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 李志
摘要加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主流趋势,是国家倡导的能力本位的有效载体,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措施。文章着力于研究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对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教学方法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3-0001-02职业核心能力是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它可以让人自信和成功地展示自己,并根据具体情况如何选择和应用。主要体现在职业沟通协调、团队合作、自我管理、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创新创业等方面。
一、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教育部在2006年16号文件指出,要“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可见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也明确指出:“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关系上,树立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相互协调发展、综合提高的思想。”强调了高等教育在强调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加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是加强职业综合素质教育的有效抓手,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是促进人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重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改革教育教学工作,将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质量,有利于职业人才培养。
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途径
核心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了进一步完善和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结合高职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的提升职业核心能力的途径进行改革创新,探索出一些适合高等教育现状的且有效提升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途径。
1.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本位构建课程体系,探索项目化教学改革
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依据项目化教学改革思路,构建模块化课程结构,构建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形成为重点,确定课程的知识、能力、技能的教学目的,要把专业技能培养和核心技能训练当成主线,保持知识、能力、技能三者统一;同时以对职业核心能力形成有直接关系的知识与能力为重点;以对职业核心技术的掌握有直接关系的知识与技能为重点;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设置实践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即时就业竞争力,设置与岗位实际相协调的项目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构成适应职业岗位不同工作需要的课程体系,形成高职课程的特色。
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围绕职业岗位工作实际需求,改进育人方式,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为重点,充分挖掘专业课的素质教育功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探索项目化教学改革,课程项目化改革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其教学目标是综合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教学内容是把企业工作任务与专业密切联系,课程项目化改革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它不仅使课堂教学气氛变得更加活跃,而且从职业人才的角度使学生得到专业化训练,是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综合培养的有效途径。
2.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核心,创新素质教育模式
牡丹江大学全面开展“强化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强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的“双强”工程教育活动,“双强”即强化学生的养成教育(即强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教育思想)和强化学生核心竞争能力的培养(重点培养“五有”人才,即有正确的政治思想,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有自觉的法制观念,有健康的心理品质,有强烈的创新精神。)通过“教、学、做”一体化和学生养成教育的“双轮驱动”,在加强素质教育、强化技能训练、培养复合型人才上勇于创新。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就业创业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品行养成教育,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贯彻落实双强工程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主要措施如下:
(1)加强与学生及学生家长的联系,通过召开主题班会、问卷调查、心理测试、行为习惯测试等途径,掌握学生情况的第一手材料,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及特点,有的放矢,跟进式地开展工作。
(2)结合高职大学生特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按照教育、控制、激励三步法来推进“双强”工程的深入开展。根据各班学生基础差异,通过树立典型、总结先进经验,号召广大团员青年、学生干部发挥示范作用,逐步提升大学生的竞争意识。
(3)实行全员育人。从每个人做起,从每堂课抓起,充分发挥辅导员、任课教师的作用,形成全校教职工齐抓共管的局面,切实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
3.以实现教书育人一体化为目的,强化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践行教师的职责和使命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温家宝总理强调,教师不仅要注重教书,更要注重育人;不仅要注重言传,更要注重身教。教师只有把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实际技能和思想品德转化到学生身上,才能使之成长成才。
(1)寓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于传授知识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蕴藏在所授知识中深刻的思想,并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特点、需要和条件,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选用最恰当有效的方法,进行艺术性的创造、再加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增强课堂的感染力。
(2)寓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注重由过去讲知识时的归纳、分析、综合等传统方法向项目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仿真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的转换;抛弃那种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成了教师表演观众的模式。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师生互动,教师要创设积极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建立合理的互动机制,形成过程连续的教学互动过程,在提升学生自信心的前提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持续探索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将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有效地融入教育的全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来有效推动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培养适应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及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每位教育工作者当全力以赴,坚持不懈。参考文献:
[1]童山东.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探索[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3).
[2]倪春丽.关于提升高职毕业生核心能力内涵要求的探讨[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1).
[3]郑喜群,祖彬,周强.高职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4,(34).
(本文为2011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HGJXHB211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