疏松的群体块;随着小球状体的继续增殖而不断变大,60d 后逐渐形成芽,并开始分化出小叶片,即孢子体。

通过实验观察可以得到以下2组图表(图1、2)。

考虑到蜈蚣草的生长环境是偏碱性的,所以此次研究不仅继续利用传统MS培养基进行培养对照,还对MS培养基进行改动,主要是提高培养基的pH值,以接近蜈蚣草真实的生活环境。在培养基中加入CaCO3粉末,也是增强碱性环境。实验结果表明,改良的MS培养基更适合蜈蚣草孢子萌发,有利于蜈蚣草的快繁研究。

3研究展望

据国际上的报道,在正常土壤中普通植物的含砷量一般不超过3mg/kg,我国谷类作物的含砷背景值为0.07~0.08mg/kg,豆类为0.02~0.56mg/kg,蔬菜类为0.001~0.039mg/kg,木本植物小于0.78kg/mg。蜈蚣草的最大含砷量约相当于普通植物体中大量元素磷的含量, 比普通植物的含砷量高数万倍、甚至数十万倍。

参考文献

1周向军.砷超富集植物蜈蚣草的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8)

2韩德伟,关丽霞,王振龙.铁线蕨孢子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 (29)

(责任编辑王蔓)

猜你喜欢
培养基
黑木耳菌种母种复壮培养基的筛选
副干酪乳杆菌RS26培养基优化
Clustering of Virtual Network Function Instances Oriented to Compatibility in 5G Network
蛹虫草液体发酵培养基的筛选
各种培养基制作应注意的几个事项
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对白芨增殖扩繁的影响
不同培养基人工培育蝉花中有效成分的比较
KBM581培养基:人T细胞诱导与扩增培养基应用指南
茯砖茶中优势微生物在不同培养基的差异性比较
米黑毛霉产凝乳酶固体发酵培养基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