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溢华(青岛农业大学 图书馆,山东 青岛 266109)
印前联合编目,简称印前编目,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和云计算技术,以出版社所填《图书CIP 数据工作单》为起点,整合出版界、发行界、图书馆界人力、技术、系统、设备等资源,统筹安排,合理规划,专业分工,共同完成CIP 制作,并以此为基础,对排版完毕并完成“三校”后即将付印前的电子排版图书及时进行编目,合作建立具有统一标准的文献联合书目数据库。它与传统的图书编目相比有如下特点:
印前编目整合出版界、发行界、图书馆界人力、技术、系统、设备等资源合作建立具有统一标准的文献联合书目数据库,它涉及的主体不仅包括图书馆领域还包括出版发行领域。跨领域合作得以有效开展,不仅要整体提高编目质量、消除重复编目、减少资源浪费,还要使各参与单位少付出、多享利,在共同的利益契合点驱使下,印前编目才可以顺利实施并保持可持续发展。对于出版发行领域来说,以少量的付出,由图书馆领域分担分类标引工作,帮助完成CIP制作以提高CIP 质量,并且CIP 返回出版社周期不受影响,总体来讲利大于弊。而对于图书馆领域来说,分类标引是它们的专长,也是图书编目必须要做的工作,提前在CIP 制作过程中完成,并没有增加劳动量,相反,由于利用CIP 基础数据,免去基本著录项的录入工作,可以节省精力更加专注核心业务。
印前编目涉及的对象有:工作单、电子清样、数据单、电子红样、可印CIP 数据、MARC 数据,并且都以电子形式出现。
(1)工作单
CIP是新闻出版署信息中心根据出版单位所填工作单编制的数据。具体的说,CIP 就是在图书编辑出版过程中,由确定为集中编目的部门,根据出版部门提供的书稿清样或有关编目资料,按一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编目处理,然后再将这种格式化的编目数据资料交给出版部门,将其印制在图书的书名页背面或版权页上,以供图书出版发行部门、图书馆、书目编制机构和读者使用。[1]可见,工作单是在图书“清样”的基础上完成的,以电子形式出现,即是电子清样。
(2)数据单
CIP 数据是出版发行领域与图书馆领域合作完成的,出版社发布数据单、图书清样,新闻署信息中心对工作单进行审核,同时,图书馆领域根据电子清样对工作单进行分类标引等工作,合作完成后,工作单演变成具有CIP 和MARC 功能的数据单,但由于不同出版单位编目人员素质差异导致提供的工作单可能存在质量问题,而CIP 数据申报后出版数据也可能发生变化,数据单还需要进一步修正。
(3)电子红样
红样是指最后的校样,是用印刷机或打印机制成的成品样稿,用来让用户最终确定稿件人终样,之后就可以上机印刷了。[2]所以,排版完毕并完成“三校”后即将付印前的电子排版图书,即是电子红样,它是排版的最后一步,图书的内容和出版格式都不再变化,最后编目员再根据电子红样修正数据单,生成可印CIP 数据和MARC 数据。
印前编目是对排版完毕并完成“三校”后即将付印前的电子排版图书进行编目,又利用CIP 基础数据减少录入工作,而在CIP 制作的过程中,编目员已参与分类标引等工作,对图书内容已有比较深入的了解。真正的图书编目工作已演变成校对及修改工作。简单易行,易于保证及时编目。
(1)整合资源
图书编目资源是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综合图书馆及出版发行领域各方优势,加强规划,采用强大的信息整合技术系统,把全国数万个图书情报单位和出版发行单位的编目资源整合成一个大的编目部门,实施印前编目工作,能节省大量的资源。
(2)印前编目的专业分工
印前编目强调专业分工,新闻署信息中心(以下简称CIP 中心)负责审查和核字号,图书馆领域负责分类、标引工作。分类标引工作根据《中图法》类目进行一二级细分,分为22个一级类目和216个二级类目,图书经过二级分类后,保证对应的216个二级编目在二级学科专业范围内编目。
印前编目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和云计算技术,对电子化的工作单、电子清样、数据单、电子红样、可印CIP 数据、MARC 数据进行操作,各编目主体采用自助的方式通过交互界面进行网络化工作,操作过程完全电子化,操作结果即时显示在网络系统上,各编目主体各司其职,分工明确、操作透明,编目内容能够即时利用,又互不影响修改、添加等工作。
印前编目整合出版发行界、图书馆界人力、技术、设备等资源合作建立具有统一标准的文献联合书目数据库。它强调共同制作,体现的是合作、共享的思想,表现的是即时、同步的工作过程。CIP 中心对工作单审核操作的结果即时体现在数据单上,而编目中心也可以同步对工作单进行分类、标引,其工作结果也能即时出现在数据单上。
基于以上分析,印前编目以网络为媒介,以内容为主线,以《中图法》体系分类为基础,以《中图法》类目为划分标准把工作专门化,进而部门化,形成虚拟组织机构,各组织分工明确,工作全程电子化,通过网络化的功能,不同的部门及不同工种之间能利用同一工作单进行同步化工作。这些特征,注定了印前编目流程具备电子化、网络化、同步化的特征。
工作流程是指企业内部发生的某项业务从起始到完成,由多个部门、多个岗位,经多个环节协调及顺序工作共同完成的完整过程。简单地讲,工作流程就是一组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印前编目工作是由多部门、多岗位、多环节协调共同完成的,这个完成过程,就是印前编目的工作流程,它以出版社发布工作单、清样信息为起始点,CIP 中心对工作单进行审核的同时,进行一级分类,而后二级分类,再后是二级编目,二级编目再分为分类标引和修正工作。
但由于出版社众多,与22个一级分类中心直接打交道,命令链难以清晰,可由调度中心协助一级分类,加深工作专门化。调度中心可以根据出版社的专业属性,把专业出版社待印的图书划分进对应的一级分类中心部,一级分类中心部根据专业范围确保图书的专业属性,剔出专业出版社待印的一些非专业、泛专业图书返回给调度中心,调度中心再把它们和综合出版社待印的图书一起处理,重新类分入对应的一级分类中心。
综上,印前编目工作流程为:出版社发布工作单、清样信息,CIP 中心对工作单进行审核的同时,调度中心根据电子清样对图书进行专业化调整后分入到22个一级分类中心部,一级分类中心部进一步确认类属后,进行二级分类并划入到对应的216个二级分类中心部,各二级分类中心部根据电子清样进一步确认二级分类类属,保证二级编目中心部在二级专业范围内对工作单进行分类标引等工作,与CIP 中心合作完成工作的基础上,工作单演变成涵盖CIP 和MARC 数据功能的数据单,在这期间,出版发行界也确认了电子红样的排版工作,最后,编目员再根据电子红样对数据修正,生成可印CIP 和MARC 数据。具体如下图。
由于清样与红样只是排版格式的变化,与内容无关,对著录项目影响不大,用很少的时间就可以完成校对、修正工作,对CIP 返回出版社周期的影响非常小,又由于图书馆领域帮助CIP 分类标引,缩短了CIP 制作时间,整体上可能会缩短CIP 返回出版社的周期。因此,印前编目在CIP 策略的带动下可以名符其实的在“印前”完成。下面以《中图法》A 大类图书举例说明。
图 印前编目工作流程
以A 大类图书为例进行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选集,斯大林选集》《毛泽东文集》《邓小平文选》《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列宁论资本市场》《邓小平与毛泽东:说不尽的世纪两伟人》《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它们分别代表了A 大类图书中一二级类的八个类别。
出版社根据这些图书的清样填写工作单并与电子清样一起发布到网络编目系统,而后进行最后的校样,即形成电子红样。在这期间,一方面新闻出版署信息中心进行图书审核并在工作单上分配核字号;另一方面印前编目调度中心据电子清样甄别后,把以上图书划入A 分类中心部,A 分类中心部据电子清样进行二级分类后把上述图书分别划入A 系公共区域图书、A1 分类中心部、A2 分类中心部、A3 分类中心部、A4 分类中心部、A49 分类中心部、A5 分类中心部、A7 分类中心部、A8 分类中心部,对应的A1——A8 编目中心部则据电子清样在工作单上对本部或A系公共区域图书进行分类标引。相关机构共同合作把工作单演变成涵盖CIP 和MARC 数据功能的数据单,最后,二级专业编目员再根据电子红样对数据单进行修正,生成可印CIP 和MARC 数据并上传至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再把相关信息返还给对应出版社,并对所有数据进行保存维护。
印前编目流程涉及主体和对象较多,同步进行的项目也不少,看似复杂,但在网络上实现却简单易行,清晰明了。它首先通过网络实现即时工作,其次通过跨领域整合编目资源共用工作单、电子清样、电子红样、数据单,达到资源共享,消除重复编目。同时,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对工作进行跟踪说明,让工作流程更加清晰透明,减少沟通的麻烦,各主体只需各司其职,整体工作就可以有序进行。这不仅需要合理的制度、完善的机制引导,更需要良好的技术作保证。
[1]周丽.议图书在版编目[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2):202-204.
[2]百度百科.红样[EB/OL].[2010-12-15].http://baike.baidu.com/view/4293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