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到底赚多少钱?

2012-07-05 11:28:31孟静
37°女人 2012年2期

孟静

我们所做的演员片酬调查仅限于电视剧,当然这一切源于电视剧市场的“疯狂6000点”。不止一位受访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谈到“6000点”这个概念,眼中流露出恐惧的光。这些人是电视台购片人员、审片小组成员和剧本策划,基本上所有的出品人都对目前的状况感到担心;而另一些人已经绝望,呼吁限价。

我国的电视剧制作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些明星们到底赚多少钱呢?

演员这门生意

在采访最近凭《千山暮雪》走红的香港艺人刘恺威时,记者提到演员涨价的问题,刘恺威开玩笑地说:“猪肉价格都涨了56%,片酬当然要涨了。”

我们可以细算一笔账,看看电视剧演员的片酬是怎样成功跑过CPI的。1994年,滕站投资的第一部戏《御花子》,当时主角的价格是1万元/集,10年后的2004年,达到10万元/集的演员依旧很少。2007年拍摄的《潜伏》,由于是小公司制作,趁着孙红雷有个空当见缝插针,只能用当时的天价14万元/集来吸引他。《潜伏》还没上星已经火了,孙红雷再接电视剧就达到了20万元/集。

不过现在谈起这个价格,投资人都会惊呼:“太便宜了!”从2009年开始,演员片酬进入快速上行通道,制片人段彬为他的《九河入海》在2010年底和某位一线大腕接触,从35万元/集涨到50万元/集只经历了一个月时间。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文章,观众对他的印象应该是从《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开始的,他扮演的“卓越”大概是男四号或五号,他的一张娃娃脸被赵宝刚戏称为“永远的男二号”,并在自己的电视剧《奋斗》里启用他任男二号。后来电视剧《雪豹》良好的收视率,让他又上了一个台阶。文章的片酬在同龄的演员中呈火箭式上升,在电影《失恋33天》创造票房奇迹前,据说他的片酬已经涨到60万元/集~70万元/集,成为一线男演员中唯一的“80后”。与他情况类似的是杨幂,出演电视剧《宫》之后她的片酬达到了40万元/集。

一线大腕都非常忌讳公开谈片酬,但实际上,电视剧是个高度市场化的行业,永远没有白拿的片酬。《永不磨灭的番号》的导演徐纪周对一线的定义是“决定一部戏气质的人”,卖剧就卖这一张脸,这些面孔大多数是部分中年男演员以及蒋雯丽、宋丹丹等极少数女演员,在多年没有新人出现的电视剧行业,文章、杨幂属于特例。一线男星的报价不低于四五十万元,这些人中包括陈道明、陈宝国、王志文、李幼斌、孙红雷、黄志忠、林永健、黄海波等人,据说其中最高可达80万元/集,不低于30万元/集的女星才可算一线,数量上比男星略少一点儿。

前两年《三国》成本达到100万元/集曾经成为话题,当时平均成本在六七十万元/集,不过很快,成本与演员价格一起飞涨,随便一部都市题材低于100万元/集的已经没有了。通常电视剧在30集~35集的居多,如果制作成本3000万元,一个大腕就可以拿走60%的投资,而过去,所有演员的成本约占全剧的1/3。现在日本还保持着这个投资比例。

再看看电视剧的销售。2007年,一集戏卖70万元算很高了,2010年大概200万元左右,现在三四百万元很正常。电视剧销售价格的算法比较复杂,首先是独播剧,央视一套在这块儿是老大,他们可以拿200万元/集来买剧,但是地方卫视可以捆绑在一起,通常是4家卫视,简称为“4颗星”。以2011年初播出的《你是我兄弟》为例,1颗星出25万元,4颗星100万元;下半年销售就涨到了1颗星45万~55万元。因此现在央视每次出价都会被地方卫视组合干掉。另一小部分收入来自地面频道和二轮播出,对于成本低的戏,这种销售方式很重要,甚至是全部,2010年全国生产1.4万多部(集)电视剧,所有播出平台能消化7000集;2011年更加可怕,上半年已经生产了1.5万多集,全年大约3万集,只有约1/3能够播出。

由于视频网站的迅猛发展和积极上市,它们可以消化掉一部分成本,据说《宫2》独家视频播出权卖到了180万元/集,既然网站又出了一份比电视台更高的价格,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资金链还未断裂,演员价格依旧飙升。电视剧赢利也变得和演员价格一般两极化,要么大赢,要么大赔,再也没有微利时代。有趣的是,赢利的四处吆喝,赔本的悄无声息,圈外人会以为市场真繁荣,而非充斥着泡沫。

乱象背后

为什么会有如此多“傻钱”入市呢?徐纪周从导演系刚毕业时,也曾一头栽进“扎钱大军”。他回忆说,2001年电影低谷,电视剧迎来春天,煤老板、房地产都进军影视界,这些热钱的目的不以影视为赚钱目标,他们用影视剧做公关工具,而一两千万元对于上述企业只是毛毛雨。随着近年房产、煤矿萎缩,按说市场应该低迷了吧?正相反,导演们不需要扎钱了,无数热钱找不到花它们的人。

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影视公司和视频网站运作上市,2011年就有20多家影视公司排队上市。华谊和华策的成功上市给影视业打了一剂强心针,上市必须有漂亮的报表,大项目、大制作、名导、名演员,都是裝饰报表的必需品。视频网站也是同样,不过制片人们常常纳闷网站的赢利方式。电视台是不用其他人为它们操心的,每年有400亿元广告合同与电视剧有关,而电视剧的交易额不过50亿元。

既然视频网站和影视公司都不赚钱,用圈内人的话是“跑马拉松,看谁在终点前倒下”,他们的终点是什么呢?就是通过上市,让股票涨价,股民买单,公司资产得到巨大扩张,正因为还没有一家公司上市后遭遇失败,所有人就更加信心满满地死撑。

很多受访者都认为演员并不是推动价格上涨的推手,事实上,他们身不由己地顺着这条上涨的河流漂浮,漂到哪里并不清楚。姜文的制片人马珂曾统计过,中国的人才只能保证有7个优良的电影剧组开机,电视剧也同理。因为演员尤其是明星资源稀缺,导致市场供不应求。

很多演员叫上一个天价也是为了吓跑不靠谱的剧组,比如某人刚塑造了一个成功的军人形象,接下来一定有大量军旅题材找他,为了推掉重复角色,就开出高价,假如“傻瓜”愿意付账,就接下。快钱时期演员把两辈子的钱都赚了,开始追求艺术,他们会对电影剧组开出极为合理甚至低到匪夷所思的价码。某电视剧一线女星在一部电影大片里曾只拿了10万元片酬。

当然,演员叫的价未必是实收价,电视台的一位工作人员透露,大约可以谈下来20%,并且这个让利空间弹性很大。赵宝刚可以从受益于他的演员那里拿到相当低的价格,但人情债只能还一次,他的戏往往一部全明星,另一部捧新人。当演员达到某个价位后,同一级别的演员不得不喊出相同的价格,否则传出去没面子,这个怪异的圈子也不会认为你有职业道德,反而蔑视、欺负你。

好剧本、好班底也会令演员让价,一位制片人曾绘声绘色地描述经纪人与其砍价的过程。这位制片人手中的剧本质量过硬,经纪人先说:“不好意思,我们家某某手头还有另一个本子也很棒,这可怎么办呀?”制片人说:“哦,没关系,让某某去拍那个戏吧!我们这个戏又辛苦,还只能出人家一半的片酬。”经纪人蒙了,在旁边的某某急了,抢过电话说:“姐,我上你的戏!我不怕苦!”制片人说,另一个本子是名剧的翻拍,某某和经纪人心里清楚,永远演不过原版,只不过想抬一下价格。有意思的是,砍完价后,大家仍旧做朋友。

演艺圈的新生物链

导演、投资方潜规则女演员常被当做八卦新闻含沙射影,其实,现在的投资方已经变成了演艺圈这个生物链的底层。一次会议上,一位影视公司老板抱怨“给演员打工”,下面掌声雷动。

一次,一部戏是名编剧的本子,但本子本身存在问题,导演也是由编剧指定的新人,对创作并不熟悉。幸好3位主角是大腕。有人见过他们对词的状态,两男一女对了一会儿词说:“这段不是前面说过了吗?这段也说过,得了,今天休息,把词改好了明天再拍。”尽管所有部门已经就位,但还是以主角的意见为准。

不过不得不承认,经验丰富的好演员对于电视剧的重要性远超过电影。他们贵有贵的道理,烂戏需要他们吸引眼球,好戏需要他们提升品质。收视率极佳的《媳妇的美好时代》就是靠几位演员,现场碰撞出了许多精彩台词。

过去处于最顶层位置的是电视台购片人员,现在有了微妙的变化,虽然电视剧生产量大,可佳作寥寥,收视压力很大,好的作品会有多家卫视争抢。比如,《男人帮》只有一张大纲时就卖了。

制片人近年一起碰头开会的主题就是抱怨和讨论限价,韩国曾有过成功案例,可是中国市场太大了,即使20家前端企业限价,照样会有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公司花高价请演员。

徐纪周把一线名导、名演员形容为停车场,电视剧发展初期,不管会不会开车,都占据了一个位置。这个位置有强大排他性,演员过气很难,必须有一个旧位置腾开,新人才能上位,别看投资蓬勃,出新人的速度却极慢。当年“四小花旦”全国走红时都只有20出头,现在26岁的杨幂、27岁的文章已是极为罕见的黑马了。

听起来,一部电视剧几千万元的投入似乎惊人,但中国电视剧整个市场容量也就相当于房地产的一个大项目,只不过明星效应使得这个行业的影响力远远高于它的资金吞吐。演员涨价带来的成本上涨会使一些小公司倒闭,本来电视台就经常拖欠尾款,如果在报纸上看到哪家公司和电视台打官司,这家公司一定准备“上岸”,不做这行了,这种官司一打准赢,电视台也会麻利地把款结了,但只要在这圈子里,就绝不能和电视台闹翻。

明星拿多少才合理,给钱的人和收钱的人都一片茫然,电视剧播放没有市场化,但电视剧的生产高度市场化。在这艘由市场掌舵的大船上,大多数人都看到了它驶向冰山的命运,除了惊叹,似乎并没有其他办法,依然蝼蚁般地忙碌着。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