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波 史念曾
以往通常应用移植肾各级动脉血流参数的测定来反应移植肾的功能状态。我们通过对135例移植肾术后肾各级静脉血流速度及血流频谱的特点进行检测与分析,发现移植肾静脉血流与肾功能异常也存在明显关系。
1.1 研究对象 2008年3月~2009年2月收住我院肾移植患者135例,依据肾功能化验分为异常组和正常对照组。移植肾术后肾功能异常组75例,男59例,女16例,年龄16~62岁,平均(41.6±4.1)岁。移植肾术后肾功能正常对照组:60例,男43例,女17例,年龄16~68岁,平均(44.3±2.1)岁。
1.2 仪器
采用日立8500、Philips HDI-5000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探头频率2.5~5.0MHz,统一使用事先设置的肾脏检查条件。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接受肾移植手术后7~12d进行超声检查。患者取仰卧位于右髂窝或左髂窝探查移植肾。首先应用二维图像观测移植肾的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及肾周情况,然后用彩色多普勒和频谱多普勒测量各级肾静脉血流频谱形态、时相、最高流速(Vp)、最低流速(Vd)、平均流速(Vm)、搏动指数(PI)参数(常规情况下,静脉是无搏动指数的。本研究为了说明静脉血流的变化故采用动脉搏动指数的计算方法,但时相正好相反即用舒张期最大流速—收缩末期流速/平均血流速度),应用角度校正使声束与血管夹角<60°,详细记录数据采用计量资料两组样本,结果以±s表示,t检验,P<0.05示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示显著差异。
2.1 移植肾二维灰阶图像肾功能正常组移植肾被膜光滑,体积形态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别,皮质回声正常;肾功能异常组移植肾被膜光滑,体积较正常者明显增大,形态饱满,皮质回声增强,肾窦回声减弱。
表1 移植肾肾功能正常组(n=60)和肾功能异常组(n=75)肾各级静脉血流参数对比
图1 移植肾弓状静脉呈现搏动性
图2 移植肾段静脉呈现搏动性
图3 移植肾主干静脉不呈现搏动性
2.2 移植肾静脉血流频谱肾功能正常组血流频谱平稳或有轻度起伏;肾功能异常组肾内段静脉、弓状静脉血流速度增加,收缩期流速下降,舒张期流速上升,呈现明显搏动性,两组之间的参数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而两组间肾静脉血流参数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移植肾肾静脉、段静脉、弓状静脉血流参数结果见表1,各级静脉频谱见图1~图3。
移植肾术后发生急、慢性排斥反应的几率很高[1-2]。近年来,由于霉酚酸酯和环孢霉素等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移植肾排斥反应的发生率有了明显的下降,但仍然有部分患者发生急性排斥,而且由于免疫抑制剂的影响,临床表现不典型,增加了早期诊断的难度[3]。移植肾动脉血流参数异常与肾急性排斥有关已得到公认,但很少有关移植肾静脉血流状况与肾功能关系研究的报道。
本研究选取的患者均为术后7~12d左右,此期移植肾发生的免疫排斥反应多为急性肾小管间质排异性或细胞性排斥反应,呈现肾间质水肿,小血管发生弥漫性或局灶性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同时血流动力学也发生改变[4]。收缩期肾动脉管腔充盈压力升高,加上肾组织间质水肿的挤压致使与之伴行的管壁薄的静脉受压灌注量下降,当动脉流速达到峰值时静脉灌注量则降至最少,血流速度最低;舒张期虽然肾组织间质水肿的挤压依然存在,但动脉管腔充盈压力下降,静脉灌注量随之增加,当动脉流速达到低谷时静脉灌注量则增至最多,血流速度最高。因此血流频谱表现为有“动脉样搏动”的静脉频谱。而肾门处主干静脉因不受动脉和肾组织的挤压故不表现出“动脉样搏动”的静脉血流频谱。而肾功能正常组无排斥反应,肾间质无水肿等急性炎症现象,静脉不会受到肾间质的挤压而影响灌注呈现搏动性,或仅仅受到动脉的轻度挤压而呈现轻微的搏动性。上述75例肾静脉血流异常者给予合理治疗后临床症状减轻、检查结果改善,超声检测各级肾静脉血流速度下降,血流频谱平稳。
综上所述,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测移植肾各级静脉血流频谱呈现明显搏动性及流速增快与移植肾术后肾功能异常有显著的关系,可作为临床判定移植肾术后有无排斥的另一方法。
[1]和不朗,韩修武,韩志文,等.霉酚酸酯和环孢霉素A预防移植肾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作用[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0,2(9):147-149.
[2]王庆文.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病机制和治疗[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0,9(2):181-185.
[3]侯建全,温端改,沈延政,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移植肾排斥反应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杂志,2004(6):428-429.
[4]邹万忠.肾活检病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院出版社,2006:225-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