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侯耀晨 图/刘烁
中国石都——云浮,有一家年轻而充满文化氛围的石材企业,它就是云浮市东润创展石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润创展”)。仅其旗下的东润石材城,占地面积就有450亩,拥有可容纳近百家石材企业的标准厂房,以及酒店、银行等综合性配套服务设施。
“石海无边,东润领先”。在云浮市委宣传部卢利文科长带领下,我们一行人拾级而上,一个楼梯拐处,东润创展的企业宣言赫然在目。古喜泉的办公室,则有一幅书法家的字,借用南宋大儒朱熹的一首诗将古喜泉的姓名和个人志趣暗喻其中:“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990-2000年这一段时间,云浮石材的高速发展,激励众多云浮人外出开设门店销售来自家乡的石材,并逐渐成为所在地各种大型工程的石材供应商。这批人后来成为构筑云浮石材国内外销售网络的中坚力量,现在云浮有50%的大老板都走这过条路,古喜泉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就是我们公司给自己的一个定位,我不是最大,也不是最强,但我从思维也好,发展方向也好,做一个领头羊的感觉。人家不做的,我去做,人家不敢尝试的我去尝试。不是说我一定要比人家强,比人家大。”开始采访前,古喜泉如此解释把“东润领先”张贴于醒目位置的用意。
当我们了解到眼前这个70后,已掌控着包括云浮市东润石材城、东润海鲜酒家、四会市东润石材厂、云浮市东润石材厂、东方红石材矿山等关联企业,以及其遍布海内外的业务时,还是很难把他和当年那个16岁就出来创业,初三毕业时甚至没钱拍毕业照的少年联系起来。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1980年前后的云浮人,多数处于穷则思变的创业热情中。古喜泉初中刚考完试,就跑到江门一家砖厂去打工。随后,他从借来的3000元起家,开过汽车修理厂,当过砖厂小老板,期间几经沉浮,一度时期汽修厂生意失败时一家人只好寄居在亲戚家。
但是,初中时在雕刻培训班产生的石材情结,以及这个行业的商机吸引了古喜泉。1994年,他在四会市租了小门店作为根据地,一边销售云浮石材,一边承接当地石材业务。最初他雇用手扶拖拉机运石材,几个小时就到了珠三角。当时一次最多只能拉100平米,但就地卖掉后还能赚几百块。这个生意,比起其他行当,似乎既稳当,也更容易赚钱。
就这样,从一个小门店做起,先是几十平方米,再到几百平的店面,古喜泉慢慢找到了感觉。在经营石材生意同时,他还利用自己在当地积累的人脉,从事石材装修业务,先后承接了四会文化广场、广宁人民广场以及四会一些街道改造等大工程。
1998年,古喜泉在四会市开了一间石材加工厂,就地加工就地销售。期间,由于一个香港客商需要大量的“封开花”,为了降低采购成本,古喜泉在封开县罗董镇承包了一个总储量有100万立方米的大石山,并开设了一个占地面积近百亩的封开花荒料销售市场。没想到,这笔生意做起来后,古喜泉无意中成为“封开花”品牌的独家拥有者,并主导了“封开花”石材市场供应链。
随着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古喜泉除了通过东润石材城集聚云浮当地石材加工力量,通过与外国多家石材企业合作获取阿富治汗等图国内外优质矿山的开采权之外,还加大了对新材料、新工艺的创新力度。
在会谈中,古喜泉向我们展示了利用石材废料经高温压制而成的“环保砖”。据古喜泉介绍,这个月底就要投产的环保砖,其加工工艺达到了纳米级,产品附加值极高,而且市场需求大。当前包括福建水头、山东莱州、意大利等很多具备先进石材加工处理能力的地方,还没有人能真正做出来。
古喜泉还透露了一个目前来说颇具前瞻性的生意,这就是由东润创展和青岛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联合研发的城市地下空间再利用项目。比如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衡温、衡湿和低噪音的高级影院,利用创新打桩技术在城市广场下面建设停车场等等。
不过就东润创展正在进行的与云浮石材有关的创新项目来说,古喜泉对提升石材工艺品的文化含量和附加值倾注了更大的热情和希望。
“一个石头没雕出来,放在路边人家还要骂,但你雕成一个工艺品,它就有工艺品的价格。”古喜泉认为云浮人不能光赚卖石头的钱,还要想办法加工销售“有文化的石头”。比如禅宗六祖故乡在云浮,从一个下下人,到世代仰望的大圣人,六祖的故事和精神可以激励很多普通人。六祖的头像,大家可以放到家里边。中国人用他教育下一代向六祖学习。“如果每一家人都买一个六祖的雕像,从一块破石头,到一个工艺品,到一个教育孩子的道具。我觉得这个价值就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