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对我国历史新闻发展状况和对目前新闻报道的分析,在总结的基础上得出了我个人对新闻的商品性和有偿新闻的见解。
关键词:商品性;有偿新闻;区别
商品的定义是指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现在我国新闻的发展已经作为一种产品在市场上进行交换和流通了,所以我认为新闻是商品。然而有偿新闻是被报道的人用金钱来换取对自己有利益的报道,是有目的的非正当的行为,不是在群众读者和新闻内容之间进行的消息传播,而是雇佣者和新闻之间的传播,所以买卖的东西不是新闻产品的本身,而是对新闻进行传播的权利。
一、新闻商品性的体现
1.在流通过程中的体现:新闻在流通的过程中,通过买卖关系到达读者手中进而体现其商品性。在买卖的过程中完全和商品一样,有买方有卖方,而且有金钱的交换。
2.具有商品的特性:所谓的商品就是有价值和使用价值,而新闻产品是为交换而产生的劳动产品,它具有商品的特性,所以说商品性是新闻的本质属性。
3.新闻商品性讨论的社会背景:1954年,王中教授提出了报纸两重性的观点。他说:“报纸有两重性,一重是宣传工具一种是商品。”而新闻的传播主要还是通过报纸来发布消息的,它是新闻成为商品的载体。所以从历史的角度来观察说明新闻在历史时期已经是商品了。
4.从政治经济学体现了新闻的商品性:专业人员经过长期对新闻的科学研究,证明了新闻产品是劳动产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可以分为精神文明生产建设和物质条件生产。人类将这两个领域有效的结合起来,进行有目的地的劳动,进而创造了人们需要的产品。新闻也是通过这种形式产生的一种商品,所以从这方面分析新闻是一种由劳动创造的商品。
二、有偿新闻的定义
有偿新闻是指新闻工作者采取不正当手段向被采访报道对象索取物质报酬的活动,是一种不正当的手段,是全世界新闻职业道德所明令禁止的。它的实质是新闻从业人员将国家和社会赋予的传播的新闻权利,作为私有的个人或者私有团体的商品进行变卖,用金钱非法换取了权利的交易。
有偿新闻还包括故意隐匿和扣押新闻的活动。有偿新闻是新闻界长期发展而产生的,是一种病态的表现形式,反映了“拜金主义”在新闻领域的体现,是一种不正之风,是新闻行业的耻辱,是全社会需要严厉痛斥的行为,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制止,必将得到生存的空间,而且会不停的蔓延。
三、有偿新闻的危害
1.降低了新闻的质量:由于有偿新闻是虚构的假新闻,不能客观的传达真实性的消息,严重损害了新闻的内容。不但浪费了工作人员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浪费了材料资源。
2.腐蚀工作队伍的道德思想:有偿新闻的产生不但危机到公众的思想意思,给公众造成对社会问题的错误判断,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闻工作者的道德思想腐化堕落,个人的价值观沦丧。
3.破坏了事物本身的真实性、客观性原则:很多有偿新闻为了达到某些个人的或者集团的利益,歪曲事实,颠倒黑白,胡编乱造,严重危害了公众的精神思想道德建设。有偿新是假的消息,文章所描写的内容不符合实际,这会给听众带来错误的思想领航,灌输群众一种错误的观念。
4.破坏了事物本身的真实性、客观性原则。
四、新闻的商品性与有偿新闻的区别
我个人的观点是新闻是“商品”与有偿新闻是两回事。新闻在交易过程中存在三者交易的关系,首先新闻撰稿人卖给媒介,然后媒介再卖给受众。当编稿人把新闻的素材卖给媒介时是需要收取一定的稿费,这就是金钱的关系。同理媒介人把新闻的消息发布给群众时,群众不能无偿的得到,也需要支付资金来换取新闻的阅读。比如报纸的产生就是新闻消息的载体,卖报纸需要用钱,报纸也是有价格的,所以说新闻是商品。国家一些机构为了保障人民享有获得知识和受教育的权利,一些国家建立了传播新闻的公共产品。它制作的费用是间接的收取广大听众的,国家通过税收的方式收取费用,由于我国的经费拨给制造新闻的机构媒体不够用,有时通过广告的方式收取一定的额外经济收益,广告播出后就存在间接的商品交换,在这种情况下播出的电视节目,在发生的过程中表现了商品的特性。
而有偿新闻是新闻工作者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故意隐匿事实或者压制新闻的活动,是有意图的非法勾当。完全是建立在金钱上的一种行为,这是拜金主义的体现。没有丝毫的职业道德,而新闻是商品表现的是新闻是一种交易方式,是符合法律规范的。
总结:通过上文的分析我认为新闻是具有商品性的,在新闻的传播过程中表现了新闻是一种商品,是劳动者通过努力生产出的劳动产品。而有偿新闻是新闻界“职业道德”所禁令的,是一种有意图的传播,它所传播的消息一般都是危害人民群众的。所以我们要严厉打击这种不正当的行为,为新闻的健康发展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
(作者简介:付志峰(1983-),男,本科,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新闻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