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画漫谈

2012-07-07 12:07包华胤
检察风云 2012年23期
关键词:皱褶肖像画画家

文/包华胤

肖像画漫谈

文/包华胤

绘画是一门“模仿的”艺术,自孩提时期,有了一张纸,一盒蜡笔,便会在上面即兴地涂画出他们心目中爸爸或者妈妈的样子,这是小孩子对人最早的意识。虽然画面上的人物形象似乎滑稽可笑,但在孩子的心中,这就是真实的爸爸和妈妈。因为画面上准确无误地标注了爸爸和妈妈头部所必要的部件:眼睛、鼻子、耳朵、嘴巴等,应有尽有,再加上或短或长的头发和胡子,一幅肖像画就这样诞生了,这就是最原始的模仿。小孩子在无意中把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关系再现出来了,我们可以理解为神似。

传递精神的肖像艺术

显而易见,肖像画的目的便是尽量正确地模仿模特的外形。要逼真地模仿一个生动的人,要刻画真实的人物和真实的姿态,假如形象表现得不充分或不正确,观众就会对画家说:“这个胸脯或者手臂是不应这样描绘的。”或者说“你的背景人物太大,树木的色调不真实”等等,也就是说形似是肖像画的重要因素。

耀邦一号文件

士兵的队伍

然而,更重要的因素是一幅好的肖像画必须达到神似。一般说来,衣饰服装只是外表,举手就能拿掉,在要描绘的模特身上,主要的东西是活的身体本身,其余的都是附属品,都是人工的。还有一些属于人本身的特征,如技艺与职业的不同,也不大重要,矿工的胳膊不同于律师的胳膊,军人走路的姿态跟干部不一样;劳动在田头农夫的肌肉、肤色、脊背的曲线、脸上的皱纹,以及行走的姿势不同于坐在厅堂里或办公室里的文化人,这些特点是比较稳固的,往往会一辈子得以保持。但是一些偶然的因素,如一个人的环境与地位变了,就会产生相反的特点。知识青年受到了农民的再教育,就会有农民的姿态,农民工进城务工就会表现出城里人的姿态,尽管有这些变化,构成身体要素的内在精神特征不是暂时的因素所能动摇的。所以画家在画肖像画时应特别注重提炼模特的精气神,也就是达到神似。表现神情的手段有很多方法,最主要的是要刻画好眼神,身体的姿态,总而言之,举手投足间都能体现出人物内心的精神来,另外,如色调、光线、背景也是衬托人物内在精神不可或缺的手段。

包华胤,毕业于上海轻工业专科学校美术设计专业。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专修水彩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水彩风景画和人物画,并为文学作品和儿童绘画教学著作绘制水彩画插图,其中有《十日谈》《约翰·克利斯朵夫》《基度山伯爵》《安娜·卡列尼娜》。

个人作品:《山寨姐妹》《老墙》《泉水清清》分别入选第七届和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及中国版画版种大展——全国第五届版展;《赶墟》入选香港中国水彩画大展;《春雨》入选第七届中国水彩画大展。

傣家集市

山寨姐妹

红盖头

姜春芳肖像

唐装

夏日街头

肖像画的时代影响

另外一些影响,如历史时期,虽然对精神产生极大的作用,但在人的身体上仅仅留下很淡的印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所重视的思想感情和现在完全不同,可是人的身体结构并无差别,至多在参阅一些老照片时会发现那时人的姿态更严肃,表情更夸张些。

我对人物肖像画的兴趣起始于上世纪50年代后期,我还是个小学生,记得一次美术老师布置的作业是画站立的人,根据美术课本的示范,应该是先画十字辅助线,再在上端画一个圆形图案,象征人的头部,随后分别在十字辅助线的两侧和下面勾画出手和脚的形状,我那时已经在学画画了,看到《人民画报》上有一张毛主席的全身像,就“胆大妄为”地照着临摹在美术练习本上,作业交给老师后,竟把老师吓了一跳,把我狠狠训斥了一顿。那个年代要画主席像是政治性很强的事,如画得不像,会有丑化领袖的嫌疑,好在我临摹得还算像,没有酿成政治事件。

在嗣后的五十多年里,我从学习素描,画人体模特,在“文革”期间绘制大型油画领袖像,乐此不疲地与人物肖像画结下不解之缘。特别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为多部文艺作品绘制了插图,画插图是很锻炼画家的,文学插图需要创作各色各样的人物。要不厌其烦地描绘林林总总的人物肖像素描和水彩稿,对于画群体场面来说,更要付出大量的劳动(其中包括可取舍的某些形象在数量上的增减)才能获得。有时候,过分呆板地运用参考照片所得到的细节会使得画面枯燥而琐碎,往往要忍痛割爱,为了整体,要摆脱有些不必要的细节。

创作一幅人物肖像画,画面的布局构图是必不可少的。有些画家为了表现的自然性和活泼性认为强调严谨构图没有意义。持着这样的观点,那么“偏左一点”还是“偏右一点”都无关紧要了。我则认为,构图和布局是有其内在规律的,在构图时没有章法随意性的布局是没有存在余地的,我觉得这种结构的安排还可以显现出画家所期待的造型结构的音乐感。

在刻画人物形象时,服装和衣料皱褶的疏密关系会影响整个画面。因为服装的皱褶是按人体身姿的动作而出现的,也是因人而异的,各自具有表现力。在一幅富有韵律的肖像画画面中,它们真正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当然,这里也与任何场合一样,需要筛选,依照模特描绘下来的皱褶带着许多不经意偶然性,而且往往会使画面产生形式上的分裂,所以这时要找到一种局部与整体的疏密协调是极其重要的。我们看看法国油画大师安格尔的画,他的画上皱褶的韵律和造型是一种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画家对衣服皱褶的描绘手法是不同的。但是许多现代画家的作品里常常完全忽视了它们的存在,这显然是一种颇为遗憾的疏忽。

我的肖像画随想

我这二十余年来,逐渐定位于画人物肖像画为主,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多次参选于全国美术作品展的画作均是人物肖像画。近些年,我的肖像画有纪念胡耀邦的《耀邦一号文件》 ,为纪念大百科全书的创始人学者姜椿芳一百周年诞辰的《姜椿芳肖像》(现由编译局收藏) ,以及《夏日街头》《唐装》《吊带背心》《红盖头》《士兵的行列》等作品。

根据日常的经验,纵观艺术家的生平,就会发现画家的历程通常都分做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青年期与成熟期:他们对事物很仔细很热心地潜心钻研。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概;他们竭尽全力要表现对象,虔诚的态度不仅到家,甚至过头。

但到了一生的某一个时期画家就会自以为对事物认识透了,没有新东西可发现了,就离开活生生的模特,依靠从经验中搜集来的诀窍作画。画家的第一个时期是真情实感的时期;第二个时期是墨守成规的衰退期,就是最了不起的大艺术家几乎都摆脱不了。这似乎是一种自然法则,如米开朗基罗的第一时期很长,不下60年之久,那个阶段的全部作品充满英雄气概。几十年后,米开朗基罗虽然还胜过别人,但他早期作品所有的生动创作,自然的表现手法,热情奔放和真实情感的优点,都已消失殆尽。

我画了几十年画,现在仍希望在人物肖像画这一领域再有冲刺,仅仅是个愿望,也许突破不了自然法则,祈求天佑。研究真实生活的阶段,对画家来说,不论在哪种创作形式里都是必要的。任何生活幻想均不能代替生活,任何一本书也不能像生活那样给予画家更多的东西。但画家又必须具有创作幻想,保持童真才有希望。

编辑:沈海晨 mapwowo@163.com

猜你喜欢
皱褶肖像画画家
异处求解
古代肖像画为何千人一面
糟糕的肖像画
小丑的肖像画
独特的肖像画
青山的起伏
会阴体修复联合阴道黏膜皱褶缝合阴道紧缩术的疗效
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