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曲
文章实实在在是自己写的
○人曲
《自由谭》、《时代讲话》、《一朵朵玫瑰》、《谈集邮》(邵洵美作品系列第二辑),上海书店出版社2012年7月版
在邵洵美离世40年之后,他的子女以及研究邵洵美的学者共同搜寻得他的诗作百首、文章五百余篇。2008年,上海书店出版了《邵洵美作品系列》第一辑,有诗歌卷《花一般的罪恶》、小说卷《贵族区》、随笔卷《不能说谎的职业》、回忆录卷《儒林新史》和艺文闲话卷《一个人的谈话》(详见《博览群书》2008年11期《那个时代传来的声音》)。现在,《邵洵美作品系列》第二辑也出版了,它包括编辑随笔卷《自由谭》、时评卷《时代讲话》、译述卷《一朵朵玫瑰》、邮话卷《谈集邮》。
邵洵美21岁开始投入出版事业。从金屋书店到时代图书公司、第一出版社,出版的刊物有《狮吼》月刊、《狮吼复活号》、《金屋月刊》、《时代画报》、《时代漫画》、《时代电影》、《文学时代》、《万象》月刊、《十日谈》旬刊、《人言周刊》、幽默杂志《论语》、中英双语杂志《声色画报》,以及孤岛上海时期的抗日杂志《自由谭》和其英文姐妹版《直言评论》(Candid Comment),还有胜利后的《见闻》时事周报等。他主编数份刊物,以编者的身份与作者读者交往。《自由谭》就是他的编辑随笔集。从《狮吼》月刊到《论语》半月刊,我们看到一个编辑的成长,看到他如何以春秋笔法写《论语》。
读者也可以从译述卷《一朵朵玫瑰》中,看邵洵美如何热情澎湃地译诗,用功认真地译文章,看他诗与译的一生。晚年他译英文诗,译雪莱和拜伦的佳作,其文笔描画的意境与神韵之美令人震颤。
邵洵美文学创作潜能似火、出版事业蓬勃发展的20世纪30年代,正是国难当头。倾心于纯艺术的邵洵美不可能置身度外,毕竟诗人不能只活在诗中。近百篇的时政评论集成时评卷《时代讲话》,会令不了解邵洵美为人的读者惊讶。由于用笔名发表,当年上海的文坛老将也有不知情的。他紧贴现实中发生的各种事件各项政令,发出自己的声音,在严格的新闻审查下,不惧倾吐自己的观点。他不懈地分析国内外局势,焦虑地提醒国人,呼吁抗日救国。其中有两本《论语》小册子:反对屈膝外交的《和议不屈》,以及用版本和隐晦的文字揭露当事人心态的《蒋委员长西安半月记蒋夫人西安回忆录读后感》。在《自由谭》中,他义正辞严地提醒在孤岛一时苟安的上海人,不能忘却遭日军铁蹄蹂躏的万千同胞;他敏锐地揭露汪精卫卖国的阴谋;他明确地呼唤美国不能坐山观虎斗,要防养虎伤身!
一卷邮话卷《谈集邮》让人又看到邵洵美多彩的笔。上海沦陷后,他不愿意在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玷污他的笔。大病初愈,从儿子的集邮本看出邮票和历史、政治、科学艺术、印刷出版的关联,他发现其中大有文章。看到这“小小方寸地,多少世人迷”,看到爱好集邮的大众花许多时间和金钱,盲目积攒各国各式邮票,而终难有成,他忍不住撰文指出收集中国邮票大有可为,指导人们不用花大钱也可以获得乐趣的集邮心得。他复习中国历史,结合历史的进展,用功地整理中国邮票的发行史。他阅读国内外有关中国邮票的书刊,向集邮前辈讨教,短时间内钻进邮学。1943年,他在两个月里写出《中国邮票讲话》六十讲的专著。从前清第一张邮票一直讲到战前发行的邮票,讲解一批批国邮从设计到发行的沿革,穿插有趣的小故事和集邮界前辈的成就,介绍各种变体,籍以鼓动群众专集中国邮票。他还向初集者介绍集邮的工具和注意事项,并热心地指出当时集邮界的不良风气。他还利用自己的书法特长、印刷经验,帮助识别变体邮票,介绍给邮友,传播邮识。中英文俱佳的他还翻译外文资料,有裨邮学。文学家写集邮文章,妙笔生花,提高邮趣,吸引许多读者步入集邮行列。
当今60岁以下的人知道邵洵美的名字,大多数可能是从高中一年级语文课本上鲁迅《拿来主义》的注释里读到:“这里是讽刺做了富翁家的女婿而炫耀于人的邵洵美之流。”(实际上并非如此,请阅盛佩玉著《盛氏家族:邵洵美与我》)。而读者在报刊上读到复旦大学贾植芳笔下的《提篮桥狱友邵洵美》时,看到的邵洵美则是另一种形象,一个颇为幽默的人。贾先生文章里的邵洵美,在狱中恶劣的环境里,饿得路也走不动了,居然还有雅兴:在卫生纸上偷偷写了首七言诗塞给贾先生,题目是《狱中遇甄兄有感》,其中“有缘幸识韩荆州”等句,以提醒贾先生与他是旧识。1952年翻译家韩侍桁宴请小说《红与黑》的译者罗玉君时,他们两人是作陪的数位文苑人士。所以,他借用了《红楼梦》第一回的题目“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甄兄”实是喻“贾兄”。令读者印象更深的是:邵洵美拖着病体,身心交瘁,却还保持清醒的头脑,郑重拜托可能先他出狱的贾先生写篇文章,为他向世人澄清两件事:一是1933年英国作家萧伯纳访华,世界笔会中国分会在宋庆龄家宴请的素宴,是他埋的单;二是“我的文章,是写得不好,但实实在在是我自己写的。鲁迅先生在文章里说我是‘捐班’,是花钱雇人代写的,这真是天大的误会。我敬佩鲁迅先生,但对他轻信流言,又感到遗憾!这点拜托你也代为说明一下才好”。
邵洵美近40篇诗论和许多书画人物的评论等文章有待第三辑出版。当邵洵美的全部作品呈现给读者,结合他的夫人盛佩玉的回忆《盛氏家族:邵洵美与我》和他的女儿邵绡红所写的《我的爸爸邵洵美》,读者对这位20世纪30年代热衷于推动新文学,推动漫画发展,热心介绍西方文化艺术的诗人,集作家、出版人、翻译家、集邮家于一身的邵洵美,当有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