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平
肺性脑病多是慢性肺胸疾病患者,尤其是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出现高碳酸血症和(或)严重的低氧血症时,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临床表现多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1]。慢性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是呼吸内科比较常见的危重病症之一,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影响预后,甚至导致死亡[2]。本研究中,2010年03月至2012年03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0例慢性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以及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呼吸道通畅等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应用药物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汇报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1 一般资料 2010年03月至2012年03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0例慢性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41.8~85.3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结合相应的辅助检查结果,符合WHO相关诊断标准,并排除脑血管意外、电解质严重紊乱等引发的意识改变,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慢性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
1.2 诊断标准[3]:氧气分压小于60 mm Hg,二氧化碳分压大于50 mm Hg,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嗜睡、失眠、烦躁、精神异常、谵妄、抽搐、昏迷等意识障碍。
1.3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以及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呼吸道通畅等对症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纳络酮静脉滴注,疗程为7 d。于治疗前、治疗后48 h,分别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和意识状态的观察。
1.4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4]①显效:意识状态由嗜睡、躁动、澹妄转为清醒,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肺部啰音消失或者明显减少,血气分析结果显示二氧化碳分压下降大于20 mm Hg,氧气分压上升大于20 mm Hg。②有效:嗜睡、躁动、澹妄等意识障碍,以及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出现好转,血气分析结果显示二氧化碳分压下降小于20 mm Hg,氧气分压上升小于20 mm Hg。③无效:嗜睡、躁动、澹妄等意识障碍,以及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没有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变化 与治疗前相比(55.2±6.2),治疗后动脉氧分压明显升高(91.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71.8±10.6),治疗后二氧化碳分压明显降低(55.3±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表1。
2.2 临床疗效 40例慢性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早期应用药物治疗后,有30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 率为95.0%。详细结果见表2。
表1 4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的变化(mm Hg,)
表1 4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的变化(mm Hg,)
肺功能指标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动脉氧分压55.2±6.2 91.6±8.2 2.20 <0.05二氧化碳分压71.8±10.6 55.3±7.7 2.17 <0.05
表2 早期应用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例,%)
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发呼吸衰竭时,其动脉血气分析检查结果多为低氧血症,同时伴有高碳酸血症,最常用的治疗为氧疗,同时给予呼吸兴奋剂[5]。慢性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当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下,内源性阿片样物质由组织被大量释放入血,继而血浆β-内啡肽水平明显升高,从而抑制儿茶酚胺和前列腺素引发的心血管效应,导致心率减慢,微循环障碍,以及呼吸抑制等[6]。纳络酮是一种阿片受体拮抗剂,对β-内啡肽与受体的结合进行竞争性阻断,从而解除对脑干呼吸中枢的抑制,改善脑部重要组织的血流供应,从而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再灌注损伤;而且,纳络酮可以促进体内生成超氧化物歧化酶,改善组织氧合能力,从而增加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增加氧气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改善缺氧和低氧血症等临床症状;同时还具有改善意识状态的功效[7]。
本研究中,我院诊治的40例慢性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早期应用药物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48 h,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检查,与治疗前相比(55.2±6.2)mm Hg,治疗后动脉氧分压明显升高(91.6±8.2)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71.8±10.6)mm Hg,治疗后二氧化碳分压明显降低(55.3±7.7)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例慢性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早期应用药物治疗后,有30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0%。总而言之,对于慢性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以及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呼吸道通畅等基础治疗基础上,早期应用脑洛酮等药物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1]胡湘明.纳络酮治疗肺性脑病的临床及试验观察.中国急救医学,2000,20(8):488-488.
[2]黄芳芳.纳络酮治疗肺性脑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临床肺科杂志,2009,10(2):260-261.
[3]陈月.慢性呼衰致肺性脑病的观察及护理.中国厂矿医学,2010,13(4):308-309.
[4]张丽萍.脑活素治疗慢性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疗效观察.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7,16(12):1142-1143.
[5]赵亚丽.纳络酮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疗效观察.医药产业资讯,2009,3(20):67-68.
[6]唐忠平.纳络酮对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的影响及意义.贵阳医学院学报,2007,27(1):50-51.
[7]刘忠令,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浆β-内啡肽水平与通气及动脉血气的关系.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20(2):92-93.