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露
不知从何时开始,一句貌似不经意的话左右了我们的生活——“没有丑女人,只有懶女人。”“打扮自己”不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它和我们较上了劲,直至控制了我们的内心。谁都想把最好的自己呈现于人前,或性感美丽,或质朴知性……而这背后隐藏着我们内心的很多秘密。
征服、竞争与自我保护
在“把自己的最佳形象呈现于众”的愿望里,不管是性感、优雅、女人味或是孩子气的外形,“对方”总是存在的,因为我们强烈需要通过吸引对方眼球来确定自己的存在。这是寻求认可的一种方式。
Karen,31岁,与Andy共同生活了4年,相互深爱且非常忠于对方。“但是,当我们一起去参加晚会的时候,我希望晚会上所有的人都注意我,我想看到男人们注视我的眼神,让Andy读出那眼神里流露出来的对我的渴望。当我套上紧身的连衣裙,穿上高跟鞋,我觉得自己是最美的一个!”
不仅需要异性的认同,同性的关注同样也让女人在意。其实,女人爱看女人,很大程度上充满着竞争意味。女人们争奇斗艳的比美过程,其实也是努力学习的过程,彼此间有关注,有竞争,也充满鼓励。
Tina是名平面设计师。据她妈妈回忆,自Tina会走路说话起,便懂得拿纱巾当头花模仿电视里的漂亮小姐;再后来会偷偷搽口红,穿着高跟鞋和连衣裙在家里走来走去。17岁的Tina打扮自己为的是让女同学艳羡;而工作后的她悉心装扮不仅是为了获得男同事的青睐,更是为了在女同事中鹤立鸡群。她坦言:“我就爱出风头,喜欢让人注意自己。”
除了征服对方获得认可之外,打扮自己在某种场合还代表着一种暗示——将自己变成另一个人。换言之,它像一副面具,告诉他人“请勿靠近”。女人喜欢通过距离感来保护自己。Lily在公司里担当财务,平日里谨小慎微工作极为卖力。尽管年纪轻轻,在穿衣打扮方面她却宁愿选择最保守的颜色和款式。在埋头工作的时候,她希望“最好不要有人注意到我”。对于自己的打扮,Lily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好,相反,她感觉很安全。
悦人悦己,表达自我
“女为悦己者容”这句话被当做关于精心打扮的经典诠释流传至今。当然,现在,“悦己者”的身份开始重新定义,这个身份可以是男人,也可以是女人自己。
Iris是名年轻的编辑。在21岁之前,她从不打扮自己。直到工作以后,另一个自己仿佛在身体里慢慢醒来,她发现了身前背后注视的目光,于是开始尝试打扮自己。而在这过程中,她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乐趣,打扮使她的气质得到磨砺与修炼,魅力也成倍增加。“就像男人喜欢机械和电子产品——这就是天性吧”。
26岁的Jane喜欢在不同的场合打扮成不同的样子,取悦自己的同时也取悦不同的对象。她希望自己的打扮能够打动他人,通过这个方式让自己感知对方,以此判断对方的审美观。同样,Jane非常喜欢通过打扮来转变情绪——譬如理发。头发的长短往往代表她内心的起伏。她毫不避讳地讲起对朋友的态度:“我对朋友的外表很在意,基本上我是以貌取人,这也是我对美的一种执著。”
真正的美丽源自内心的肯定
要说女人打扮自己究竟为哪般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太多了,但真正希望获得美丽的核心,源于我们内心对自己的肯定。打扮的同时也要保持平衡的心态,有时过度依赖外在形象,反而会让内心变得脆弱。
Linda是个单眼皮女孩儿,从小就对大眼睛的双眼皮女孩儿十分羡慕。20岁生日那天,她鼓足勇气去做了双眼皮整形手术。然而术后的Linda终日闷闷不乐,最后家人将她送去做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让Linda将整形前和整形后的自己进行比较,Linda为整形后的自己打出了较高的分数。然而即便如此,Linda心中仍然充满郁闷,因为她对整容之后的形象期望过高,以至于现在让自己落入失望中。
其实,在装扮这件事上,我们的审美取向在变,时尚潮流在变,对于自我的定位也在变。但无论如何,请不要遗忘我们的内心,只有内在的美好气质才能让我们始终充满能量。
为什么我从来不打扮
有的女性,通过日常或偶尔的装扮来愉悦自己,提升自己的形象。然而,也有一部分女性,要让她们乐于打扮还真得好好下一番工夫。下面是几种“拒绝打扮”的心理原因。
源于母亲的影响。如果母亲本身就不是很喜欢打扮的话,那孩子也会受其影响。这类女性认为,装扮自己好似用以捕获男人的“陷阱”,简直是对女性智慧和尊严的侮辱。
想成为特定的被爱对象。例如渴望成为母亲眼里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因为在她们看来,作为这类被爱的对象可以成为爱的见证,而由此获得的爱也被打上“真爱”的烙印。
想说“我只属于我自己”。小时候被妈妈当娃娃照顾的女孩儿,长大后她们本人往往也会过于女性化和注意细节,所以她们反而会常常拒绝这种彰显女人魅力的行为。
(摘自《心理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