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业厅厅长任永昌
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发展方式全力推进四川现代农业强省建设
□四川省农业厅厅长任永昌
这次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2011年和研究部署2012年农业工作,全力推进四川现代农业强省建设。
2011 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农业部的关心支持下,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决策部署,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省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实现了“十二五”开门红。
——以保障供给为首要任务的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2011年,全省粮食总产367亿kg,比上年增产3.9亿kg、增1.1%,实现“五连增”,时隔12年再创历史新高。大春、小春季季增产,单产、总产双超历史。全省21个市州有17个增产、9个创历史新高。油菜籽总产215.3万t,比2010年增产10.1万t、增4.9%,连续十年创历史新高。
——以确保农民增收为核心目标的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全省新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8.93万hm2、改造提升46.33万hm2,建成万亩示范区308个,基地面积累计达196.67万hm2。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马铃薯产量已上升到全国第一,茶叶由第四上升到第二,蔬菜由第五上升到第三,水果、食用菌、中药材、蚕桑、花卉等作物产量进入全国前列。由于产量增、行情好,农业为农民人均增收301.9元,其中粮油作物增收149.8元,经济作物增收152.1元。预计全年农民人均增收1 000元左右、增长15%以上,增速超过“十一五”平均水平。
任永昌厅长在全省农业工作会上作主题报告
——以提高生产效率为根本出路的农机化水平大幅提高。全省新增农业机械45.4万台,农机总动力达3 378万kW,比2010年增长7.1%;完成机耕250万hm2、稻麦机收103.6万hm2,其中水稻机收首次突破千万亩大关;新增机电提水设备3.2万台套/18.0万kW,新增提水控灌面积1.52万hm2;新建机耕便民道2.9万km。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35.8%,提高5.2个百分点,增幅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
——以保障消费安全为前提条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全省新增无公害农产品产地78.47万hm2,累计认定面积266.13万hm2;新增无公害农产品510个、绿色食品219个、有机农产品139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23个,累计认证登记“三品一标”产品3 258个,安全优质农产品品牌数量居西部第一。全年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合格率为97.8%,同比上升0.3%。
——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重要标志的农业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建成高标准农田13.97万hm2,全省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203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4.1%;推广测土配方施肥307.27万hm2,实现节本增效22.8亿元。新建户用沼气池27.7万口,全省沼气池保有量累计达552.7万户、居全国第一,占适宜农户的60.4%。遂宁、攀枝花、成都3个市和双流等21个县被省政府命名为首批沼气化市县。
同时,全省农业灾后恢复重建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农业对外交流与合作多层次、宽领域开展,农业宣传多角度、全方位报道农业工作的重点和亮点,农场系统连续12年实现盈利,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农民教育培训、农机安全监理、农业信访等工作也取得新进展。
2011 年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有力保障了农产品供给、农民持续大幅增收,为抑制物价过快上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重要支撑,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此,省委、省政府和农业部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农业部的大力支持,得益于省级有关部门的鼎力协作,得益于全省农业系统的努力工作,得益于广大农民群众的辛勤劳作。
一年来,全省农业系统齐心协力、开拓进取,卓有成效地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创新和完善了特点鲜明、高效管用的工作方法和具体做法。集中体现在以下“五个更加注重”:
一是更加注重争取省委、省政府支持,着力优化现代农业发展环境。我们主动把农业工作融入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进行谋划,紧紧围绕大局抓农业,努力把行业规划、部门工作上升为党政决策、政府行为,为农业部门开展工作争取政策、营造环境。先后争取省委、省政府下发了《2011年农业增产增收的意见》、《关于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建设1 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工程规划纲要(2011-2015年)》、《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四川省现代农作物种业提升工程建设规划(2011-2020年)》、《关于进一步健全乡镇或区域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了全省春耕生产现场会、《建设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工程规划纲要》启动实施推进会、农畜育种攻关暨现代农作物种业工作会、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工作会等会议。四川省农业厅及时将产业发展动态、农业工作亮点以及领导关注的热点等形成专题报告,送省委、省政府领导。2011年,省委、省政府领导对省农业厅工作批示130件,其中肯定表扬批示62件,比2010年增加14件。同时,我们主动沟通协调,争取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省级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先后建立了农科教工作、高标准农田建设、现代粮食产业基地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农民负担监管等联席会议制度,
二是更加注重项目谋划实施,着力强化现代农业发展项目支撑。我们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五大重点领域,通过提早谋划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强化整合力度,落实责任分工,加强督促检查等措施,全面推进重大项目建设。2011年,四川省农业厅会同省发改委、省财政厅下达各项农业资金125.8亿元,比2010年增加12.3亿元,增长10.8%。通过实施良种良法到田入户及粮油高产创建、现代种业提升、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预警与控制、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体系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项目,大力推进“米袋子”工程建设;通过实施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等项目,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千亿示范工程建设;通过实施新增农资综合补贴粮食基础能力建设、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能力高产稳产粮田建设、省级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及测土配方施肥、农业有机质提升等项目,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工程建设;通过实施农村户用沼气、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养殖场大中型沼气、沼气服务网点建设等项目,大力推进农村能源工程建设;通过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机电提灌站建设、农村机耕道建设、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等项目,大力推进农机化工程建设。以上重大项目的实施,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项目支撑,也为加强农业系统自身建设创造了条件。
三是更加注重生产和市场“两手抓”,着力拓展现代农业发展空间。我们始终坚持一手抓农业生产,一手抓农产品品牌打造和市场开拓。集中成片推进现代粮食产业基地建设,在10个县、100个乡整建制推进粮油高产高效创建活动,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四新”示范和促进良种、良法、良制、良壤、良机“五良”配套,带动大面积平衡增产。大力实施现代农业千亿示范工程,扎实抓好万亩示范区建设,积极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推进标准化生产。突出抓好农业防灾减灾,加强病虫害防控监测预警,推进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全省统防统治面积达3 000万亩次。在农业生产关键时段,及时调度农情,组织专家会商研判形势,下发指导意见,先后派出40余个工作组和专家组深入一线督导生产。
在抓好生产发展的同时,我们下大力气抓好农产品营销,下发了做好农产品市场开拓工作的意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加快形成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大营销格局。以各类展示展销活动为平台,大力培育打造品牌农产品,努力开拓“川字号”农产品市场。先后成功举办第二届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优质农产品迎春大联展、第二届中国·四川彭州蔬菜博览会、绿色食品宣传月、第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2011四川暨川藏高原优质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北京展销周等展示展销和宣传活动。特别是举全系统之力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规格高、规模大、盛况空前,贸易成交金额602亿元,创历届之最;其中四川签约项目70个、金额331亿元,贸易合同成交114.8亿元,参展企业数、投资和贸易签约量、销售成交额居各参展团之首。
四是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增强现代农业发展活力。创新农村土地经营机制,开展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和经营权登记试点,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推广土地股份合作社、“大园区、小业主”等模式,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全省耕地流转面积71.6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18.5%。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开展合作社理事长培训,指导合作社建章立制,推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通过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公司+农户等模式,把千家万户组织起来,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全省经工商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8 441个,入社成员165.9万户,带动农户337.8万户;有256家合作社实现农超对接,对接金额10.7亿元。农业保险向纵深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增加到5种,承保面积近333.33万hm2,提供风险保障142亿元,赔付212万农户2.5亿元;特色种植业保险蓬勃发展,参保面积超过4万hm2。休闲农业快速发展,吸纳超过430万的农民就业增收,产业规模和效益跻身全国前列。
五是更加注重系统自身建设,着力增强服务现代农业发展能力。强化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在41个农业大县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项目,完成7 700名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为16个市(州)、37个县(市、区)的280个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新建农民培训教室等业务用房,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启动了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实验室建设,全省县级监管机构由2010年的66个增至179个,市州质检机构仪器设备更加完善,县级质检站建设数量翻番。强化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为21个市州配备了执法专用车,举办了2期省级农业执法培训班,圆满完成全省农业执法人员三年轮训计划。强化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完成“金农工程”一期项目建设任务,完善了市州农情调度系统、35个农业大县农业经济运行监测系统。先后举办了分管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化工作局长培训班,提高了农业干部队伍素质;组织了农业系统迎国庆文艺调演,展示了广大干部职工良好的文化素质和精神风貌。
2012 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中央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各地各部门重视农业、支持农业的氛围更加浓厚,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许多有利条件。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面临“四个加大”:一是农业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二是粮食持续增产难度加大,三是保持农产品价格稳定难度加大,四是农民增收难度加大。2012年全省农业工作将继续以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为平台和抓手,着力建设大基地、培育大产业、打造大品牌、开拓大市场,千方百计巩固增产增收的好形势,为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基础保证;力争粮食增产5亿斤以上,建设300个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建设高标准农田13.33万hm2,农业为农民人均增收150元、力争200元,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5个百分点,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全力夺取粮食生产好收成。2012年粮食生产基础是稳定面积,重点是提高单产,核心是依靠科技,关键是抓好防灾减灾。要继续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推动各方力量向重农抓粮集中、各种资源向粮食生产汇集、各类项目向粮食主产区倾斜,合力推进粮食生产。一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抓好农业“四补贴”等政策落实,积极稳妥推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千方百计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686.67万hm2以上。二要抓好集中育秧育苗。大力推广商品秧,采取“统一育秧、分户移栽”等方式,促进优质高产新品种的普及推广。川南旱区要通过集中育秧育苗、育旱秧以及覆盖栽培等有效措施,实现抗旱保栽。三要深入开展高产高效创建活动。继续在10个县整县、100个乡整乡推进创建活动,建设示范片450个以上、面积33.33万hm2以上,深化“四新”示范和“五良”配套,辐射带动全省创建面积200万hm2以上。四要扎实推进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在集中精力抓好88个粮食生产重点县的基础上,巩固提升广汉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推进以仁寿为代表的丘陵地区、以宣汉为代表的盆周山区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着力打造一批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粮食生产核心区。五要抓好科学防灾减灾。科学应对干旱、洪涝、低温冻害等自然灾害,尤其是对川南、攀西的旱情决不可掉以轻心,必须提前谋划、及早动手、掌握主动。要加强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控和重要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监控、阻截和防除。建立重大病虫防治示范区46.67万hm2以上、绿色防控示范区20万hm2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3 000万亩次以上,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4%以内。
——扎实抓好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提升发展。以实施“现代农业千亿示范工程”为抓手,突出建设大基地、培育大产业。一要扎实抓好万亩示范区建设。项目县要细化实施方案,新建和改造提升2~3个万亩示范区。深入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建设规模要逐步达到666.67hm2。加快培育一批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2012年,省上还将认定一批万亩示范区和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二要大力推进产业基地提升发展。40个产业基地强县和20个强县培育县,要在提高规模化、良种化、科技应用、质量安全、品牌化和组织化“六个水平”上下功夫,促进基地提质增效。2012年,四川省政府还将命名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三要加快培育优势产业带。进一步做大川西蔬菜、川西南名优茶、龙泉山脉特色水果产业带,打造川中柠檬、龙门山脉优质猕猴桃、攀西设施蔬菜等产业集中发展区,继续培育千亿蔬菜产业、三百亿水果产业和百亿茶叶、中药材、食用菌、蚕桑、花卉等优势主导产业。四要抓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大力实施特色效益农业品种改良工程和种子种苗繁育工程,加快建设一批区域性省级良种繁育基地,加快建立与产业发展相适应、与产业布局相协调、以集中育苗供苗为重点的县级良种繁育基地,逐步形成省、县、基地三级配套的良种繁育基地。五要抓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已命名的成都市、南充市、广安区要严格按照规划,精心组织实施,高标准建设示范区,发挥好示范带动效应。新申报的攀枝花市、苍溪县、泸州市江阳区和眉山市东坡区,要抓紧做好规划编制和启动工作。
——大力促进农业机械化持续快速发展。深入贯彻国务院和省政府农机化发展意见,优化装备结构,转变服务方式,促进薄弱环节农机化发展。一要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做到“三个重点倾斜”,即在环节上对耕播收特别是机械化播种、水稻机插秧重点倾斜,在区域上对粮食生产大县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培育县)重点倾斜,在对象上对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重点倾斜。二要启动实施“农机化示范县建设工程”。围绕在区域上实现平原地区农机化全面突破、在作物品种上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率先突破、在薄弱环节上实现机械化育插秧重点突破,开展农机化示范县建设,带动全省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到2015年,在全省建设60个农机化示范县。三要加强机电提灌设施和机耕便民道建设。修复改造提灌机械7万台次,新建和改造机电提灌站2 000处,建立完善重点农机抗旱服务队30个以上,确保机电灌溉能力达到133.33万hm2以上、提水能力35亿m3。建设机耕便民道4万km。四要加强农机质量和农机安全监管。抓好质量保障督导,组织开展“放心农机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和农机打假春季、秋季专项行动。加强农机安全的源头监管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
——强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高标准农田工程规划纲要》,强化政府推动和宣传发动,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大力度整合项目,大规模开展示范,推广平坝区格田化、丘陵区梯格化、山区梯田化模式,实现田网、渠网、路网配套,提升农田排灌能力、土壤培肥能力、农机作业能力。2012年,在全省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区1.33万hm2,带动完成13.33万hm2建设任务;创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服务模式,推广配方肥施用面积4 600万亩次;扩大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实施规模,推广稻田秸秆还田腐熟、绿肥种植和土壤酸化改良面积26.67万hm2。加强耕地重金属污染监测,组织开展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防治。加强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建设,全面启动补充耕地质量评定工作。
——不断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坚持“源头入手、标本兼治”,一手抓农业标准化,一手抓执法监管,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一要抓好体系建设。强化标准、检测、认证、风险应急和执法监管五大体系建设,抓好人员培训和能力提升。重中之重是确保年底前所有涉农乡镇农技站增挂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站牌子。二要抓好标准化生产。坚持突出重点和全面推进相结合,制(修)订农业地方标准40项,完善标准体系。以基地强县和粮食生产大县为重点,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活动,整建制推进农业标准化。三要抓好风险监测和应急处置。进一步扩大例行监测规模、增加检测参数,全年抽检样品1.5万个。充分运用监测结果,加强风险分析和舆情监测,完善应急预案,有效预防、处置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四要抓好综合治理和执法监督。坚持集中整治和日常监管相结合,加强执法监督抽查,强化检打联动和综合执法,进一步加强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监管。对潜在隐患和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整治,保持高压严打态势,消除隐患。
——启动实施现代农作物种业提升工程。认真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加快种业发展的意见,启动实施种业提升工程建设规划,巩固提升“川种”优势。一要抓好种子生产基地建设。争取财政投入,在优势制种区建设一批政府主导、企业掌控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的种子生产基地。二要扶持优势企业做大做强。推动商业化育种资源、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优势种子企业流动,探索建立育繁推一体化的商业化育种新体系。积极推动种子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种子企业。三要提高供种保障能力。稳定制种面积,强化生产过程监管,整顿收储秩序。加强种子质量抽检和市场监测,依法查处套牌侵权等违法行为。抓好种子备荒储备和余缺调剂,确保四川省种子数量充足、质量可靠、价格稳定。四要严格品种管理。严格品种试验管理,规范试验和审定程序,严把审定关口。大力开展新品种展示和推广,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
——着力打造大品牌和开拓大市场。一要培育打造知名品牌。以“三品一标”为载体,着力做大区域公用品牌、做强企业品牌;2012年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400个、绿色食品150个、有机农产品50个,登记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10个。二要加快培育市场流通主体。加强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支持产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就地建设农产品加工、包装、冷贮等配套设施,发展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同时努力壮大农民营销大户、营销经纪人队伍。三要继续抓好市场开拓。组织动员相关企业参加国内外大型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继续开拓“川”字号农产品“北、上、广”市场。大力推行农超、农校、农批、农市等产销对接模式,减少流通环节。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促进农业国际贸易,深化和创新川台农业合作,进一步拓展港澳台和国际市场。
——全面提升农村能源建设质量和效益。一要继续普及农村户用沼气。实施好农村沼气民生工程,新增沼气用户25万户。争取省政府认定一批沼气化市县。二要建设沼气工程。围绕新村开展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养殖小区集中供气工程和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建设,实现沼气集中供气试点区供气率达到50%以上,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三要拓展农村能源建设领域。启动实施首批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力争新争取一批示范县。实施好节能减排CDM项目,开展秸秆能源化利用,推进农村省柴节煤炉灶升级换代,在“彝家新寨”和藏区推广高效低排生物质炉灶。四要完善沼气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推广“托管式”、“菜单式”和“建管合一”等服务模式,力争后期服务覆盖率达到50%以上。
——切实深化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一要加强乡镇农村经营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好韩长赋部长对经管队伍建设的指示,明确乡镇承担农经职能的具体机构,鼓励支持乡镇办好农经站,做到有机构管事、有专人理事、有经费办事。二要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继续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有条件的市州要选择1~2个村自行试点,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推动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建设30个土地流转信息服务平台。健全农村土地承包仲裁调解体系,加强仲裁庭建设和仲裁员队伍培训。三要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水平。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一手抓发展、一手抓规范,深入推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保障农民成员的民主权利,提高合作社的质量和建设水平。大力发展跨区域、综合性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省级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创建和“企社共建”活动。组织开展《合作社法》执法检查,推动合作社扶持政策落实。四要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健全以政府为责任主体的农民负担监管体系,加强“一事一议”和财政奖补监督指导,督促各地落实减负惠农政策。同时,尽快出台《四川省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规范化管理办法(试行)》,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
——抓好农业科研创新。一要强化农业科研公益性定位。加大对公益性农业科研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市(州)农业科研单位在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中的作用。二要推进农业科技管理创新。坚持分类评价,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改变重论文轻发明、重数量轻质量、重成果轻应用的状况。三要把握农业科研创新重点。要以高产、优质、适宜机械化种植为导向,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种,集成一批推动主导产业提质增效的配套技术,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四要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建设。以产业为主线,以产品为单元,打破部门、地域、行业、单位、学科界限,组建专家团队,把专家整合在产业链上、把团队建在基地上,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效率。
——抓好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川委办[2011]29号”文件下发后,成都、甘孜、巴中、宜宾、阿坝等市州政府已出台贯彻实施意见,绵阳、乐山、资阳、达州等市已完成贯彻意见起草,其余市州行动迟缓。各地一定要按照中央和省上的有关要求,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一要全面履行农业公共服务职能。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机构是国家设立在基层的公益性服务组织,是各级政府为农民提供农业公共服务的桥梁和纽带。各地要按照“川委办[2011]29号”文件要求,整合农技农机综合设置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全面落实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有害生物防控、农机管理与技术推广等岗位设置,确保公益性职能全面履行。二要切实理顺管理体制。建立“服务在乡、管理在县、双重领导、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提倡“三权归县”。也可实行县级派驻农技人员,人员、经费由县农业部门直接管理。三要建立一支精干的队伍。全面推行人员资格准入和农技职(执)业资格证制度,力争在2~3年内实现专业农业技术人员占总编制的比例不低于80%。制定考核办法,量化考核指标,科学确定考核权重,实行县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农民三方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职称评审、岗位等级晋升、续签聘用合同、兑现工资绩效的依据。四要积极落实投入保障。重点是落实好“一个衔接、两个覆盖”,即“乡镇农技人员工资待遇与当地事业单位的平均收入相衔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所有农业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争取财政支持,对完成改革与建设任务、农技推广成效显著的乡镇农技站实行“以奖代补”。
2012 年,省农业厅将把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对市州农业工作目标考核,开展专项督查。市(州)要加大对县级工作的指导,确保政策、人员、资金、条件、制度“五到位”。
——抓好现代农业人才培育。一要加强农业科研人才培养。依托现有重大科研计划、项目和基地建设等,重点培养一批中青年农业科研优秀人才。引导农业院校根据产业发展需求,调整优化学科结构,改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高校为农服务和输送人才能力。二要加强基层农技人员培训。依托农技推广示范县等项目,采取产业办班、集中调训、专业进修和学历提升等方式,促进基层农技人员业务知识更新。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岗计划,引导和鼓励高校涉农毕业生到基层开展农技推广服务。三要加强农民科技培训。依托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等项目,培养职业农民(种养大户、农场主)。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重点,加强机防手、农机操作与维修、农产品加工、农村沼气等涉农人员培训,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积极发展农民田间学校,广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大力提升普通农民科学种田水平。
——抓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积极响应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实施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工程,整合阳光工程、农技推广示范县建设、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建设等项目,选择50个产业基地县建立500个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大培训、大示范、大推广“三大行动”,完善“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成果转化快捷应用长效机制,动员组织全省农业科技人员,深入一线开展服务,示范主导品种133.33万hm2、推广主推技术200万hm2,完成实用技术培训2 000万人(次)以上,带动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入户率达到90%以上。
当前,四川发展现代农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从农业系统自身建设看,还存在一些不适应:一是贯彻落实农业重大决策面临新考验。换届后党政分管领导和农业部门负责人变化较大,尽管综合素质都很高,但把握农业农村政策需要一段时间,熟悉农业农村工作有一个过程,可能导致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和重视打折扣。二是干部队伍思想观念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不适应。不少干部缺乏市场、开放、竞争和创新意识,想问题、编规划、做决策跳不出当地农业的圈子,贯彻上级指示习惯照抄照搬,满足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提不出新思路,想不出新点子,工作打不开新局面。三是干部队伍作风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不适应。不少干部对农民缺乏真感情,不深入基层,不深入农村,不深入农户,不接触农民,习惯于鞍前马后,喜欢听汇报、作指示,缺乏真抓实干的精神。以自我为中心,不主动争取,不积极协作,工作的外部环境差。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切实加强系统自身建设,主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不断提高指导农业农村经济科学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服务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水平。
一要扎实抓好干部队伍建设。要树立“任人唯贤,以德为先”用人导向,大力营造精神振奋、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氛围,着力选拔任用“三宽”(眼界宽、思路宽、心胸宽)干部,培养造就政治可靠、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吃苦耐劳的农业干部队伍。2012年,省农业厅将配合组织部门举办“新任党政分管领导培训班”和“新任农业局长(农机)局长培训班”,提高农业干部队伍的宏观决策能力和业务指导水平。
二要扎实抓好“三深入”。大力开展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三深入”活动,并做到常态化、制度化。机关干部要走出大楼、下到田头,深入一线和艰苦地区,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沉下心来,倾听农民的心声、了解基层的实情。要围绕领导关切、社会关注、农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要通过“挂、帮、包”、结对帮扶、包村服务、送政策送技术下乡等活动,多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制度,长期定点联系一个村、一个合作社或一个龙头企业,以点带面指导工作。
三要扎实抓好“三落实”。一是落实政策。要不断创新方式、改进方法,完善规章制度,强化监督管理,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基层和农户。二是落实措施。要根据农时特点和生产规律,及时细化促进农业稳定增产、防灾减灾、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等措施,一抓到底,确保各项重点措施落到实处。三是落实服务。要根据基层关切和农民需求,制定重大技术路线和工作方案,派出工作组、专家组和技术服务队,及时将实用技术、市场信息、政策法规送到基层一线、田间地头,确保各项指导服务落到实处。
2012年1月16日,四川省农业工作会议在四川成都召开。
(本文为四川省农业厅任永昌厅长在2012年全省农业工作会上的讲话摘要)
领导批示
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
对四川粮食生产作出重要批示
中央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四川要紧抓不放,要坚定不移地实现增产100亿斤粮食的目标。各地都要加倍努力,受到奖励的要再接再厉。要推广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二○一二年一月六日
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
对四川粮食生产作出重要批示
去年我省农业战线捷报频传,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产业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农机化水平大幅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谨向辛勤工作在农业战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和亲切慰问。在新的一年里,希望全省农业战线的同志们以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为抓手,着力建设大基地、培育大产业、打造大品牌、开拓大市场,着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为我省粮食安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和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二○一二年一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