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云,赵坤祥,王 慧
(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南昌 330003)
错牙合畸形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先天性的遗传因素或后天的环境因素导致的牙齿、颌骨、颅面的畸形[1]。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错牙合畸形属于三大口腔疾病(龋齿、牙周病和错牙合畸形)之一,它不但影响外貌,也会影响功能[1]。为了解南昌市中小学生错牙合畸形与其生活习惯之间的关系及为南昌市青少年错牙合畸形防治工作提供信息、有效地降低南昌市中小学生错牙合畸形的发病率,笔者采取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对南昌市部分学校名中小学生进行了口腔检查和问卷调查,报告如下。
选择南昌市松柏小学3~6年级、二十九中初中部的学生共计例,其中男例,女例,年龄7~16岁,平均11.3岁。按恒牙是否萌齐分为2组,替牙期组例,恒牙期组例。
自然光线下,由专业的口腔正畸医生,采用常规口腔检查器械(平面口镜、牙用弯镊、5号探针),根据《卫生部疾控司关于同意并委托全国牙防组开展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卫疾控非传便函〔2004〕56号]文件精神,参照1997年WHO推荐的《口腔健康检查基本方法》[2]中临床检查牙列状况的检查方法和标准,对南昌市名中小学生进行了口腔错牙合畸形检查。在检查中辅以问卷的方式,问卷内容包括:是否有家族遗传、是否存在错牙合畸形的病因、日常生活习惯、是否有各种不良习惯等。在检查的过程中,采用“医生提问-学生回答-医生记录”的方法完成问卷调查内容。
正常牙合以个别正常牙合[3]为标准,错牙合畸形以Angel错牙合分类法为标准。
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名中小学生中有错牙合畸形者例,总发病率为52.21%。其中男779例(51.52%),女733例(48.48%),男女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牙期组错牙合畸形者866例,发病率为57.27%,恒牙期组错牙合畸形者646例,发病率为42.72%,2组错牙合畸形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小学生中错牙合畸形的发病情况见表1。
名中小学生中各种不良习惯者372例(12.85%),而例错牙合畸形患者中因不良习惯造成错牙合畸形者326例(21.56%),在不良习惯者中发病率为87.63%,明显高于自然人群(P<0.01),见表2-3。
表1 2组患者错牙合畸形发病情况的比较
表2 2组各种不良习惯的发生情况
表3 1512例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病因调查
错牙合畸形的发病率,在国内外的报道中差异很大,国内为29.97%~48.87%,而国外为28%~90%[3]。本研究中错牙合畸形发病率为52.21%,与文献[4]报道结果存在差异,可能与他们的调查标准不统一所致。本调查中男女发病率、替牙期组发病率与恒牙期组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本研究中AngelⅠ错牙合畸形发病率最高,为30.87%,依次为AngelⅡ错牙合畸形(13.33%)、AngelⅢ错牙合畸形(8.01%)。引起错牙合畸形的因素中,遗传所占比例最高,占32.54%,位于第2位的就是不良习惯,为21.56%。所检查的中小学生中有口腔不良习惯的372例,占总人数的12.85%,但在这372例有口腔不良习惯的学生中,错牙合畸形患者就有326例,发病率高达87.63%,明显高于自然人群,可见不良习惯确实对会对牙颌产生异常影响。
本调查中显示,大多数人不能识别异常牙合,不知道错牙合畸形的危害,不知道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对牙颌造成畸形,也不知道大多数错牙合畸形可以在口腔正畸科进行矫治,说明本市居民缺乏口腔卫生知识,应大力宣传普及口腔卫生知识,提高人们对口腔卫生保健意识,纠正不良生活习惯。作为专业的口腔工作者,不能改变遗传所造成的错牙合畸形,但可以通过对中小学生进行口腔健康的宣传及不良生活习惯的纠正,确实降低中小学生的错牙合畸形的发病率。
[1]傅民魁.口腔正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22.
[2]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48-173.
[3]傅民魁,张丁,王邦康,等.中国25392名儿童与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患病率的调查[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2,37(5):371-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