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税亩运动中“国人”的全面退却——财税改革视角下的先秦民主政治衰落过程

2012-07-08 11:12李炜光
财政监督 2012年6期
关键词:国人财税思想

■李炜光

初税亩运动中“国人”的全面退却
——财税改革视角下的先秦民主政治衰落过程

■李炜光

李炜光,男,1954年生,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兼职包括中国财政学会理事,中国财税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高校财税法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世界税法学会理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基本法》起草小组成员,天津市法理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经济思想与经济史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河南大学兼职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管理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合作博导,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九鼎公共事务研究所研究员、财税研究中心主任。其主要代表作:《市场经济中的财政政策》(1998);《中国财政史述论稿》(1999);《公共财政的宪政思维》(2002);《论税收的宪政精神》(2004);《中国的平等与社会公正问题》(2003);《逃往瓦朗纳斯——法国大革命前夕财政改革启示录》(2004);《中国财政通史 (魏晋南北朝卷)》(2006);《写给中国的纳税人》(2007);《李炜光说财税》(2010)。曾应邀到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经济学院、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河南大学经济学院、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广东商学院、西南财经大学等国内著名学府发表演讲;2009年应邀到日本联合国大学和日本财务省讲学;担任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近观中国税改”、阳光卫视《走出税改怪圈》节目的主讲人;曾获得天津市优秀科研成果一、二等奖,天津市“十五”时期立功奖章,全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优秀主编奖和突出贡献奖等。

一、中国古代的民本税赋思想

(一)道家的财税思想

道家思想的代表是老子。“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德经》74、75节),老子认为,统治者的横征暴敛是人民贫困的根本原因。“有为”,是指执政者利用国家机器与民争利。“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道德经》44节),老子认为,政府必然会为过分追求财政收入而付出巨大代价。自古以来由民间负担过重引发的农民战争便是这一观点的实证。“治国之道,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道德经》36节),老子认为国家行政机构首先要明确其各自的名分等级,并将其职责和权力限定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如此,国家就会长治久安,没有危险。这是防止政府权力膨胀的思想。

历朝历代在开国之初,一般采用老子的财税思想治国。汉初“明用黄老,不用儒家”,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公元637年(贞观十一年),唐太宗李世民诏曰:“况朕之本系,出于柱史,今鼎祚克昌,既凭上德之庆,天下大定,亦赖无为之功”,开创了贞观之治,为开元盛世奠基;清初实行“内用黄老,外示儒术”,顺治皇帝亲注《道德经》,认为“取于民重,则民贫”;康熙帝颁布“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诏令,促进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盛世——“康乾盛世”的到来。

(二)儒家的税赋思想

儒家财税思想主要包括孔子、曾子、孟子的财税思想。“季孙欲以田赋,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曰:‘丘不识也。’三发,卒曰:‘子为国老,待子而行,若之何子之不言也?’仲尼不对,而私于冉有曰:‘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以丘亦足矣。若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且子季孙若欲行而法,则周公之典在;若欲苟而行,又何访焉?’弗听。 ”(《左传·哀公十一年》) “鲁哀公问政于孔子,对曰:‘政有使民富。’哀公曰:‘何谓也?’子曰:‘省力役、薄赋敛,则民富矣。’公曰:‘若是,则寡人贫。’孔子曰,诗云:‘愷悌君子,民之父母,未见其子富而父母贫者也。’”(《说苑·政理》)由此可知,孔子赞成藏富于民,不赞成统治者的横征暴敛。

曾子的主要观点是财聚则民散。“君子先慎乎德,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大学》中此段话讲的是政治与财税的关系。君子首先应谨慎地修明自己的德性,有了道德,自然就会有人民来归附;有了人民,土地就有了价值,就会生产出财物,国家用度自然也就有了充足的供给。道德是根本,财富是末节。君主聚集财富,民心就离散;财富分散于民间,民心就聚集起来了。

孟子财税思想的核心是恒产论。如:“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何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孟子·梁惠王上》)

由此可见,儒家三代对赋税的认识不断加深:孔子认识到国家征税有害民的一面,而对重税负持反对态度;曾子将赋税征收上升到一国政治层面,而主张散财于民间,以换取民众的支持和财政供给;孟子则更进一步认识到执政者保障民之生计财产以征赋税的内在关系,而主张勘定民众土地财产之经界以为征税的前提条件。三位儒家思想代表人的观点层层递进,视角独到,使人相信若沿着儒家学说的思维一路演进下去,将是宪政民主和公共财政来开创中国社会的另一个未来,可能发展历程与西方历史相近,但中国人的财税思想却显得更久远、更厚重,更多了一层伦理道德的色彩。

二、初税亩改革后国人的消失

中国古代的赋税思想,源于上古时期的民本思想。当时社会存在国人这一社会阶层,这一阶层对国家征税进行过非常有力的抵御,他们即是上述财税思想的最终受益人群。国人曾是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一股决定性力量,但由于一直没有形成自为的阶级或阶层意识,春秋后逐渐衰落,这种努力最终终结于鲁国的初税亩改革。在这场运动当中,国人最终丧失了抵抗力量,最后全面退却。以至于春秋中期,国人这个阶层完全消失,中国再没有沿着人类社会正常发展的路线往前行,而是走向了由秦始皇实行专制主义的路线,使得这种思想一直延续至今。

(一)初税亩改革前的财税环境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这种思想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久远的民本思想。“古者聚货不妨民衣食之利”(《国语·楚语下》)中的“聚货”就是现在所说的征税,这句话表明上古时代君主征税要遵循不能妨碍老百姓正常生产生活的原则。可以看出,在上古时代,民间经济、民众生活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后来儒家的思想和绵延中国几千年的民本思想实践都与这个观点一脉相承。然而,随着君权的不断加深,君主开始逐渐地突破传统的限制,建立起了专制财政体制。

(二)君主突破传统社会限制、建立支撑专制权力的财政体制的手段

1、垄断山林川泽,将等公有资源据为己有。“夫荣公好专利而不知大难。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载也,而有专之,其害多矣”(《国语·周语上》)。 这说的是,西周周厉王妄图将山林川泽收归国有,还企图通过控制舆论陷害异己者,最后“川壅而溃”引发国人暴动,将周天子驱逐出首都。笔者将它定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国进民退失败而引发的暴动。国人在当时是可以表达自己意愿和对公民权利诉求的,这时国人有一定的力量来抵御王权对赋税的侵夺。但后来随着兼并战争的残酷开展,统治者剥削与战乱的毁坏,国人的力量变得越来越薄弱。

2、“料民”(登记人口),实行户籍制度,设专门的行政机构管理,确立固定的税额。“宣王既丧南国之师,乃料民于太原。”(《国语·周语上》)中“料民”这一中国特有的财富管理思想出现了。所谓“料民”就是建立户籍制度,登记户口,设置专门的行政机构管理,确立固定的税额。到后来西汉时期实行编户齐民,便是根据每户的人数收缴人头税,通过户籍制度将人民全部组织起来。国王以此来巩固自己的王权,使王权能逐渐巩固,而民间的力量日趋弱化。同时,在社会治安方面还可以执行保甲连坐制,数户编为一保,指派保长,然后委托保长征税,若有逃税或犯罪行为,执行一保连坐制度,进一步束缚民间力量。户籍制度对后世中国影响甚大,至今尚存。

3、履亩而税:“子产作丘赋”及鲁国“初税亩”。初税亩最早是在鲁国实行的按照亩数征税的制度。在鲁国实行初税亩以后,其他诸侯国也实行了类似的税制改革,而事实上这时国人已经没有反抗的意图了。君权在发展中突破传统社会的限制来建立专制的财政体制的关键就是建立直接向平民征税的专制财政体制。

国人失势现象的表现首先是郑国的国人反对“作丘赋”却无所作为。郑子产作丘赋,国人谤之,曰:“其父死于路,己为虿尾,以令于国,国将若之何?”子宽以告。子产曰:“何害,苟利社稷,死生以之。且吾闻为善者不改其度,故能有济也。民不可逞,度不可改。诗曰:‘礼义不愆,何恤于人言。’吾不迁矣。”浑罕曰:“政不率法,而制于心。民各有心,何上之有? ”(《左传·昭公四年》)子产“作丘赋”,遭到国人的反对。其政策显然不是经过类似民主程序所确立的。子产还提出:“民不可逞,度不可改。”就是说,不能一味迁就百姓的要求,当人民的意图错了,就不能让他得逞;国家的法度不可更改,要坚持。于是,郑国的子产开启了先例,使王权进一步加强了对财税的控制权,国人虽反对丘赋,但无济于事,因为国人的力量在进一步下降。

之后,鲁国初税亩时国人寂静无声。“秋七月……初税田,非礼也。谷出不过藉,以丰财也。”(《左传·宣公十五年》)左丘明所说初税是古籍田之外新增之税,故称非礼。证明国人在捍卫私产方面已失去力量。曾经国人可以反对国王,甚至可以废掉国王。子产定丘赋时国人还可以咒骂执政者,表示直接反对的态度,但是现在已经反对不动了。到第三个阶段,甚至连出声咒骂的力量都消失了,在增税这个利益攸关的大事上,国人已经悄无声迹地从历史舞台上消失。

之所以说这是一个历史的关键时刻,其重要性不在于承认了土地私有带来生产关系的变革,而是标志着君主对国家赋税权力的绝对控制。君主自此完全掌控了国家的治税权和用税权,可以不受限制地剥夺民众的财产,民众则丧失了维护自家财产的所有权利。财税权划归君权是中国政治走向极权专制的基础。国人曾是国家政治舞台上一支非常重要的决定性力量,但是一直没有形成自为阶级或阶层的意识。

三、总结:一条清晰的制度变迁轨跡

我国政府的形成是由开始的部落林立、相互结盟,过渡到初期城邦联盟形式的分散制衡,逐步演变为专制集权。秦朝以后,中国的皇权专制制度几经周折,在宋朝以后得到最大限度的彰显。只要人民不造反,外族没入侵,专制极权一切照旧,而且每次农民战争后,集权就会更加深入。强大的制度力量已达到颠扑不破的程度,形成难以改造、创新的困局,成为制约我国历史发展的主要因素。而所谓的社会基层共同体,早已随着国人的“失声”和财税权的统一而消失。

先秦时代,中国基层还有一定的话语权,但在春秋战国时期彻底消亡。春秋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残酷,一方面削弱了国人的力量,另一方面也成为君权强化的契机。反观老子、孔子的思想可以了解到,这些思想家生活在春秋末年,他们目睹了最急剧、最惨烈的兼并阶段,预感到专制独裁时代的到来,所以才持复古兴利于民的态度。这些思想主张常常被后人误解为复古倒退,但事实上将老子的思想和孔子的思想进行重新诠释,可以找到其中含有宪政民主的影子,拿它与西方的宪政民主思想比较,可以看出我国其实是有民主宪政思想基础的。

但是随着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历代都在执行着增强皇权的政策,也就是所谓的“历代多行秦政治”。之后的基层社会力量在历史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以至于完全听命于中央政府,民间几乎完全失去了力量,这是中国体制演变的轨迹。

君主专制的基础是财政专制。君主财政独裁建立后,不需要再与任何其他政治力量妥协。中国社会的悲剧与悖论由此而生:最高统治者认为“国家的意志至上”,胁迫社会成员倾其所有以奉之,有权任意限制和剥夺人民的私有财产,而私人个体只有遵行而无任何抗辩自由,中国社会基层因而完全失去活力与动力。后世的赋税思想也因此变得贫乏无物。虽然后世出现了轻徭薄赋的思想,但轻徭薄赋符合执政者维护“江山社稷”的需要,因而可以接受;其他的思想不利于巩固皇权,因此被排斥。即使是轻税,由于缺乏制衡皇权的机制,统治者又有增加税赋的动机,因而执政者很难做到。我国历史上各个朝代从兴起到灭亡的轮回恰恰证明了赋税征收这种施政行为与政治的密切关系。

因此,尽管中国曾经是一个文明兴起最早、赋税思想丰富多彩的国家,可到头来在专制皇权的扭曲下成了一个政治思想贫乏、财税只作为执政者“筹钱工具”存在的结局,其公共财政、现代税制的构建只能照搬西方。自古学者大多热衷于为权力和体制服务,导致中国公共财政只谋其服务大众的外在而无实质内容,使得自古以来的财税改革最终全盘陷入制度性僵局。

编者按:国人是我国春秋及其以前时代的重要社会阶层,具有一定的社会政治权利,带有现代公民的意味。国人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倘若能顺利承袭,中国很可能会成为组成议会制度制约王权的一支强大力量。然而,我国朝着宪政民主制度方向的努力却并没有成功,而是走上了皇权专制的道路。近代以来,中国又开始向西方学习宪政以及民主制度。但为何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国人这一社会阶层最终消失了?我国历史上曾经历过怎样的制度演进,出现过哪些民主税务思想,国人究竟是在哪一次税务改革中消失的,本文将从历史视角进行分析,剥丝抽茧,为大家一一探究。

(本栏目责任编辑:尹情)

猜你喜欢
国人财税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国人休闲支出:更多了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口腔健康,为何不被国人重视
被嫌弃的宋国人
发达国家循环经济财税政策的启示
中国企业在境外的财税管理
2016:打好财税改革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