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圆刚
(黄山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在我国,高校创业课程教育的发展比较缓慢,[1]它是伴随着我国创新体制的确立而发展起来的,因此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开展高校创业教育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而且有助于缓解日益严重的高校就业压力,是缓解社会矛盾的需要,同时也是探索应用型高校的应用型课程的有益尝试。
创业教育根据范畴可以分为狭义创业教育和广义创业教育,[2]狭义创业教育是传授关于创业的知识与能力;广义创业教育是一种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本文所研究的创业教育主要指的是广义的创业教育,是培养创业者和潜在创业者的创业技能、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把各项创新应用于管理、技术、制度等方面,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教育制度,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的教育。
表1 广义创业教育与狭义创业教育对比
创业教育课程也有狭义课程与广义课程之分,狭义的创业教育课程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创业课程体系;广义的创业课程体系是指高校有计划、分步骤、制定创业体系,由创业思维的目标、创业学习方法和创业文化氛围组成的,来指导青少年创业规划的媒体。[3]显然,与狭义的创业课程相比,广义的创业课程既包括课堂内的,也包括课堂外的;既有教学计划内的,也有教学计划外的,他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课程概念,不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让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更广泛地选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思维障碍。
我国的创业教育发展较晚,也比较缓慢,由于体制不同,不可能一味仿效国外的创业教育经验,而在国内,还没有一套可以用来借鉴的成功的创业教育培养模式,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对我国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目前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近几年创业教育越来越受重视,但是缺乏对创业教育的必要性、根本目的的认识,[4]很多学校现在开设的创业讲坛,创业大赛,往往处于功利性目的,很多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还是停留在大学生《创业学》课程学习和校内的活动上;而管理类专业开设的《创业学》课程,很多只是选修课,而且教学内容大多停留在培养职业经理人的目标上;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偏向于就业选择和创业项目的评价上;所有这些将创业教育停留在创造财富、提升个人价值的层面上,没有上升到社会责任和价值观的高度上。因此,高校不应忽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基础,对高校学生、高校管理部门、家长都需要在观念与理念上进行研究与梳理。
很多高校在新生入学时开设了《就业指导课》,工商管理类的专业开设了《创业学》课程,在教材中,涉及学科范围较为广泛,包括了管理学、心理学、市场学、经济学等,主要内容包括了创业团队选择、商业计划书的编写、企业融资、创业运营与管理、企业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知识,在课程中穿插创业技能或者创业案例。[5]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而大多数关于创业精神的教育停留在高校聘请专业老师举办的创业类讲坛或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的层面,没有将创业教育作为一门系统化的课程来打造。缺乏系统性、可操作性,脱离本学科专业,与专业教育、基础知识关联性不大,导致了创业教育千篇一律,没有针对性,使学生失去在高校期间专业知识积累的优势,因此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创业教育中刻不容缓的任务。
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是保障高质量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由于创业学在我国至今还不是独立的学科,而且没有与创业类相关的专业,因此就没有接受过系统训练的,具有理论和实践素养的专职创业学教师来担任课程的主讲教师。[6]在高校开设的创业类课程主要由经济类和管理类的老师开设,或者依托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团委开设些讲座、创业比赛和创业大赛,理论知识的培训多于实战技巧的介绍,大多数授课的老师缺乏系统的创业教育意识、创业经历和创业实战经验,从而导致了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学生、学校、社会、政府四位一体的创业教育保障体系尚未形成,大学生缺乏相应的政策保障和创业资金支持。政府相关部门就创业政策和资金上的问题,制定了一系列针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但是大多数大学生对创业政策不太了解,政策从制定、宣传到执行的系列环节与大学生脱节,导致一方面高校学生需要政策的保障,一方面政府苦于寻找自主创业者,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政府首先应该提供政策审批优惠政策和投资服务指导,其次是提供场地、设备等硬件条件支持、税收减免和优惠政策、贷款优先政策和财政补贴政策等。但是政府制定的管理制度、相关政策和创业基金在颁布后的执行上欠缺。据调查,一些创业的大学生认为办理相关手续的时间太长,如一般创业基金的申请时间是1-3个月,加上公司注册、公司执照等相关手续,需要等待近10个月时间。从资助的范围来看,政府提供的资助主要是一些科技类的项目,而现在大多数大学生想从事的服务类的资助略显不足。
根据创业教育课程特点及人才市场的需求,在吸收传统课程培养模式优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创业与就业发展需要,探索与试行CPE三段式课程培养模式(如图1),其基本内容为:1.前3学期为基础核心课程培养阶段,按综合教育和学科基础必修课程设置基础核心课程模块,即Core Coures;2.第4-6学期为专业课程培养阶段,按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与拓展课程设置专业课程模块,即Profession Coures;3.第7,8学期为创业就业课程培养阶段,根据学生创业就业发展需要,设置就业导向课程模块,即Employment Coures,它又可分为职业群集课程模块、拓展提高课程模块和创新创业课程模块。
图1 创业教育CPE三段式课程培养模式
就业导向课程,是根据学生创业与就业发展需求,按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去向,设置职业群集、拓展提高以及创新创业3类课程模块(见表2)。就业导向课程模块的选课与教学一般安排在第7个学期进行。学生应根据其创业就业和个性发展需要,从就业导向模块中选择一个或两个模块进行学习。
表2 就业导向课程的构成、目的和内容
上述CPE创业课程的重点在于就业导向型课程的设置,而创新创业课程又是就业导向课程模块的核心,因此在进行创业知识教育的同时,必须增强创业实践教育,实践教学要达到系统化与系列化,在创业实践教学中将课程的实践教学分为4类:课内实训(包括专项实训课程和骨干课的实训部分)、课外校内实训(学生第二课堂)、专业见习和毕业顶岗实习(见表3)。一些创业的大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把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于实践,同时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定的规律和特点,反过来又是对创业理论知识的补充,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在这种“理论+实践”的模式中不断得到提高。[7]
表3 创业教育实践课程体系表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大学生的认知教育比较狭窄,对待创业的态度仍然是被动、消极的。因此应该转变教育观念。第一,要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1999年6月,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8]明确了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和方向。因此教育要由以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转变为以人为本,注重健全人格、综合素质的教学要求;第二,由传统的就业教育向择业教育转变,我国自1998年高校扩招以来产生了大规模的就业问题,高校学生就业压力增加,高校一度把就业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而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就业教育正在向突出创新意识、自主性强的择业教育过度。
首先是培养高校内部专职教师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素养,把好招聘关,选聘既具有较强的创业学技能、知识和能力,又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责任感的高素质专任教师。因此,在师资队伍组建上,一方面应该制定严格的招聘制度和测评考核方案,保障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能建立在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上,同时对选聘进来的教师要进行严格的考评,以保证教学质量的持续性,同时要让在职担任创业课程的教师“走出去”,到企业中挂职锻炼,接受一些专业化的培训;另一方面,要“请进来”,聘请具有成功创业经验的企业家来担任职业讲坛的兼职教师和客座教授,传授创业经验,使学生能近距离接触创业。
创业教育重点在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提高创业意识,第一课堂重点在于按照创业学课程教学计划的要求,教授创业理论知识,要在传统的创业课程上向个性化发展,比如开展创新思维、创业管理、投资入门等课程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导向,提高参与性的教学;第二课堂重点在于邀请业界人士开展创新创业的指导性讲座,以国家级、省级、校级各项创业大赛为平台,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和参与各种社会实践,形成以第一课堂为依托,第二课堂为补充的实践体系。
创业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应用于实践,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因此必须在学校建立相关的职能机构,推进创业教育。在高校应该依托学生管理组织成立创业教育中心,创业教育领导小组,设立专门的创业基金,为学生提供创业咨询、创业指导、创业信息等,创业管理部门与教务处、科研处还可以开设专项的创新类课题的申报,把创业与科研、教研相结合,组织各种创新比赛,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素质。
[1]程琪.中美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比较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7):43-50.
[2]汪光华.对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若干思考 [J].财会月刊,2007,(36):134-138.
[3]彭秀卿.我国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研究——以南昌大学为例[D].南昌:南昌大学,2008:89-94.
[4]肖建忠.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属性和对策[J].企业导报,2010,(24):154-159.
[5]席升阳.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98-106.
[6]洪昀.大学生创业教育刍议[J].教育与职业,2011,(8):58-62.
[7]陈燕玉.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基于美国创业教育经验借鉴[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25-29.
[8]王敏.创新的教育与教育的创新——对中国教育改革的思考[D].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