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祝平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科技文化教研部 河南 郑州 450002)
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大学教育要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体育实践能力、身心健康、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可以归纳为健壮的体魄,高超的智能,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协作精神。”高等学校是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也是学生接受在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党的教育方针是否得到贯彻落实,关系到我国高级人才的培养质量,关系到我国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纲要》自2002年新学年开始先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施行,2003年新学年开始在全部高校推行,经过多年的普及推广,各地的贯彻落实情况、实施的效果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各学校领导对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视程度如何?教师的观念、认识程度怎样?学生的体育认知态度、体质状况、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是否有所变化?各级各类学校在实施过程中的差异性如何?在实施的过程中会不会产生新的问题等等?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对河南省部分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现实状况的调查研究入手,探讨在新《纲要》指导下的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并分析其成因,为进一步推动我省高校公共体育课的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本文研究了河南省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 19所高等学校的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现状,调查了河南省这些高等学校的相关管理者、在职教师、在校生。调查对象分为三个层次:1)在校大学生;2)体育教师;3)分管领导、体育系(部)主管领导
2.2.1 文献资料法
系统查阅了国内外相关著作以及 2008-2011年在国内正式中文期刊上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章90余篇,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
2.2.2 数理统计法
对所获数据运用国际通用软件 MicrosoftExcel、SPSS11.5进行统计学分析
2.2.3 调查法
(1)专家调查法
就影响学生从事体育与健康课的影响因素设计一份专家调查问卷,请13名从事体育教学多年、有经验的专家教授、一线老教师填写,对本文所涉及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咨询,以验证本文的可行性、科学性。
(2)问卷调查法
就“河南省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的现状、存在问题”设计两类调查问卷(教师调查问卷和学生调查问卷)。采用定点分层次随机抽样法,综合考虑地域因素确定调查对象和范围。共分 2个层次:1)向全省 19所高校(包括 2所高职院校)教师发放2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87份,回收率为93.5%。2)向全省19所高校(包括 2所高职院校)学生发放22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 2002份(其中男生 938人,女生 1064人),回收率为 91%。
3.1.1 河南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指导思想的认识现状
在对体育教师的调查中显示,自新《纲要》颁布以后,河南高校有 59.6%的教师转变了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增进学生健康”为出发点,但仍然有4成的体育教师未摆脱老思想,即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为出发点。这反映出教师的对公共体育课教学指导思想的认识不足,应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如表1)
表1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指导思想情况表(N=187)
3.1.2 河南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组织模式现状
笔者将现在河南省高校的体育课存在的教学组织模式概括为分段式、综合式、俱乐部式。三种教学模式有各自的优越性。在所调查的19所高校中,有89.6%的高校是采用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10.4%的学校采用的是综合型,没有学校完全采用俱乐部式的教学模式。其中的原因是:(1)现行的教育体制;(2)场馆设施、器材的影响;(3)师资力量;(4)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习惯。(如表2)
表2 河南省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组织模式情况一览表 (N=19)
3.1.3 河南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现状
(1)教材
各所学校所使用的教材的情况呈现出多样化、构成复杂的特点。出现了不同层次、不同形式、不同性质的体育教材。如表3所示,教师在实际教学的时候一般采用的方式是以统颁教材为蓝本,结合学校学生实际情况,加入自主创新的部分。学校补充的教材、自编的教材也占了一部分比例。
表3 公共体育课教材选用情况 (N=187)
(2)河南省高校体育课的项目选择
不管是在学校方面还是在学生方面,在体育课的选择项目上,都呈现了项目多样化、娱乐性的现状。各所学校也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爱好设计了一系列的项目教学。学生方面,从性别上看,男、女生之间的项目选择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如表4)
表4 学生对于体育课项目选择 男生(N=938)女生(N=1064)
(3)河南高校公共体育课的理论课现状
调研资料表明,多数院校对体育理论的教育基本上还是停留在每学期一次理论课、一张试卷;做得好一些的也只是一年举办几次讲座,参加的人数有限,也缺乏系统性。在内容上,基本是以介绍运动技术、战术为主,一些受学生欢迎的运动保健知识、新兴运动项目的介绍则十分匮乏,而对于体育文化的知识更少涉及。(如表5)
从表6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健康的概念仅有32.2%的学生表示有明确的概念,大学体育课程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这种现状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同时,学生对保健常识等知识的匮乏也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表5 理论课的需求情况(N=2002)
表6 大学生健康保健知识现状 (N=2002)
表5、表6表明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教育势在必行,并且体育理论教学内容单一匮乏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
(4)河南省高校教学组织形式现状
按照普遍的方式,笔者将教学组织形式分为按班教学、男女分班教学、兴趣分班教学、体能素质分班教学和俱乐部制。任何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的存在,必然有其合理的地方,但不会是十全十美的。
表7 教学组织形式统计表(N=19)
(5)河南省大学生对体育课的主观体验
由表8可以看出河南省大学生对体育课喜爱的程度很高,但是由于课程内容、组织形式的差异,造成了在不喜欢体育课的选项上,男、女生之间有显著差异。同时在表9中可以看出,学生对选项课、理论课的喜爱高于必修课。由此可见,选项课的自由、形式多样深受学生的期待,并且河南省大学生对于体育理论知识有较高的需求。
表8 是否喜欢体育课情况表(α=0.05)
表9 河南省大学生对体育课类型选择一览表(N=2002)
如表10所示,在体育课对于促进身体健康的作用的问题上仅有 65%的学生认为作用大,同时在选项“是”上,男女生的差异显著,同表8结合起来,可以证明现在体育课开设的部分教学内容可能不适合女生的需求。
表10 体育课对学生健康、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念作用表 (α=0.05)
(6)河南省大学生参与体育目的调查
体育参与的目的反映了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从表11可以看出,对于男生来说参与体育课的目的主要是强身健体、全面发展和满足兴趣、娱乐身心,而女生则主要是塑造体型和满足兴趣、娱乐身心。因此,在今后的体育课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该逐步改变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表11 学生参与体育目的情况表(N=2002)(α=0.05)
(7)河南省高校公共体育课评价现状
表12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师及学生体育考核意向表(α=0.05)
考核是课程建设的向导,考试的内容、方法、形式对教学过程起着指导作用。通过访谈了解到,各高校对于学生的体育课考核,逐步步入综合的轨道。
3.1.4 河南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现状
(1)河南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综合状况
课外体育活动是实现高校体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体育课重要的补充。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把课外体育活动认为是体育教学的一部份,是体育课的延伸。通过表13可以看出在所调查的大学生中,学生参与课外体育的积极性较高,而且也有多数同学掌握了一定的锻炼方法。能自发组织体育活动的人数也占相当的比例。
表13 河南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表 (N=2002)
通过表14、表15、表16可以看出河南省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习惯、积极性和自发性性别差异显著。男生的活动积极性明显高于女生。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性别本身的差异之外,活动项目、场地也应纳入考虑的范围。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应该多注意性别差异这一影响因素。
表14 河南省大学生锻炼习惯情况表(α=0.05)
表15 河南省大学生掌握锻炼方法情况表(α=0.05)
表16 河南省大学生组织课外体育活动表(α=0.05)
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的组织者,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体育课的质量,关系到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
3.2.1 体育教师的工作能力
调查发现,河南省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较高,完全能够胜任常规教学任务,也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但是离新时期体育改革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特别是在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创新、科研能力上还有待提高。(如表17)
表17 河南省体育教师工作能力评价表 (N=187)
3.2.2 影响河南省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原因
如表18所示,缺少进修、培训机会(89.8%)、缺乏竞争奖励机制(85%)、工作条件差(80.7%)和不受学校重视(69.5%)是影响河南省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原因。
表18 影响河南省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因素一览表(N=187)
4.1.1 河南省各所高校对《纲要》精神贯彻较好,基本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但是部分教师仍未将教学指导思想转变到健康第一,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上来。
4.1.2 河南省高校体育课教学内容呈现多元化、娱乐化的发展趋势,但是受场地器材、师资力量的影响,部分受学生期待的项目无法开展。体育教材也比较陈旧、贫乏。现阶段河南省各高校教学组织模式呈现多种形式并存的现状,形成分班教学与兴趣小组教学结合的现状。部分学校也推行了准俱乐部制的组织方式。河南省高校体育课评价仍然以技能、素质评价为主,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缺少过程评价,同时理论课的评价仍是薄弱环节。
4.1.3 河南省大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比较积极,但是男女差异较大,女生的活动积极性明显不及男生。且课外活动的场地、项目单一,缺少教师指导。
4.1.4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较高,但是离体育课改革的要求还有距离,特别是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及科研、创新能力方面有待提高。同时增加培训机会和完善竞争激励机制是加强师资建设的重点。
4.2.1 体育课教学的指导思想定位
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为目标,全面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任务要求和考评系统的改革,本着“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将课堂与课外体育活动统一起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全面发展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4.2.2 河南省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对策:以人为本,构建系统的科学的教学内容体系,以健康第一为本,重视理论课程建设,“搞活”教学组织形式,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确定教学方法。改革学生学习评价(考核)注重过程评价,淡化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注重个体差异,重视理论课的评价,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评价分离开。
4.2.3 以公共体育课为先导,将课外体育与公共体育课统一起来,使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综合体育课”。
4.2.4 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与提高。
4.2.5 从体育教育入手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习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价值观和体育价值观,正视社会压力,从兴趣入手,通过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全面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
[1]李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评说[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
[4]陈晓荣.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现状及未来发展对策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27(1):91-95.
[5]张刚.21世纪大学公共体育教学及其管理展望[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2009,18(6):89-91.
[6]陈琦.从终身体育思想审视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J].体育科学,2011(1):40-43.
[7]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8]郑建岳.大学生体育行为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9(6):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