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德清
(江苏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江苏 徐州 221000)
2007年6月,某500 kV变电站扩建2条500 kV线路,调试人员未经值班人员同意,擅自打开运行中的2号主变保护屏测量回路。因表计档位选择不对,造成2号主变保护误动作的重大停电事故。
经调查,在该起保护误动跳闸事故中所使用的工作票中,内容正确,工作地点明确,运行人员工作许可规范、现场注意事项交代详细;二次现场安全措施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第10章第8条“在全部或部分带电的运行屏(柜)上进行工作时,应将检修设备与运行设备前后以明显的标志隔开”的规定布置正确、完善,相邻运行保护屏前、后设置悬挂了红布幔并放置“运行设备”警示牌,检修保护屏前、后放置了“在此工作”和“检修设备”的警示牌。保护误跳闸原因是调试人员擅自扩大工作范围,未经许可在运行屏上进行测量工作。
在许可手续齐全、安全措施完善的情况下怎么会发生误动运行设备行为呢?调查发现,调试人员打开的2号主变保护屏与检修保护屏相隔5个屏位,由于距离较远,该屏没有相应的安全警示措施。在实际工作中,对于距离较远的运行屏一般不做安全措施。这种方法对于工作地点较少的定期保护校验工作能满足安全要求,但对于大型改、扩建项目,尤其是新增、更换保护屏等规模大、工作地点多的工程存在一定隐患。
为加强电力生产现场管理,规范变电二次设备作业现场安全措施的设置,保证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和电网安全,2008-06-25江苏省电力公司颁发了苏电安〔2008〕994号《变电二次设备作业现场安全措施设置规范》文件。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在全部或部分带电的运行屏(柜)上进行工作时,应将检修设备与运行设备前后以明显的标志隔开”的规定,结合电力生产的实际,规定了变电二次设备作业的范围和红布幔使用设置要求。
《变电二次设备作业现场安全措施设置规范》的颁发实施意义十分重大。在详细规定安全措施设置范围、要点的同时,又图文并茂地指导运行人员如何去设置安全措施,详细到一个压板、一个转换开关等,不但起到了超强预控作用,而且使安全措施布置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图1所示即为屏前安措示意。
图1 邻近运行屏红布幔布置
2010-08-16,国家电网“西电东送”和华东电网“北电南供”的某500 kV特大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项目开工。面对工期长、人员多、验收频繁、启动操作复杂等情况,为保证工程改造期间不发生责任事故,在严格执行国网公司“安规”和江苏省电力公司《变电二次设备作业现场安全措施设置规范》规定同时,根据施工特点,结合现场实际,在二次设备安全措施设置方面采用了“二次设备安全措施‘三道防线’设置法”,顺利完成了母差、主变、线路、高抗保护屏、测控屏等49面屏的新增、更换、调试工作,该法得到了同行的一致好评。
红布幔设置对邻近运行保护屏起到了非常好的保护作用,有效杜绝了误动运行设备行为。在严格执行《变电二次设备作业现场安全措施设置规范》的同时,为防止调试人员擅自打开距离检修屏较远的运行保护屏,将保护室内没有检修工作的保护屏前后用0.3 m宽的红布幔,在距地面1.3 m处(约为保护屏前、后门锁的高度)用胶带粘贴,提醒调试人员该保护屏正在工作,切勿碰触,如图2所示。
图2 第1道防线——横向布幔
现场运行规定要求“运行中的保护屏必须上锁,且施工人员未经运行人员同意不得擅自打开”。目前,变电站各种类型保护屏前门可以锁住,而后门均无法上锁,随时可以打开。在工作中,曾发现过数次屏后的红布幔有松动现象,说明不经过运行人员同意擅自打开无工作的保护屏现象依然存在。为彻底杜绝此现象发生,在第1道防线的基础上,设置了第2道防线——“软锁”封门。“软锁”即一张注明“运行设备,严禁打开”的一次性使用的黄色封条(如图3)。将封条粘贴在运行保护屏后门的门锁处。运行人员一旦发现有撕裂现象,立即要求停工查询,在没有查出违章人员之前,坚决要求停工。实践证明,这第2道防线能彻底杜绝调试人员擅自扩大工作范围、碰触运行屏的现象。
图3 第2道防线——“软锁”封门示意
综自改造的特点之一是二次操作非常频繁,新增、更换保护多,电压、电流回路错综复杂。任何一个出口压板的漏投、错投均有可能造成大面积停电事故。为防止发生保护装置误操作事故,设置了第3道防线——压板脱离,即在二次回路有工作时,不但将检修保护屏至运行保护屏的跳闸出口、失灵出口压板停用,而且取下并由专人保管。压板两端用干燥的红色布条缠绕(如图4),并将压板投、停情况作为交接班重点进行检查,以保证在工作没有终结之前始终处于停用状态。据统计,长达10个月的综自改造工程中,共停、投压板1500余次,使用该方法没有发生一次压板多投、漏投现象。
图4 第3道防线——压板脱离实用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