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苏州市2011年软科学课题《发达国家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途径及苏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研究》(SRD201102)的中间成果。
作者简介:王涛(1972- ),男,山西大同人,中共苏州市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摘要:近年来,以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信息网络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兴未艾,前景广阔。苏州拥有较具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必须瞄准国际前沿,立足我国国情,立足潜力巨大的国内需求,长远规划,超前部署,充分发挥苏州的比较优势,抢占科技和产业制高点,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关键词: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苏州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12)05-0052-04
温家宝总理指出:“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正是科技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推动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提供新的增长引擎。”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总体而言,战略性新兴产业一般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先导性,即体现技术和产业发展新趋势;二是倍增性,即在发育成熟后其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其他产业;三是辐射性,即有利于技术和产业跨界融合,产业链条长,带动性强;四是可持续性,即能形成较长时期、较大规模的市场和最终消费。近年来,主要发达国家陆续颁布重要框架计划,专项行动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以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信息网络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对我国在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中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既带来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必须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主动调整。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形成了较具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因此,要瞄准国际前沿,立足我国国情,立足潜力巨大的国内需求,长远规划,超前部署,充分发挥苏州的比较优势,抢占科技和产业制高点,力争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一、苏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较优势
1.区位优势
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中心,东临上海,西枕太湖,北依长江,南接浙江,处于以上海浦东为龙头的长江三角区的东南西北交叉点。从某种角度来说,外商看中苏州,就是看中苏州前沿的上海,看中苏州背后的整个长江三角洲。苏州近年来充分利用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机遇,依托开发区建设,大量吸引外资,形成了和上海一体化的全国最大外商投资区。而苏州作为加工制造基地,仰借上海的市场辐射力,又为进一步开拓大陆市场打下坚实基础。十二五时期苏州制定的空间发展战略提出要“东融上海”即成为上海金融中心和现代服务业延伸基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配套基地、上海先进制造业的转移基地、上海旅游度假的首选基地,也是基于苏州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
2.经济优势
改革开放30年来,苏州经济相继实现了“三次转变”:农村改革和乡镇工业启动经济发展,实现了“由农转工”的第一次转变;外向型经济引领经济国际化发展,实现了“由内转外”的第二次转变;内外资并重,规模化、创新型发展奠定“三足鼎立”新格局,经济发展实现了“由量转质”的第三次转变。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168.9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3.9%。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00.55亿元,增收155.37亿元,增长20.9%。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十五”期末提高7.6个百分点。制造业形成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纺织、轻工、冶金、石化等6大超千亿元的主导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8.9%。农业主导产业规模保持稳定,高效农业比重占55%。个私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完成投资、上缴税收均达全市总量的1/3。2010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740.8亿美元,年均增长14.3%,一般贸易比重稳步提高。“十一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382亿美元,是“十五”时期的2.4倍,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比重提高17.5个百分点。5年累计境外投资349项,中方协议投资额12.1亿美元,是“十五”时期的9倍。目前,苏州已成为全国服务外包试点城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昆山高新区、吴江经济开发区、常熟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对内开放成效也很显著,五年实际到账内资3731.8亿元,苏州宿迁工业园等异地合作共建工业园进展顺利。
3.人才技术优势
201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比“十五”期末提高5.6个百分点,科技进步综合评价得分、科技孵化机构数量、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均居全省首位,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升。苏州是全国第二批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信息产业国家高技术基地、国家高技术服务产业基地。苏州纳米技术国家大学科技园已获批成立,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启动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苏州大学科技园、常熟大学科技园也正式开园。与此同时,创新创业人才集聚步伐加快,全市人才总量达105万名,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人数达50人,居全国地级市首位,高层次人才比重稳步提升。苏州制定了“姑苏人才计划”,5年内投入30亿元,培养1000名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新兴学科和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0000名重点产业紧缺创新人才,以及一批在文化、教育、卫生、旅游等经济社会领域引领和支撑行业和产业发展的高层人才。实施了“1010工程”,用10年时间,每年从海外引进10名达到国家“千人计划”层次的尖端人才,100名掌握国际先进技术、能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创业领军型人才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实施了“海鸥计划”,于2011年,出台《关于加快海外智力引进实施“海鸥计划”的意见》,针对苏州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海外智力柔性引进机制。
二、苏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位选择
苏州要瞄准国际前沿,抢占科技和产业制高点。目前主要发达国家纷纷谋划“后危机时代”的战略性产业发展,我们也应长远规划,超前部署,力争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苏州拥有较具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在选择和培育新兴支柱产业时,必须着力发挥苏州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立足苏州现有产业基础,立足潜力巨大的国内需求。
2010年9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正式确定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作为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决定》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
2010年年初,江苏省确定了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等六大新兴产业,并编制了《江苏省六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8月16日省政府印发了《江苏省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明确提出了到2012年,全省六大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超过3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30%、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0%等目标。2010年11月12日,省委在《关于制定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又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我省将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六大新兴产业,同时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光电、智能电网等新兴产业(即形成“6+3”格局)。全省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到2012年实现倍增,到2015年超过5万亿元,成为江苏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
苏州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形成完整清晰的发展战略都早于国家和江苏全省。从2008年底开始,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严重冲击,苏州在对接国家和江苏省产业振兴规划要求、并研究制定苏州产业调整振兴计划的同时,制定出台了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及生物技术等三大新兴产业提升发展计划和服务外包产业跨越发展计划。2009年9月初,苏州市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全市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实施意见》(即苏州市委市政府【2009】40号文件),同时决定实施新能源、医药及生物技术、新型平板显示、智能电网等四大新兴产业跨越工程。苏州市政府还建立了推进全市工业转型升级联席会议制度,办公室设在市经信委,预示新兴产业已成为为全市工业增长的重要支撑、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创新发展的核心环节。为全面衔接国家和江苏省新兴产业发展目标,2010年下半年,经市政府同意,苏州市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确定为八个,即: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智能电网和物联网、新型平板显示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
2010年底,苏州市制造业领域新能源(风能、太阳能和新能源汽车)、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型平板显示、智能电网和物联网、以及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经确认的1267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已达7100.6亿元,同比增长29.0%,增速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6.7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28.9%,比上月增长0.7个百分点。各产业的龙头骨干企业产销两旺,经济效益也有明显回升。
三、苏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建议
近年来,苏州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了一些成绩,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产业集聚度和产业链尚需提高完善。二是缺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内资大企业集团。三是部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或不能持续,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装备,尤其缺少掌握核心技术的高层次人才。四是少数传统制造业企业为加快转型升级,在不具备充足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的前提下急于转向发展新兴产业,集中投向太阳能光伏项目,而一旦受到市场波动、政策调控和资金紧缩等因素影响,极易陷入发展困境。造成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初期往往面临着产品成本偏高、市场认识度不够、商业模式不完善、产业配套体系不健全的问题。二是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强,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少,有利于新技术、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支持创新创业的投融资和财税政策、体制机制不完善。三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财税政策引导社会投资、激励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不够。多层次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四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学科领域不健全、教育培训体系不发达、吸引高端人才的设施和制度环境不完善,而依靠传统教育培训方式和人才供给渠道难以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等等。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贯彻落实《苏州市新兴产业倍增发展计划》、加快推进全市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之年。到2011年底,苏州将力争全市新兴产业的产出规模达到1万亿元,同比增长33%以上,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34%,提前实现2012年的预期目标。要想在新一轮新兴产业的发展中抢占先机,就特别需要正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
1.新兴产业发展必须充分利用两个市场
新兴产业发展既依赖于产品市场的成长,也有待于要素市场的建设。因此我市应积极建立和健全相关要素市场,包括资本市场、人才市场和技术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对新兴产业发展尤为重要。
2.应着力培育和完善产业链,加快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全球化背景下产业竞争实际上是产业链的竞争,因此新兴产业发展要着力培育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链。既要积极扶持一批大企业、大集团(主力军),又要大力培育民营中小科技企业(生力军)。要集中各类政策、资源,重点引进、扶持处于产业链关键节点、填补产业链空白、延伸完善产业链、产业集聚带动性强的科技型、旗舰型重大项目,形成“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推动大企业”联动发展的格局,促进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3.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内资大企业集团应重点扶持
优先支持科技型、成长型新兴产业企业上市,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切实帮助、引导有实力的传统产业领域大企业集团找准突破口,转型发展新兴产业。如果不致力于掌握新兴产业发展中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技术跨越”,更遑论抢占新兴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应加强整合科技力量,建立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的联合创新平台,政府投入专项基金,通过实施“重大创新工程”(如高清电视),引领和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
4.应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要完善倒逼机制,打破路径依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充分认识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处理好经济增长和创新能力提升的关系,切实改变过度依靠外需、外资拉动经济发展以及土地财政的传统发展模式。同时,顺应资源环境、土地、劳动关系、质量安全、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新要求,健全创新扶持政策,引导企业把握趋势,主动加强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积极探索多种创新模式,将发展动力真正转变到创新驱动上来。全市要创建良好的“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大环境,更广泛地与国际国内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高级专业人才团队加强合作,构建符合苏州新兴产业发展个性化、针对性、实用性的产学研支撑体系,建立以用为重的“柔性引才”机制,推动全球高端人才和智力资源更好地为我省发展新兴产业服务。同时,制定并落实高层次人才优待办法,吸引更多新兴产业发展所急需的各类高素质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造就新一代企业家。新兴产业的发展就是要将发明创造转化为市场价值,完成这一过程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的不懈努力。
5.应加大对企业的政策支持
全市要打造支撑产业发展的大载体、大平台,在充分发挥财政引导资金的同时,积极创建新兴产业发展基金,扩大对新兴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引导其进入新兴产业领域。政府应积极引导长三角地区充裕的民间资本、传统产业“产能过剩”中退出的资金进入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领域,而不是一味地去冲击股市、房市。同时对企业进行引导和指导,避免一哄而上,或在不具备充足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的前提下急于转向新兴产业。要增强政策连贯性和协调性,着眼于长期能力的提升。要着眼于长远,坚持把能力提升作为重中之重,妥善协调好短期政策和长期竞争力提高的关系、保增长和鼓励创新的关系、稳定性和灵活性的关系,增强政策的协调性,避免政策大幅波动影响企业创新的积极性。要营造宽松包容的政策和舆论氛围,在政绩考核上,不单纯追求GDP增长,而是综合考虑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在舆论导向上,避免简单地比较增长速度;在政策和文化建设上,要鼓励企业大胆创新,勇于试验。□
注释:
①《美国创新战略:促进可持续增长和提供优良的就业机会》:《美国创新战略》是美国总统行政办公室、国家经济委员会和科技政策办公室于2009年9月21日联合发布的,它建立在《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即《复苏法》)支持创新、教育和基础设施等的1000亿美元资金、总统预算、新的管理和行政命令计划的基础之上。该战略旨在激发美国人民的内在创造力,增强私营部门的活力,以确保未来的发展更稳固、更广泛、更有力。战略强调了一些关键领域,在这些领域,明智、平衡的政府政策可以为创新奠定基础,从而创造高质量的就业,带来共同繁荣。
②《重整美国制造业政策框架》:2009年12月美国公布的《重整美国制造业政策框架》提出,要优先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技术清洁能源产业,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和高生产率的生物工程产业,保持航空产业的领导地位,加快发展电动汽车,积极培育纳米技术产业等。
③《构筑英国的未来》:2009年6月颁布的《构筑英国的未来》提出,要为未来投资,从现在起,就要着手建设“明天的经济”,要以建设世界级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为支撑,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生物产业、生命科学、数字经济、先进制造和金融服务业,确保英国的世界领先地位。
④《欧洲2020战略》:2010年3月,欧盟委员会出台《欧洲2020战略》,提出了三项重点任务,即智慧型增长、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增长。该战略指出,智慧型增长意味着要强化知识创造和创新,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因此信息技术是欧洲智慧型增长和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动力。
⑤《新增长动力规划及发展战略》:韩国制定《新增长动力规划及发展战略》,将绿色技术、尖端产业融合、高附加值服务等三大领域共17项新兴产业确定为新增长动力。
责任编辑: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