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灿钦 伍建军 林锦权
(1.东莞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督管理所,广东东莞 523009;2.东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广东东莞 523009)
东莞市机动车尾气污染及减排对策
梁灿钦1伍建军2林锦权1
(1.东莞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督管理所,广东东莞 523009;2.东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广东东莞 523009)
随着城市机动车数量的迅猛增加,机动车尾气对大气污染日趋加重。东莞市乃至珠三角地区正由煤烟型污染城市向煤烟与机动车尾气混合型污染城市过渡。对东莞市机动车污染和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东莞实际,提出了今后机动车污染减排的对策措施。
机动车尾气;环境污染;减排措施
机动车的尾气排放已经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成为城市大气主要污染源之一。中国城镇人口每年不断增加,直接导致中国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加大,造成了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日益加剧。
机动车尾气形成光化学烟雾罪魁祸首[1]。汽车排放的尾气除空气中的氮和氧以及燃烧产物、水蒸气为无害成分外,其余的部分为有害物质。据统计,1 kg的汽油经汽车发动机燃烧后,要排出150~200 g的一氧化碳、4~8 g的碳氢化合物、4~20 g的氧化氮等污染物。从燃料和燃烧系统中蒸发、泄漏出来的气体和汽油有20-40 g。在种类方面,汽车尾气成分非常复杂,含上百种污染物,其中,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 (CO)、未燃碳氧 (HC)、氮氧化物 (NOx)、颗粒物 (包括某些重金属化合物、铅化合物、黑烟及油雾、碳粒等)、苯并芘等[2]。在污染物种类方面,机动车尾气成分复杂,达百种以上污染物质,直接或间接危害人体健康[3],因此,机动车尾气治理迫在眉睫。
据2009年东莞统计年鉴[4],2008年东莞汽车保有量为701 600辆,其中载客汽车557 359辆,载货汽车136 295辆,其它汽车7 946辆。此外,摩托车、农用运输车和挂车保有量分别为521 118辆、2 389辆和2 549辆。1988—2008年东莞汽车保有量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东莞汽车保有量呈不断增加的趋势,从1988年首次超过1万辆,然后是1997年首次超过10万辆,到现在的2008年突破了70万辆。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东莞机动车尾气也日益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据普查统计,全市机动车尾气中总颗粒排放量是4 899.13吨,排放氮氧化物40 236.88吨,一氧化碳333 272.7吨,碳氢化合物35 610.81吨。
图1 东莞汽车保有量的历年变化趋势
设立了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督管理所,全市共设立20家机动车检测机构,专职负责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镇设立机动车排污防治分支机构,分片区履行抽检执法监管职责,使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由市区向镇 (街)辐射,构建“市+镇”两级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督管理体系。修正完善《东莞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规定》、制定《东莞市油气治理工作监管暂行办法》、制定《东莞市机动车排气超标车辆强制报废规定》等3个规范性文件,有效推进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
率先在广东省全面实施机动车尾气排放工况法检测。对全市20家检测机构简易工况法技术实施了升级扩建工程,更新检测设备82套,使得检测更快、检测更准。监测网络系统一期、二期工程已基本建成投入使用,实现市环保、交通和省环保厅等有关部门联网,具备实时控制和监管、标志发放管理、冒黑烟车举报与处理、对外咨询及发布消息、防止作弊行为和保密等功能,实施网络信息化监管,对机动车检测站实行全方位视频监管,从源头上遏制排气不合格车辆通过年审和违法上路行驶。采用遥感检测技术,新购置价值250万元的尾气遥感检测车,该车集激光遥感、图像识别、网络通讯、软件集成为一体,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实施机动车环保标志分类限行,根据限行办法,只有持绿色标志的车辆可以在东莞大道、体育路、胜和路、鸿福路和石竹路5条道路通行,全天禁止没有环保标志的机动车在环城路 (不含)以内区域通行。
全面启动油气回收综合治理工程。采取“有奖有罚、以奖代补”财政政策,对规定期限内提前完成油气污染治理且验收合格的油品经营单位,给予适当财政奖励补助;对未按规定时间完成治理或验收不合格的单位依法进行处罚。治理中严把3个关键环节。一是严格资质审查。由专人对各油品经营企业改造单位进行资质初审,初审通过后同步抄送至市交通局、安监局、质监局及消防局进行联合审核;二是严格安全监督。要求各油品经营企业在油气回收治理期间,完善应急预案、落实安全责任制,保证油气回收改造期间安全施工;三是严格日常监管。市油气治理办和各镇 (街)职能部门对各项油气治理工程进行全程跟踪监管,确保全市油气治理工作安全有序开展。
环保与公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工作组,不定期设点开展道路抽检和停车场检测工作。对检测不合格的车辆,由执法人员依法当场下发治理通知书,要求规定时限内进行治理。同时,东莞市还实施黑烟车义务举报制度。
目前,机动车尾气治理成为治理大气污染,彻底改善环境的重要内容,已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重视,而且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还没实现“治本”的效果,离预期的整治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机动车治理未建立全国一盘棋的模式,未从根本上、源头上控制污染,体现在燃料的环保性能有待挖掘,机动车发动机的燃烧效率还有待提升;二是道路交通规划滞后,现有交通现状有待优化,轨道交通发展速度缓慢;三是受居民意识、技术条件及资金条件的影响,机动车尾气整治具有长期性、复杂性。
当前,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和道路建设相对滞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是造成交通不畅、车辆怠速和排污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各城市需要加快和优化道路建设,有重点的打通堵头和改造路口的瓶颈路段,依法拆除路边违章建筑,拓宽道路,修建城市立体交通网络以提高车速,保证道路畅通,改善机动车运行工况,减少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间,最终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应提高行道树绿化程度,以过滤汽车尾气和吸收道路尘埃,减轻环境污染[5]。
一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机动车尾气排放方面的法律法规,有条件的地区应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标准,加强末端控制;二是严把机动车质量关。加强新车管理,凡排污超标车辆一律禁止通行,以堵住新污染源;三是有关部门应从细化年检及加强抽检着手,完善在用车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检查、维护制度,加强对在用车的维护保养,降低整体污染物排放水平;四是实行机动车报废制度,机动车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零部件的磨损、自然老化,造成整车性能的下降,污染物排放量增加。对于达到报废条件的机动车要坚决予以淘汰;对于达不到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老旧车辆,要限期采取净化措施,仍达不到要求的也要予以淘汰[6]。
一是从燃料入手,从源头控制污染排放,加油站要销售符合国家标准的汽、柴油。使用清洁燃油和燃油添加剂,安装柴油过滤器和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二是深化汽车技术革新,从根本上降低尾气排放治理技术普及先进电喷供油系统,以代替落后的化油器供油系统,并通过安装催化器,实施机外转化等尾气净化措施,将尾气中的CO、HC、NOx排放量削减到最低程度;三是有步骤地发展燃气汽车和电动汽车。以天然气、液态氢和液化石油气作为替代燃料可以首先从城市公交车、出租车行业进行推广[7]。采取征收燃油税的方法,使燃油价格上涨,借助于费税政策,促进燃气、电动等环保型、低碳型汽车的发展。
首先,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等大众传媒经常性地义务宣传交通法规,共同提高市民的现代交通意识。同时向广大市民宣传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的各项法规和常识,让市民普遍了解排气超标的基本判断标准,提高市民对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认识,倡导民众监督举报。其次,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无车日行动”,号召广大市民不开私家车,选择公交车、自行车或者步行,以此带动市民尽量减少机动车出行次数。此外,加强科学研究。针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资料数据少、研究系统性差的现状,建议专门成立机动车排放污染研究机构或设立研究专题,拨付专项资金鼓励科研人员从事该方面研究,建立一整套信息系统,提高科学研究及污染防治技术水平[8]。
车是财富的象征、城市人的追求,但在现代社会,买车不是什么难事,拥有高档车和部分家庭人手一部车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汽车的确给生活带了无比的方便、无穷的乐趣,但应当看到,汽车普及的同时,也给交通、环保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造成污染的现状已是当前最紧迫需要解决的任务,也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建立城市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管理、政策的制定、措施的落实、技术的发展及标准的制定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完善。
[1]刘泽萍.浅议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问题[J].天津科技,2011(1):52-53.
[2]常亮.汽车尾气排放污染现状及对策[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17):224-224.
[3]刘瑶宁.浅谈机动车尾气的危害与防治措施[J].中国科技博览,2011(1):30.
[4]东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东莞调查队.东莞统计年鉴(2009)[C].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212-213.
[5]崔玉静.机动车污染与防治对策[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7(6):82-86.
[6]刘乃峰.机动车尾气污染状况调查与防治[J].辽宁化工,2011(2):183-185.
[7]田海军.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的研究进展及新技术[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10(1):62-64.
[8]张俊福.西宁市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探讨[J].青海环境,2010(3):114-116.
Vehicle Emission Pollution and Relevant Decreasing Measures in Dongguan
LIANG Can-qin1WU Jian-jun2LIN Jin-quan1
(1.Institute of Vehicle Exhaust Pollution Supervision,Dongguan 523009,China;2.Institute of Environment Science Research,Dongguan 523009,China)
As the numbers of motor vehicles increase rapidly in the city,motor vehicle emission pollution is increasingly heavier.And Dongguan city,along with the Pearl River Delta,is being in transition from the city of smoke type pollution to the one of combination of vehicle emission and soot pollution.This article analyzes vehicle pollution and its management situation in Dongguan and accordingly proposes vehicle emission reduction measures in the future.
vehicle emission pollution;environment pollution;decreasing measures
X831
A
1009-0312(2012)01-0066-04
2011-09-13
梁灿钦 (1985—),男,广东东莞人,主要从事机动车尾气排放监督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