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存在,又不存在

2012-06-24 12:16祝勇
幸福·少年版 2012年4期
关键词:个人主义字条张爱玲

祝勇

在美国柏克莱大学,张爱玲几乎是一个隐形人。她喜欢昼伏夜出,刻意地躲开人群。据她的助手、学者陈少聪介绍,张爱玲通常是下午到办公室,等大家都下班了,她仍留在那里。大家只是偶然在幽暗的走廊一角,瞥见她一闪而过的身影。“她经常目不斜视,有时面朝墙壁,有时朝地板。只闻一阵脚步声,廊里留下似有似无的淡淡粉香。”

陈少聪与张爱玲同在一间办公室办公,只是中间隔了一层薄板。外间是助手的,张爱玲在里间。所以,张爱玲每天不可避免地要与陈少聪打一个照面,她们互相微笑一下,或者点头致意,这种最低限度的交往,是她们每天必须履行的程序。后来,她们连此也嫌麻烦。每天下午张爱玲要来的时候,陈少聪干脆及时地躲开。

“我尽量识相地按捺住自己,不去骚扰她的清静,但是,身为她的助理,工作上我总不能不对她有所交代。有好几次我轻轻叩门进去,张先生便立刻腼腆不安地从她的座椅上站了起来,眯眼看着我,却又不像看见我,于是我也不自在起来。她不说话;我只好自说自话。她静静地听我吞吞吐吐地说了一会儿,然后神思恍惚答非所问地敷衍我几句,我恍恍惚惚懵懵懂懂地点点头,最后狼狈地落荒而逃。”

1952年,张爱玲离开上海,只身来到深圳罗湖桥,准备从此进入香港。这里是上海到香港的陆上必经之途。罗湖桥的桥面由粗木铺成,桥的两端分别由中英两方的警员把守。香港警察把入境证拿去检查时,张爱玲和从中国一起出走的人群眼巴巴地长时间等待。在他们的焦急与无奈面前,香港警察不失时机地表现了他们的傲慢。他们若无其事地踱步,心态悠闲。有一名中国士兵见状,走到张爱玲身边,说:“这些人!大热天把你们搁在这儿,不如到背阴处去站着吧。”张爱玲转头看他,那个士兵穿着皱巴巴的制服,满脸孩子气。人们客气地笑了笑,包括张爱玲在内,没人采纳他的建议。她紧紧贴在栅栏上,担心会在另一端入境时掉了队。这是张爱玲最后一次体会来自同胞的温暖。那条看不见的边界,从此把张爱玲的生命分为两截。上海公寓里的流言与传奇,在她身后,被铺天盖地的标语和口号迅速湮没。

如同默片里的人物,张爱玲很少发出声响。她把自己视为一件珍宝,秘不示人。陈少聪说,每过几个星期,她会将一沓她做的资料卡用橡皮筋扣好,趁张爱玲不在时,放在她的桌上,上面加小字条。“为了体恤她的心意,我又采取了一个新的政策:每天接近她到达之时刻,我便索性避开一下,暂时溜到图书室里去找别人闲聊,直到确定她已经平安稳妥地进入了她的孤独王国之后,才回到自己的座位来。这样做完全是为了让她能够省掉应酬我的力气。”

张爱玲在柏克莱大学两年的时间内,完成了她的研究工作,并撰写了论文。但很少有人看见过她。我询问过当年在中国研究中心和东语系工作过的教授,并得到印证。1971年,张爱玲的上司陈世骧去世,张爱玲参加他的葬礼,是她在柏克莱屈指可数的公开露面。但她只待了几分钟,就匆匆离去了。对于很多人而言,张爱玲只是一个名字,而不是身体。

张爱玲爱上了苦行僧一样的生活,并且因此而上瘾。锲而不舍的水晶最终成为为数不多的进入过她的居所的人,他对她生存环境的描写如下:“她的起居室有如雪洞一般,墙上没有一丝装饰和照片,迎面一排落地玻璃长窗。”给我印象极深的是“雪洞”的比喻,有一种尖锐的肃杀感。

张爱玲坚持不与人交往。水晶送书给她,她退回来。她生病,陈少聪去探望,知道她不会开门,便按了门铃,把配好的草药放在门外地上。几日后,陈少聪上班,发现自己书桌上有一个字条,是张爱玲的笔迹,压在一小瓶“香奈儿五号”香水下面,字条写着:“谢谢。”胡兰成说:“她是个人主义的,蘇格拉底的个人主义是无依靠的,卢梭的个人主义是跋扈的,鲁迅的个人主义是凄厉的,而她的个人主义则是柔和的,明净。”

张爱玲在柏克莱的工作十分吃力。陈世骧认为她没有像她的前任夏济安和庄信正那样,“遵循一般学术论文的写法”,“而是简单的片段形式”,因此,她的“论文”始终难以发表。只有夏济安的弟弟夏志清极早地发现了张爱玲的才华,1961年,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中,为张爱玲设一专论。

张爱玲在丈夫去世26年后死去。这意味着她独居了26年。那一年是1995年。我在上班的路上读到这个消息。我忘了自己当时想了些什么。回忆起来,这则消息在当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一个旧日的作家死了,仅此而已。《倾城之恋》之后的张爱玲,过着怎样的日子,对我们,并不重要。

后来我才知道,她在公寓里死后好几天,才被邻居发现。她死的时候,家徒四壁。房间里几乎没有家具,一盏白炽灯泡,连灯罩都没有。没有书,包括她自己的书,以及她最喜欢的《红楼梦》。

猜你喜欢
个人主义字条张爱玲
九月雨
一张字条引发的思考
那些年,我收到过的“小字条”
鲁迅的个人主义思想初探
——以《文化偏至论》为例
梦里梦外——评张爱玲《天才梦》
张爱玲在路上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流变的历程
概念起源时间错了
互不理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