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海燕 丁元林 万崇华 段丽萍 李 红 潘家华 赵芝焕
(广东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
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的提高是我国政府医疗工作的重要目标〔1〕。因此,生命质量量表的研究是近些年来学者关注的研究热点,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2〕。在此背景下,本课题组系统研制了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QLICD〔3~6〕,并应用一些方程模型、隐Markov模型等现代统计学方法对量表进行了评价〔7〕,但以往的工作主要建立在经典的测量理论(CTT)基础之上,而经典测量理论存在一些自身无法解决的局限〔8〕。概化理论(GT)是经典测量理论的解放和扩展,弥补了传统的经典测量理论的诸多缺陷;但是,在生命质量量表开发中的应用相对较少。本文拟用GT从微观角度对QLICD-GM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三个领域进行分析评价。
1.1 调查对象 调查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云南省人民医院1 024例慢性病患者资料。其中男619例,女405例;平均年龄(56.7±16.0)岁。包括8种慢性病如冠心病、高血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纳入标准:(1)符合8种慢性病诊断标准;(2)患者有一定的意识和读写能力;(3)自愿参加测评。
1.2 方法 调查员将量表发给患者填写,进行简单的解释和说明,完成后收回量表并核对量表的完整性。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概化理论的G研究方法。G研究是运用方差分析的思想,估计误差来源变异效应的大小及测量过程中误差来源的变异分量及所占比重。用SPSS15.0软件计算。
2.1 生理功能领域G研究结果 生理领域,研究对象在总方差中占的比重是81%,变异效应为14.61;时间的变异效应最小,仅占0.02%。见表1。
2.2 心理功能领域G研究结果 心理领域,研究对象、时间和条目之间交叉作用的变异效应最大,占48.96%;研究对象占40%,与生理领域的结果相比比重有所提高。条目的效应占的比例最小,仅为0.69%。见表2。
2.3 社会功能领域G研究结果 社会功能领域,条目与患者之间的交叉作用变异效应占37.14%,其次为患者、时间和条目的交叉效应,占33.9%,患者效应为27.10%。说明拟合效果尚可,但不同患者与条目的交叉作用过大。见表3。
表1 生理领域G研究结果
表2 心理领域G研究结果
表3 社会领域G研究结果
经典测量理论是传统的占据统治地位的测量理论,已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测量与统计分析方法。但是该理论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陷:①项目的难度和区分度严重依赖被测试样本;②经典测量理论的线性模型较粗糙,没有对误差形成进行深入的研究;③该理论中常用到的平行测验假设很难实现。
概化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逐步发展起来,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如在心理测量、教育测评等领域应用较多。概化理论相关研究在我国还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疾病生命质量研究中的应用相对更少。将经典测量理论与方差分析结合起来,运用实验技术和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能够从宏观领域和微观侧面,针对不同测量情境估计多种来源的测量误差,以提高质量。
本研究结果表明,该领域各条目的信度较好,拟合效果较好;心理领域对象、条目和时间之间交叉作用的变异效应最大,提示对交叉作用要加以关注,说明被测试对象中相同的两次测定,不同条目的得分变异比较大,提示治疗对患者的心理起到一定作用;拟合效果尚可,但不同研究对象与条目的交叉作用过大。
综上所述,概化理论既能从宏观领域进行概化全域评价,又能够从不同领域侧面进行量表的微观评价,为决策者提供理论的依据,弥补经典测量理论CTT的不足。为了使不同患者能够对条目保持一致性反应,社会领域的条目还要进一步修订。因此,本课题组拟进一步深入研制新版的QLICD-GM(V2.0)。
1 丁元林,孔丹莉,戴世忠.慢性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统计模型的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院院报,2002;20(6):463-4.
2 罗 娟,高春芳,李顺飞.我国基层慢性病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1;8(31):156-7.
3 万崇华.生命质量测定与评价方法〔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55-73.
4 张海娇,赵芝焕,万崇华,等.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之支气管哮喘量表的考评〔J〕.中国全科科学,2011;25:2871-4.
5 万崇华,张晓磬,李晓梅,等.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QLICD各量表的测量学特性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9;30(8):40-5.
6 高 丽,万崇华,周曾芬,等.慢性病生命质量量表中慢性胃炎量表研制〔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12):1447-9.
7 孔丹莉,张广恩,潘海燕,等.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在慢性病患者生存质量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统计,2007;24(4):380-2.
8 席仲恩,汪顺玉.经典信度理论和概化理论的计量学透视〔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4):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