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的高校项目评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12-06-09 10:25李跃
电子设计工程 2012年19期
关键词:专家数据库评估

李跃

(大庆师范学院 黑龙江 大庆 163712)

高校项目评审作为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高校项目管理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新时期,传统项目评审模式已无法适应高校项目管理发展进程。基于网络环境的项目评审系统已成为高校项目管理模式改革的有效途径[1]。网络化项目评审模式能够增强评审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降低工作成本,提升评审结果的客观性、公平性、公正性。另外,国内高校近年来纷纷开展了数字化校园建设[2],因此网络化高校项目评审系统须面向数字化校园整体建设要求,保证面向高校综合管理平台的兼容性。

文中以“客观、便捷地实现项目评审和系统、科学地实现专家反评估”为主题,以“项目评审系统作为高校综合管理平台的组成部分”为原则,设计高校项目评审系统,实现项目评审的规范化、网络化和专家管理的科学化、动态化,保证项目评审系统面向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适应性。

1 系统分析

本文运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和 ASP.NET技术,结合数字化校园建设和专家反评估要求,实现了系统管理员和评审专家只需在本地计算机终端通过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进行评审管理和评审过程,解决了公共数据共享和评审结果再利用等关键问题。

1.1 需求分析

在周详地分析高校项目评审工作特点、流程以及数字化校园建设要求基础上,本系统应具有的功能如下:

1)支持2类用户(即系统管理员和项目评审专家),为每类用户设置不同的操作权限,提供不同的操作页面。

2)具备标准化的后台数据库系统和集成式的公共数据共享能力,能够实现项目评审数据存储的标准化、持久化,更要适应数字化校园综合管理平台建设要求,实现项目评审系统与人事、项目申报、项目管理等业务系统之间的整合。

3)依据项目评审标准指标体系进行系统设计,实现基于网络环境下客观、快捷的项目评审和评审结果统计。

4)具备评审结果再利用能力,依据专家反评估指标体系,实现评审专家工作态度和评审能力的评价,进一步保证评审工作的公平性、公正性和客观性。

5)具备完善的系统安全控制机制,实现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

1.2 系统体系结构

本系统采用了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缩写为B/S)体系结构,由表示层、功能层和数据库服务层3部分构成,如图1所示。

1)表示层。负责向用户提供操作页面和内容显示页面,分析和提交服务请求,并显示返回结果。表示层面向两类用户,即系统管理员和项目评审专家。

2)功能层。依据服务请求生成操作请求,连接数据库服务层,处理操作请求,生成处理结果,并将结果返回给表示层;或者,通过与人事、项目申报、项目管理等业务系统之间的整合,实现公共数据共享。

3)数据库服务层。负责系统后台数据的存储。

图1 系统体系结构图Fig.1 Architecture diagram of the evaluation review system

2 数据库服务层设计

本系统采用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服务器。

数据库服务层用于存储所有与项目评审有关的数据,包括项目评审数据库和评审专家数据库。

1)项目评审数据库。具体关系表包括:评审字典表(用于存储评审标准的指标内容,设有指标编号、评审指标、权重、指标分级、系数等字段),待审项目信息表(用于存储待审项目的基本信息,设有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请人、所在单位、项目盲审表、评审总分、立项结果等字段),项目分配表(用于存储待审项目的专家分配情况,设有分配任务号、项目编号、专家编号、评审状态等字段),评审结果表(用于存储每个专家所给出的项目评审指标分数与总分情况,设有项目编号、专家编号、评审指标、总分等字段,其中,评审指标字段用于存储指标分数),系统参数表(用于存储评审工作的客观参数情况,设有每个项目允许分配的专家数、专家登录开放状态、评审时限、系统开放状态等字段),用户登录日志表(用于存储用户登录时段信息,设有用户编号、起始时间、终止时间等字段),管理员信息表(用于存储系统管理员的基本信息,设有管理员编号、姓名、性别、单位、职务、联系方式、备注等字段)和用户管理表(用于存储系统用户的管理信息,设有用户编号、用户名、用户密码、用户类别、锁定状态等字段,其中,基于系统安全角度,用户类别包括超级管理员、一般管理员和评审专家,锁定状态用于表征用户能否登录系统的状态)。

2)评审专家数据库。具体关系表包括:专家信息表(用于存储评审专家的基本信息,设有专家编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单位、职务、职称、学历、学位、联系方式、受聘年份、备注等字段)和专家反评估信息表(用于存储专家反评估结果,包括专家编号、参评年度、累计数、参与率、命中率、横向离散率、纵向离散率、综合离散率)。

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本系统包括系统管理、项目管理、项目评审、评审结果管理、专家反评估、数据库维护等6个功能模块,如图 2所示。

图2 系统功能模块图Fig.2 Function module diagram of the evaluation review system

1)系统管理。用于实现评审系统的基本管理。系统参数管理用于设置评审时限、系统开放状态、专家登录开放状态和每个项目允许分配受评专家数;管理员管理和专家管理分别用于维护管理员和专家的基本信息,设置用户名、密码、用户类别和锁定状态;评审字典管理用于维护项目评审指标体系;系统登录管理用于实现用户身份验证及其登录日志记录。其中,利用系统登录管理功能,系统为不同类别的合法用户提供系统管理页面和项目评审页面。前者包含除了项目评审之外的其他功能,提供给系统管理员(在该页面中,一般管理员使用除了管理员管理、评审字典管理之外的所有功能),后者包含项目评审功能,提供给专家。

2)项目管理。用于实现待审项目的信息维护与分配。项目导入用于生成并加载待审项目的基本信息;项目分配用于选定评审专家,并依据每个项目允许分配的专家数,分配与查询专家所需评审的项目。由于高校项目申报数量有限,项目分配过程采用手动分配方式,依据项目基本信息与专家基本信息,进行选定操作,完成待审项目与评审专家匹配。

3)项目评审。用于评审专家完成项目评审任务。在系统开放和专家登录开放之后,利用系统登录页面,专家进行登录,进入项目评审页面(如图3所示),查阅待审项目名称和项目盲审表,并利用项目评分页面(如图4所示),进行评审指标打分和提交(或修改);另外,在单击【提交】按钮之后,系统将依据评审指标分数自动计算、显示并存储总分情况。

4)评审结果管理。用于实现评审结果的回收、查询、打印和项目审批。利用评审结果回收功能,系统将自动汇总并存储项目的评审总分。利用项目审批功能,管理员进行立项确定,并将立项的项目导入到项目管理系统中。

5)专家反评估。用于依据专家反评估指标体系,利用项目评审结果,生成并存储反评估结果,评价专家评审工作业绩,审查“有疑问”的待审项目。专家反评估机制具体参见关键技术部分。

图3 专家评审页面Fig.3 Expert review page

图4 项目评分页面Fig.4 Evaluation score page

6)数据库维护。为了防止数据库数据意外损坏或丢失,利用SQL Server 2000所提供的数据库维护技术,设计数据备份和恢复模块,实现定期地对后台数据库以文件的形式备份到指定目录下;在数据库数据意外损坏或丢失之后载入备份文件,还原后台数据库。在评审结束之后,利用数据备份功能,将评审结果和专家反评估结果进行备份,制作数据备份光盘。

4 关键技术

4.1 公共数据共享机制

公共数据共享是指通过建立评审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之间融合关系,实现系统之间的信息集成。为实现公共数据共享,保证系统与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适应性,项目评审、申报和管理等系统的后台数据标准参照了国家教育部于2012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行业标准》,其中,项目信息标准参照 《教育管理信息 高等学校管理信息》(标准号为JY/T 1006-2012)[3]的“科研管理数据子集”部分,评审专家信息标准参照 《教育管理信息 教育管理基础信息》(标准号为JY/T 1002-2012)[4]的“教职工数据子集”部分。

4.1.1 评审-人事公共数据采集

此类采集通过公共数据采集模型,实现项目评审系统和人事业务系统之间的专家基本信息共享。公共数据采集模型采用3层结构,即业务数据层(业务数据库)、数据采集层和评审系统数据库服务层,包括数据抽取、转换和加载3个过程[5]。其中,数据转换是指依据评审系统后台数据标准和业务数据实际情况,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

具体情况如下:

1)新增专家基本信息导入。在人事业务数据库服务器上,部署导出型触发器。首先,激活导出型触发器,结合专家受聘条件(如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具体信息(如姓名、单位),依据专家基本信息表,抽取新增专家信息,形成插入同步表;其次,依据转换规则,形成插入基准表;最后,将基准表的记录插入到评审系统数据库服务层的专家信息表。

2)现有专家基本信息维护。在人事业务数据库服务器上,部署修改型触发器。首先,跟踪人事业务系统的教师单位、职务、职称等信息更改操作,依据专家库中的专家信息,进行匹配并激活修改型触发器,抽取教师记录的教师编号字段和更改的字段值,形成更新同步表;其次,依据转换规则,形成更新基准表;最后,将基准表的记录插入到评审系统数据库服务层的专家信息表,并删除原有记录。

3)现有专家解聘。在人事业务数据库服务器上,部署删除型触发器。首先,依据专家解聘条件(如:离岗、病休、离职、离退休等),跟踪人事业务系统的教师相关信息更改操作,激活删除型触发器,获取教师编号和姓名,形成删除同步表;其次,依据转换规则,形成删除基准表;最后,依据基准表,在评审系统数据库服务层的专家信息表中进行删除操作。

4.1.2 评审—申报公共数据采集

此类采集用于实现评审系统与申报系统之间的待审项目公共数据抽取和加载。为降低系统数据库服务层的存储空间消耗,待审项目信息表仅存储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请人、所在单位、项目盲审表等基本信息。因此,借助评审系统与申报系统之间的集成,利用项目导入功能,从项目申报系统中抽取待审项目基本信息,并载入待审项目信息表,同时,初始化评审总分(初始值为0)和立项结果(初始值为待审)。

4.1.3 管理—评审—申报公共数据采集

此类采集过程用于实现项目管理系统与评审系统、申报系统之间立项的项目公共数据抽取和加载。借助上述3种系统之间的集成,利用项目审批功能,依据评审系统的待审项目信息表中的立项结果字段值,从申报系统中抽取相应项目的数据,并载入项目管理系统。

4.2 系统安全控制

文中从后台数据库、源程序、用户操作和网络管理4个角度,采用了相应的安全控制机制[5],确保了系统的安全。如:为确保数据安全,借助B/S结构,数据库连接操作由系统功能层实现,避免未经授权访问后台数据;采用自动备份和手动备份两种方式,实现数据库备份和恢复功能,防止后台数据意外损坏或丢失;等等。

4.3 专家反评估机制

专家队伍素质是项目评审客观性、公平性、公正性的关键影响因素。本文基于评审结果再利用思想,利用累计数、参与率、命中率和离散率[6],构建专家反评估指标体系,实现专家反评估工作,并将评估结果存入专家反评估信息表,保证专家的严肃认真、公正负责的态度,保持准确、有效的判断能力,实现专家的动态、优化管理。

1)累计数和参与率。用于反映某种程度上某专家评审经验和工作态度。累计数是指专家参与评审的总次数。参与率是指专家参与评审的累计数和受聘年份之后项目评审工作的总次数之比。

2)命中率。用于反映某专家对项目的评审结果与项目是否立项之间的一致性程度。命中率是指专家评审结果与最终审批一致的项目数和专家参评项目总数之比。

3)离散率。离散率包括横向离散率、纵向离散率和综合离散率等3类具体评估指标。横向离散率表征某专家与其他专家对所评项目在认识上的差异程度,纵向离散率表征某专家对所评项目在认识上的波动情况,综合离散率表征在消除不同专家因掌握评审标准不同所带来影响基础上的某专家与其他专家对所评项目在认识上的差异程度。

基于离散率指标的专家反评估过程如下:

首先,利用项目分配表和评审结果表,构建评审结果矩阵[X]=(xij)n×m,其中,xij表示评审专家 j对第 i项目的评审结果分数。

之后,依据上述3类具体评估指标的计算公式[6],进行计算并存储。

最后,依据计算结果,进行专家反评估。若专家j关于项目i的横向离散率较大,则专家组对项目认识上可能存在较大分歧;反之,说明认识较为一致。若专家j关于项目i的纵向离散率处于波动状态,则说明专家评审状态较为正常。若专家j的综合离散率较大,则需要从“有疑问”待审项目的研究创新性和专家评审能力等角度,进行审核。

5 结 论

为了客观、便捷地实现项目评审,在结合“项目评审系统作为数字化校园综合管理平台的组成部分”原则基础上,本文设计了基于Web的高校项目评审系统。通过体系结构、功能模块和后台数据库的设计,利用基于数字化校园综合管理平台的公共数据采集技术和基于评审历史数据的专家反评估方法,实现了项目评审过程的规范化、网络化,具备了面向数字化校园综合管理平台建设的适应性和专家管理的动态优化,解决了本系统与人事、项目申报、项目管理等业务系统之间集成以及评审专家反评估等关键问题。

本系统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系统的实际应用表明,利用网络化项目评审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成本,避免了系统“孤岛”问题,保证了评审专家库的动态优化过程。同时,借助本系统的核心技术,实现了基于网络环境的省级教研规划课题评审系统,并推广到我省某部门的教育教学研究规划课题项目评审工作中,充分验证了系统的良好扩展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1]李志强,张少华,郦雅芳,等.网上项目评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7,24(11):21-22,49.LI Zhi-qiang,ZHANG Shao-hua,LI Ya-fang,et al.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evaluation review system on network[J].Computer Applications and Software,2007,24(11):21-22,49.

[2]万里鹏,陈雅,郑建明.中国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与思考[J].情报科学,2004,22(3):356-362.WAN Li-peng,CHEN Ya,ZHENG Jian-ming.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campus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and its speculation[J].Information Science,2004,22(3):356-36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 高等学校管理信息[EB/OL].[2012-03-15].http://www.moe.edu.cn/ewebeditor/uploadfile/2012/03/26/20120326163339609.pdf.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 教育管理基础信息[EB/OL].[2012-03-15].http://www.moe.edu.cn/ewebeditor/uploadfile/2012/03/26/20120326163241313.pdf.

[5]闫朝升,张承江,李丹.基于Web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0,31(4):893-897.YAN Zhao-sheng,ZHANG Cheng-jiang,LI Dan.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web[J].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Design,2010,31(4):893-897.

[6]赵黎明,徐孝涵,张卫东.对同行评议专家的反评估分析[J].中国科学基金,1995(1):43-45.ZHAO Li-ming,XU Xiao-han,ZHANG Wei-dong.Appraisal and analysis of experts’peer review[J]. Bulletin of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1995(1):43-45.

[7]启明工作室.ASP.NET+SQL Server网络应用系统开发与实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专家数据库评估
致谢审稿专家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数据库
数据库
请叫我专家
数据库
数据库
评估依据
专家面对面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